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二愣,在狗剩村这名号跟村口的化粪池一样出名。上个月帮刘婶喂鸡,错把辣椒酱当饲料,结果她家鸡下的蛋辣得能当照明弹。就我这脑子,我爹还总拍着我肩膀说:“二愣子,咱老王家祖传挖宝基因,刨个坑都能掏出金疙瘩!”我白了他一眼:“爹,您上次挖地窖把自己埋里头,还是刘婶家的老母鸡把您刨出来的。”
没想到一语成谶。那天我和我爹扛着锄头去后山挖土豆,刚刨两锄头,“咔嚓”一声,锄头卡在了个硬东西上。我爹扒开土一看,眼睛瞪得比灯泡还大:“乖乖!这不是小鬼子的钢盔吗?”再往下挖,好家伙,黑洞洞的地窖口冒着寒气,里头堆的步枪比我家的柴火垛还高。
一、土味挖宝震撼全村
我爹的“考古装备”能把专家气晕:用化肥袋当防尘口罩,啤酒瓶底磨成的护目镜,手里攥着赵师傅的扳手当“专业工具”。他跳进地窖,踢开半箱子弹,捡起颗手榴弹研究半天:“这铁疙瘩能当砸核桃的不?”我吓得腿软:“爹!那是手榴弹!”他却掏出用易拉罐做的“鉴定器”(其实是装着辣椒粉的瓶子),对着武器猛喷:“管它是啥,先消消毒!”
更绝的是,他把刘婶家的老母鸡也拽进了地窖,说鸡爪子扒土快。老母鸡扑棱着翅膀刨了两下,居然又刨出箱金条。我爹抱着金条首乐:“看见没?这鸡比考古队还管用!以后咱家吃鸡,必须加辣条!”
二、离谱的占山为王
我爹觉得光挖宝不过瘾,非要“占山为王”。他用拖拉机零件焊了块破木牌,上面写着“狗剩山根据地——擅闯者,辣条伺候!”还把化肥袋绑在树枝上当军旗,让我举着在山头晃悠。隔壁村的小孩以为我们在玩过家家,举着弹弓来挑衅,我爹抄起把生锈的机枪:“小兔崽子!再过来,发射辣条子弹!”吓得小孩们屁滚尿流。
最绝的是,他把地窖改造成“土味司令部”。用棺材板当会议桌,拖拉机方向盘当指挥椅,墙上挂满用辣条包装袋画的“作战地图”。每天晚上,他戴着用锅盖做的头盔,拿着用树枝刻的“元帅杖”,给我讲“军事战略”:“二愣子,咱这叫‘土豆地雷战’,敌人来了,就拿土豆砸他们!”
三、把武器玩成农家乐道具
我爹的武器改造能把军工专家气吐血。他把步枪枪管锯下来当晾衣杆,手榴弹绑上红绸子当结婚礼炮;最离谱的是,他把迫击炮改装成了爆米花机,每次“发射”都能炸出一锅带糊味的爆米花。有次刘婶来借东西,看见我爹扛着机枪追老母鸡,吓得差点报警:“王老汉!你这是要造反啊?”
更绝的是,他发明了“狗剩式武器”。用拖拉机链条做软鞭,啤酒瓶底磨成飞镖,还把化肥袋缝成“防弹衣”。我穿上往身上一裹,活像个会走路的化肥袋子。我爹满意地点头:“不错!这造型,敌人见了都得笑岔气!”
西、土味保卫战笑出腹肌
有天,真来了群“不速之客”——隔壁县的文物局听说后山有军火,派了辆面包车来收。我爹抄起用易拉罐做的“喊话器”(其实是卷成筒的报纸):“站住!这是我们狗剩村的传家宝!”文物局的人举着工作证:“老乡,这些武器得交给国家。”我爹掏出包辣条:“交也行,用十箱辣条来换!”
双方僵持不下,我爹突然让我放“大招”。我拉动改装过的机枪扳机,“哒哒哒”喷出漫天辣条。文物局的人当场懵了,有个小伙子边捡辣条边说:“领导,要不咱先尝一口?”结果这一尝,大家坐下来和我们喝起了玉米粥,临走还帮我们把地窖加固了一番。
五、离谱的山寨日常
我爹觉得光守着武器库太无聊,开始搞“多元化经营”。他在山头开了家“狗剩军火农家乐”,用钢盔当锅炖土豆,子弹壳串成风铃;最绝的是,他把缴获的日军军装改成了服务员制服,让客人体验“土味抗战风”。有个游客穿着军装拍照,结果裤腰带突然崩开,裤子掉下来露出印着辣条图案的红内裤,笑得大家首打滚。
更搞笑的是,他把地窖设成“密室逃脱”。游客们得解开用拖拉机零件拼的密码锁,答对“辣条有多少种口味”才能通关。有次城里来的大学生被困两小时,最后哭着喊:“大爷!我再也不敢小瞧农村了!”
六、魔幻结局
现在,狗剩山成了网红景点。每天都有大巴车拉着游客来参观“土味军火库”,门票是十包辣条。我爹坐在用坦克履带改的摇椅上,戴着用弹壳做的项链,给游客们讲“传奇故事”:“想当年,我用一颗土豆换了小鬼子三挺机枪……”
最绝的是,他正在写《土味军火秘籍》,第一章就写着:“挖宝没诀窍,锄头挥得好,挖到军火别乱跑,先拿辣条镇镇脑!”书还没写完,己经有三家出版社来抢版权了。看着在山头指挥游客用步枪拼字的老爹,再看看满院子挂着的子弹壳风铃,我突然觉得,这日子虽然离谱得能把人笑出腹肌,但还挺有意思。毕竟,哪个爹能用一包辣条和一堆破武器,把后山折腾成全国知名的“土味根据地”呢?说不定哪天,他真能带着我们坐着用坦克改装的“辣条号”,去攻打“无聊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