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如果简单的美好愿望,试图化解土人和客家之间的矛盾,通过建立信任制止自相残杀的惨剧。然而多年来的种族和文化上的割裂,以及血的争斗,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化解的。狭隘的种族心理,加上官府的故意挑唆,最终使得械斗愈演愈烈……
福津站在河岸上,大声说道:“今天你们双方都是背对敌方,打起来都没有好处。现在土人己经愿意跟你谈判,双方永不为敌。”
万一凡半信半疑地问道:“真能有这种事情?”
福津回头用手一指河上,马勤亮和李延威乘船来到河心。
福津继续说道:“今天土人兵勇超过了你们,他们如果没有诚意断不会主动到河上邀请你们谈判。”
万一凡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怀疑,但也不得不承认福津的话有一定道理,他沉吟片刻,说道:“好,那我们就先礼后兵。”
客土双方的船并靠在河心,双方举起酒碗歃血盟誓。一个客勇举着砍掉头的公鸡,把血撒入酒碗里。
万一凡、马勤亮、李延威及福同团副首领共同举起酒碗。
西人齐声说道:“从今天起,新宁人民,不论土客适相和睦,永不为敌;如有先启祸斗者,人神不容。主动攻击者灭,避让三阵者昌。”
大家举起酒碗,一饮而尽。这一刻,河面上似乎弥漫着一种和平的氛围,仿佛多年的恩怨真的可以就此化解。
然而,和平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太久。河岸上,土勇甲突然大声说道:“我家三口人被客勇杀死,我跟客贼势不两立!”
土勇乙也跟着喊道:“对,我们都深受客勇之害,这事情不能说完就完。”
土勇丙更是激动地说:“头人们讲和,我们打!”
众土勇及家丁纷纷响应:“我们上!”
大家跳到水里,河水紧紧齐腰,于是众人向对岸冲去。
客勇丙看到土勇的动作,也大声说道:“客人少,土人多,不先发制人,我们就是死路一条。”
客勇丁也跟着喊道:“血仇不报,客家人血气何在?”
客勇乙更是带头说道:“我们上,打了再说!”
福同团客勇们纷纷跃入水里,冲向对岸。
马勤亮、李延威、万一凡、福同团副首领发现身后动静不对。他们同时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对方。然后不约而同地指责对方:“你们有埋伏!”
但是很快他们就知道是手下人失控了。万一凡做手势,命令福同团撤退:“谁让你们上来?回去!”
马勤亮和李延威也大声喊道:“你们都撤回去!”
然而,双方拿着枪的手下和弓弩手己经开始交火。己经不断有人中弹中箭倒下。而手持冷兵器的人,更是奋勇上去,在水里展开肉搏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首脑对自己队伍完全失去了控制。
福津在河心的大船上,看到这一切,悲愤地大喊:“不要打,不要打啦!”
然而,他的声音被激烈的喊杀声淹没。双方的人己经打成了一团。
双方首脑的船渐渐往两岸退去,而河心却是一团疯狂的残杀。福津站在船上,看着面前的一切,眼中满是悲愤和无奈。他多么希望刚才的和平誓言能够真正实现,可是现实却如此残酷。
河面上,鲜血染红了河水,双方的士兵在水中搏斗,彼此的怒吼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不忍目睹的画面。多年的恩怨、官府的挑唆,让这场冲突变得无法控制。福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场血腥的械斗能够尽快结束,不要再有更多无辜的人死去。
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远处的山林中,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官府的士兵飞速赶来,领头的军官大声喝道:“奉官府之命,前来平息械斗!双方立即停止战斗,否则格杀勿论!”
官府士兵的出现,让双方的士兵都是一愣。马勤亮和万一凡等人趁机大声呼喊,试图让自己的手下停止战斗。然而,多年的仇恨和官府的挑唆,让这场冲突己经无法轻易平息。官府士兵的介入,更是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