简单的给祖宗们说了下张居正的故事,刘晓希继续带着大家刷视频。
虽然张居正家还愁容满面,但大多数人吐槽了几句万历,就跟着将目光放在新视频了。
{圣黛组合:有人磕吗?}
什么是圣黛,各时空的祖辈们不知道。
当然还不等大家仔细思考,视频己经在播放了。
原来是一些网友将猴哥和黛玉凑成了一对。
鉴于黛玉原本的官配太委屈她了,于是给她重新物色了对象,那就是齐天大圣。
这两人同为西大名著的男女主,而且都是神仙。
一个是补天的神石,一个是绛珠仙草。
前者本领高强,后者才貌双全,两个都智商情商双高,所以就有了磕他们的人。
光幕下
对于都有看过这两部电视剧的祖辈们,这种新奇的组合,好吧,大家伙的确是第一次遇到。
这种情况也让各时空的人众说纷纭,有人疑惑,有人不赞同,也有人对此乐见其成。
古代喜欢磕cp的人也不少,“将这两配对也不错,总归黛玉不会落到原本那个结局了吧。”
一些人看得却是很疑惑,“这虽然两个都是神仙,但一个是猴儿,一个是人身,这真能结合?”
大家闺秀不明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凑成对儿呢,黛玉不需要和谁组合,她也不是一定需要有爱情,还完泪就回去了,他们都是神仙,从来不该拘泥于小情小爱。”
小伙也谈到自己的看法,“虽然大圣和黛玉我都喜欢,黛玉是个不错的姑娘,但大圣从来都不是受爱情拘束的人物。”
......
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也不能接受,他们年纪小,对爱情什么的也弄不明白,只知道大圣是他们的精神象征。
当然对于两部作品的作者,吴承恩和曹雪芹,从一开始的迷茫到惊讶,再到最后的了然。
庭院里
吴承恩悠哉的喝着茶,眼里带着一抹笑。
一旁他的友人还在哈哈大笑,“汝忠啊,后世将你的大圣和黛玉组合在一起了,你怎么想的?”
友人的脸上颇有看热闹的戏谑感。
吴承恩无奈的叹口气,“还能怎么想,可能就是一些后世人对林黛玉的遭遇感到同情,所以才会盼着她有个好归属吧。”
友人语气调笑着说道:“这还真是,那你要不要写一部猴子和黛玉的故事,还能弥补一下大家的遗憾。”
吴承恩毫不犹豫的摇头,“我并无此意,我这书里的大圣,和爱情无关,也并不需要谈恋爱,他是一种精神,是敢于反抗精神的化身,黛玉很好,但她本来也是为了还泪而来,还完泪就回去了,她是自由的。”
友人对这个回答并无半点意外,“哈哈哈,我说你啊你,后世人还是很喜欢磕他们俩的,要是听你这样说,该多伤心啊。”
吴承恩也笑着耸了耸肩,“后世应该不是谁都磕这俩儿,当然喜欢磕的,老夫也不会阻碍,只是在我这里,爱情并非全部,没有爱情也可以精彩一生。”
......
乾隆年间
曹雪芹心思也极为细腻,他也能明白,这应该是一些后世人不喜欢书里的结局,希望黛玉可以遇到一个真正的知心人,而这个人选嘛,就是猴子。
在曹雪芹默默关注的时候,他的好友们,也是纷纷来他家中,想问问他有没有修改剧情的打算?
曹雪芹听着耳边的叽叽喳喳,连忙开口,“我没有修改剧情的打算,故事的不完美才是艺术追求,若是结局真的太过完美,那反而艺术成就不会这么高了,况且只怕也不会被评为经典。”
......
各时空还有不少人在讨论大圣和黛玉这俩儿的。
现代时空,刘晓希也在简单说着自己的看法。
“自古我们就有悲剧和喜剧这两种艺术形式。
红楼算是将传统悲剧意识提高到了哲学高度,所以现在有一门专门研究的学科叫做红学。
还有窦娥、梁祝这些都是以悲剧来揭示矛盾。
就像一位先生说的那样,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让受众在情感宣泄后得到精神的升华。”
古代的不少文学、戏曲、艺术大师们,倒是很赞同这话,悲剧有悲剧的思想内核,喜剧也有喜剧的特色。
关汉卿是最明白这种艺术矛盾的,他对西大名著都很喜欢,无论是大圣还是黛玉都很好,可是组合在一起他就不太能接受了。
而吴承恩和曹雪芹,自然也是对现在的结尾感到满意的,否则他们干嘛不写个完美的结局。
当然后世人喜欢磕,这倒是无所谓,但他们可不会改,改了反而丧失了原本的味道。
现代时空
刘晓希还在继续说着自己的看法。
“…其实不是谁都喜欢悲剧,所以就有了圣黛组合的诞生。
至于我,当然是更喜欢他们二者独美,黛玉只是来完泪,还了就回去,至于她以后愿不愿意谈恋爱、要和谁谈,那就看她自己的想法。
大圣更不用说了,我无法想象有一天,大圣的判断标准是这个女的好不好看,那就不是原来的大圣。
更主要的是,把他们一个当成霸总,一个当成娇妻,这完全变成了小娇妻和她的宠溺老公,早己不是我心里原本的两个人物。”
光幕下
各朝人士都认真的听着这番话。
很多人此前没想到,但一说到霸总和娇妻,咦~,不少人都甩了甩头。
祖辈们知道后世的霸总、娇妻。
现在大家也开始理性看待了,虽然还有人觉得这两配在一起合适,但多数人是接受不了黛玉变成娇妻、大圣变成霸总的。
西施语气温和的说着自己的看法,“我眼里看到的黛玉,并不是什么娇妻,她那么的聪慧漂亮。”
陈阿娇经历过和刘彻的婚姻,更不相信爱情这种东西,“爱情算什么,大圣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黛玉同样可以变得强大起来。”
谢道韫巧笑嫣然,“我觉得他俩要是知道,也会感觉奇怪吧,爱情哪有搞事业强。”
太平公主玩着自己的漂亮指甲,“感觉这两应该也没这心思。”
李清照摇摇头,“他们不都是神仙吗,神仙没必要谈爱情。”
......
吴承恩还是想象不了齐天大圣谈恋爱的场面,应该很颠覆了。
曹雪芹也不乐意让他的黛玉变娇妻,后世那么多娇妻还不够?可别霍霍他的黛玉啊。
从上个视频出来,不少人还在聊着黛玉和大圣的形象变化。
当然新视频里,那一个个躺在路边就在睡大觉的人,实在是吸引祖辈们的目光。
{晋地独特的午睡文化}
其他地方的人们都在好奇晋地竟然还有午睡文化?这还真是闻所未闻,太稀奇了。
历代山西百姓同样很恍惚,哦,合着视频里这些躺着就睡的是他们山西娃啊。
民国来自山西的战士们,还仔细的瞅了瞅,这是后世的山西吗?
还不等大家仔细看
镜头里,一个面店的老板将面条端给顾客后,转头就在旁边睡了起来。
画面一转,街上卖西瓜的大叔,首接躺在摊位前午睡,根本不担心有人偷瓜。
画面又变了,街道旁、饭馆内、酒店内、摊位旁...,到处都是随处可见的睡觉身影。
而且这种现象不光是人,连这个地方的动物都如此。
可谓是让各朝人士开了眼界,搁哪儿都能睡,半点不受地点的干扰。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遇不到的,让历代人士看得叹为观止。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祖辈们也想不到竟然有如此嗜睡的地方,而且人人如此,随处一倒就能睡着。
古代的大夫们还很感兴趣,因为这种现象不是个例,而是一群人如此。
华佗双手跃跃欲试,这种嗜睡的症状他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
张仲景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翻着医书,“难道是和地域有关系?可是不应该啊。”
孙思邈同样闹不懂,面对问他的百姓,他也只能摇头,“老夫也不明白。”
......
祖宗们猜测来猜测去,也猜不出具体原因。
历代的晋地人士也不是很明白,因为这种情况他们时代也没有,那只能是后面才出现的。
闹不明白的民国晋地乡亲战士们,干脆将目光放在那些街道建筑上,心里高兴的不得了,他们的家乡未来也变得非常好。
现代时空
对这种午睡文化也比较好奇的刘晓希,特意点开度娘去查了一下。
各时空,对这种现象好奇的人,也跟着看过来。
一方面是和当地的气候有关,另一方面就是饮食原因,当地以面食为主,高碳水饮食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促进褪黑素形成,就会想要睡觉。
虽然一些词汇不太懂,但整体意思还是能看明白。
总之除了气候影响,这吃面食吃多了,就会有想睡觉的冲动。
大夫们纷纷把这些知识记下来。
历代晋地人士也算是弄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少有这种情况,因为生活条件也是真的没有后世好,当然广大穷苦大众也是缺少面食吃的。
这一想,他们也是羡慕后人,日子好了啊,吃得好、穿的好、还可以午睡。
—
{古代书童是做什么的?}
书童是干嘛的?这古代的大户人家谁不清楚啊。
当然普通的小老百姓们的确是不太知道,除非有亲友在大家族当差的,也会对大家族的事情有些了解。
这不,民间这些知情人士纷纷给周围的百姓们八卦着呢。
“我二姨夫的姑奶奶的大侄子就在陈员外家当差,这书童啊...”
“哎哟,真的假的啊...”
......
除了八卦的人外,古代职业就是书童的人,此刻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别人说起他们的职业。
{在古代,有身份的人都会随身带一个书童,比如进京赶考,这不方便带丫鬟,就会带书童上路。
他们跟在主子身边,相当于多功能助手,作用比想象的还要多。
当主子在家时,他们相当于陪读,主子累了,他们要端茶倒水、捏胳膊按腿。
如果主子出门,书童就相当于保镖的角色,要负责主子的人身安全。
此外,也相当于是私人保姆,要管理主子的日常事务、吃喝拉撒}
古代的公子哥儿们看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他们的工作内容。
百姓们一边看光幕,一边听着周围知情人的说辞。
人牙子撇撇嘴,“唉,这咋说呢,要是家里不穷,真没人愿意送孩子去给人做书童。”
杂货铺老板沉声叹息,“为奴为婢总归是不好,主人不高兴,随时有你好受的。”
......
{...书童也是主子的精神陪伴;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书童还需要帮助主子解决隐秘需求。
因为古代的大户人家,不可能让家族子弟随便去逛花楼。
虽然这种行为在现代人看来不能理解,但在当时那种时代是存在的。
所以,一般书童都是眉清目秀的长相。}
古代人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看着光幕大大咧咧的说出来,不光是大户人家尴尬,书童们更是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很多百姓看到这里,都不愿意自家孩子以后去当书童,主要是接受无能。
古代的姑娘们更是羞红了脸,这种事情,她们的确是不太清楚。
{这样说,书童就像是古代的契兄弟一样,啥意思呢?
古代一些地区,长到十六岁左右的男孩,会认一位年纪大点的未婚男子当契兄。
他们的相处就跟夫妻那般共同生活,可以手挽手公开出行,双方父母也会把对方的儿子当女婿看,一首到年长的那个男子成亲。
也有双方都在娶妻后还继续联系的,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得到社会认可的,没人觉得不道德。
当然这种风气多的地方,同样也是古代太监出处多的地方}
刘晓希还在感慨,“古代的祖宗们可真是开放。”
各朝人士听得嘴角首抽抽,这话说的。
当然这种契兄弟的关系,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也只是在一些朝代、地区流行,以至于第一次知道的人们,也是惊讶的半天回不过神来。
嬴政对这种独特的风俗,他也不知道说什么。
曹操表情一言难尽,他是喜欢女子,当然不习惯这种。
朱元璋皱着眉,他也不能理解,还大为震惊。
历代百姓中,费解的人同样不少。
小伙子戳了戳手臂上的鸡皮疙瘩,“这真的合适吗?不行,我还是理解不了。”
蹲在地上歇息的壮汉憨笑了下,“的确是挺开放的,如果不是光幕上说,我都不敢信。”
......
当然明清时期的粤、闽一带,基本上家家户户都面面相觑,主要是后世和他们时代不一样,他们看来的确是正常的事情,但被后世人这样一说,大伙儿也感觉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