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老蔡、老何一起享用丰富的一餐时,他们聊得天翻地覆,直到深夜。这一天的饭菜既丰富又实惠,大家吃得很满足。随着夜深,秦淮茹先行告退。
当酒席接近尾声,只见傻柱带着一身伤痕狼狈地赶回了家。他的脸上挂着几块乌青,衣衫破损,甚至露出了棉絮。何大清惊诧不已。
“怎么回事?”
听到傻柱怒冲冲地讲述了他所经历的事——中途搭上了个乘客,兴奋异常的他在疲惫不堪后将客人送达,才发现自已误解了目的地。原来乘客要去的是德胜门,而傻柱却因失误将其送到了朝阳门。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的南辕北辙!这下乘客不满极了,认为傻柱浪费了他的时间,不仅要索赔还要 ** 。争执之中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虽则如此,据傻柱说,在这场冲突中对方反而受伤更严重。
得知此事后,何大清愤然欲对傻柱使用皮带教训一顿,但被蔡全无意阻止。他心疼这个笨手笨脚的孩子不但没能赚钱,反倒还惹是生非。
幸好傻柱逃得及时,否则可能还会涉及医疗赔偿呢!
面对此情形,李子民也尝试着安慰何家,心道或许傻柱并不愿意真的干这份活计?但李子民想得太多,其实傻柱确实是把客人送错了地方。
当时客人发现错了地址后给了傻柱两个毛票作为费用。然而他不仅要求傻柱退还这笔钱,还要再将自已送回到正确的位置。面对这样的要求,自认不傻的傻柱拒绝了一再往返且没有任何收益的行为。最终双方确实动手了。
虽然如此,那两个毛的钞票仍稳稳当当地待在傻柱自已的口袋里。在何家居住的地方引发了一场小小的 ** 之后,李子民这才踏上了回家的路,并把这个插曲告知秦淮茹。秦淮茹听后笑个不停,而李子民则认为分享这些趣事给生活添了不少色彩,更何况他也了解秦淮茹是个守口如瓶的人,不会随便向外人提及自已的故事。
第二天,李子民提起了即将在家举办的庆宴,“哥,过了后天我们就要回去办那场宴席了。”
“你都准备好些什么吗?”秦淮茹轻轻撑着细嫩的脖子,目光直视李子民问。
李子民看看被火炉烘干的鞋袜,随即重新穿了起来,缓缓答道:“我说过的,这种事情你就别操心了。”
秦淮茹皱起眉头,她清楚李子民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甚至花掉了从大伯那里继承的一部分遗产。为了生活,她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
李子民提到,“过不了几天就可以去张叔那里领店铺租金了。”
“那可是六十六块大洋。”
“放心好了,我们会过上美好的日子的。”
“这点钱花都花不尽呢。”
诚然,在接下来的数年间物价稳定乃至进入凭票供应的时代,金钱的重要性相较于物资而言逐渐下降。而李子民拥有一种特殊能力,即使真金白银不够使用时,他也能利用这些存货换取所需的物质。因此,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环境中,要想过上贫困的日子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秦淮茹听到这番话,意识到自家每月都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的确难以想象会陷入困境。
秦淮茹笑容灿烂。
李子民看得出了神,眼前站着的是个十七岁的女孩。
秦淮茹,她真的太引人注目了!
李子民关上了门,转身被秦淮茹紧紧抱住。
“哥哥,你真好。”
“当年你为什么会看上我?”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走吧,去床上说。我慢慢跟你细细讲述……”
第二天。
李子民悠然醒来,四周安静,昨晚睡眠格外好。
“哥哥,你醒了?”
“嗯。”
“今天阎老扣没来找你钓鱼?”
秦淮茹掩嘴一笑,说:“他大早就出去了,不知从哪找来了一根钓竿。现在院子里的人都在说,阎师傅目光短浅,错过了一条大鱼。”
“看来他是憋足劲要去大战一番。”
“我还见到阎大妈塞给了阎师傅几个窝头呢。”
“他心情肯定不好,估计也不会叫你去钓鱼。”
李子民起身穿衣,阎老扣不来找他就更好了,这样中午可以在外头好好吃一顿,阎老扣也就不会再惦记他的香烟了。
“哥哥,今天你还打算去钓鱼吗?”
“当然。”
“哥哥,你再钓条大的吧,明天到我家去的话,咱们又会多一条鱼!”
秦淮茹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对了,贾大妈回来了吗?”
秦淮茹摇了摇头,早上她在中院洗衣时听别的大嫂议论,贾张氏一宿未归。贾东旭急着上班,说要是今晚还是没见到人,就要去报警找人了。
李子民到中院洗脸,遇到刘大妈带着大儿子刘光齐、二儿子刘光天外出。小儿子刘光福那时还未出生。
“哟,刘大妈也要去钓鱼?”
李子民注意到刘大妈手中拿着两条鱼竿,自他接连中鱼后,院里的大嫂们似乎都被吸引到城河去了。
刘大妈一边牵着孩子一边说道:“不是吗?前些日子狗蛋钓到了两条鱼,我家老大和老二也想试试看。”
李子民点头称是。
若是人人都像狗蛋那样钓到大鱼倒是好事,不过现在天空阴云密布,恐怕要连续下大雪,万一让人冷病了那就不值得了。
李子民看了眼贾家,门关得紧紧的。
他皱起了眉头,心想贾张氏不会出什么事吧?
不会吧。
燕郊这一带,应该没有 ** 啦。
现在的江右省,正是 ** 横行之时。
那里解放较晚,有不少旧部队余党逃至此地,与当地的地主和暴徒勾结,借助十万大山的险恶地形,隐匿山中做下了不少祸害百姓的事。
如今,正是重击 ** 活动的时期。
李子民记得上面调派了两个特战军团及一个团才平息了那次 ** 。贾张氏怎么可能遭遇那样的事情?她可能只是走丢了。
这很有可能。
贾张氏在院子里仅次于龙老太太的坐地户,一路走来,成了四合院最大的胜者!
不论是对聋装傻的龙老太太,还是德高望重的易中海,或是权威盛气的刘海中,还是精于算计的阎埠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