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十二章 老红军岳父初见女婿
第二天早上4点钟,荣佑起床了。到村东水井连担三担水,然后扫地、洗漱、烧水、泡茶,换了身干净合身的衣服。
眼看快到5点,他己经问过金莲岳父用的牙具放在哪里。金莲告诉他在条桌上第一个摆放着的是父亲的,其他西位同志的依次摆放。
荣佑分别依次往他们刷牙杯里注入了温水,然后把脸盆也依次打好了洗脸水。做完这一切正好5点,岳父房间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岳父径首往洗漱间走去,看见洗漱用具都注满了水,地面也打扫干净了,大水缸也挑满了井水。
岳父知道女婿昨晚回家,也知道一大早这些也是他做的。岳父免不了暗中一笑,好小子,正合我意。
这时,西位同志也依次起床洗漱,然后去村头散步去了
岳父洗漱完毕后,迈开稳步走到院子里,伸了伸手脚,打了一套简易的太极拳,然后回头向屋里喊了一声:“荣佑,你己经等我多时了吧!”
荣佑听到喊他,立刻快步走到岳父面前鞠了一躬:“岳父大人,您老好!昨天下午接到金莲的电报,说您到家了。您老辛苦了,小婿有失远迎!”
“哈哈,说话还带点文绉绉的,我们当兵的可不兴这套。”
金莲这时己经在厨房忙早餐了。看到父亲哈哈笑着和荣佑聊开了,她也会心的笑了。
荣佑向岳父自我介绍了自己:从小是奶奶带大,读了几年私塾。长大后,因奶奶年迈了,自己不能远行只能在家种田。那时金莲的名声西乡八码头的都知道,都赞美她,我也一样,就去金莲义母家提亲了。
我俩一见如故。金莲性格坚强,求学识字,得到她一个好姐妹木莲的启蒙,并通过她自身的顽强和努力,在扫盲运动班里她成为了骨干,更是扫盲班的教员,这个工作她己经干了10年,妇联主任大姐很看重她,都把她当姐妹了,并帮助她进步。
岳父听了,又生出许多感叹。内心总觉得愧对女儿的一生。不过,他也庆幸女儿嫁给了荣佑,他看荣佑的人品不错,女儿跟他在一起也就能让他放心。
岳父问荣佑,你在柘林电站工作是怎么去的,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金莲在家带两小孩,可能还会有三小孩的,她还每天要去扫盲班工作,扫盲运动可能要到1964年才能结束。如果你长期不在家,她会又很辛苦的。
荣佑回答岳父说“是的”,大跃进后,柘林建设水利水电站,从九江地区各县区乡村抽调一些青壮年去参加建设,因为他识字,能写会算,就在抽调之中。到了电站建设指挥部后,他就做数字工作,负责算账,等电站建成竣工时,是去是留暂时还不知道。
“哦,我知道了。工作要做好,家庭也重要,现在是新中国了,中国没有战争了。我们要建设大的国家,同时也要维护好自己的小家。”
“作为岳父,我不干涉女儿和女婿的婚姻生活,不要求女婿承担传统的家庭责任(如膽养、过生日做大寿等)。在我这里既能维护与女儿的亲情,又能与女婿和谐相处,实现家庭内部亲情的平衡与尊重。你能懂我的意思吗?”
“是,岳父。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不不不……你的话过了,我哪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奉承的话在我这里就免了,‘我们当兵的可不兴这套’。哈哈……”
下午两时许,地方区委、区政府组织的领导小组来到金莲家。为首的是区委书记、区长等领导,还有一位妇联主任大姐。书记带头来到大门口,金莲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握住书记的手:“书记您好,区领导那么忙,怎么来啦。”
书记说:“我们来看望首长,打扰了。”
“快请进。”向屋里喊了一声,“父亲,区里领导们看您来了。”
这时老红军正坐在堂屋桌边喝茶,听声站了起来,迎着来人一一握手:“欢迎欢迎,你们辛苦了。”
金莲忙向父亲介绍:这是区党委书记、这是区长 、这是人大主任、这是副书记、这是副区长,还特别介绍了一下妇联主任大姐。
“谢谢地方区领导来看我,我这次来是私事,是与31年未曾见面的女儿金莲相认的。是地方各级政府,为了我和我的女儿相认,组织了工作组,不远千里来找到了我。”
“通过地方工作组的每一次调查核实的第一手材料,经过确认,真实无误。我十分感谢地方政府和工作组,使我31年后还能见到我唯一的亲人,我的女儿。”
现场氛围让人感觉热情而温馨。区委书记上前讲道:今天,我代表区委、区政府以及全区人民,向远道如来的老红军首长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老红军首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下小家奔赴战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革命篇章,是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最后,再次祝愿红军首长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阖家欢乐!
当区委书记接到上级党委的旨意,有一位老红军首长来到他们区辖的村里认亲,示意要他代表地方政府慰问和拜访。区委书记就召集领导班子成员,携带慰问品抵达老红军住处。
区委一班人在区委书记带领下来到金莲的家里。见面与红军首长一行人,以及首长的女儿夫妇等亲切的握手,表达问候和崇高敬意。
首长主动分享革命年代的亲身经历给同志们听,区委书记等人认真聆听,不时记录要点,感受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
通过交流,拉近了距离,传承红色文化。区委书记向老红军首长表示感谢,肯定其历史贡献。
区委班子一行向红军首长介绍当前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示对老一辈革命者后代的殷切期望。通过面对面交流,将老红军的革命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激励更多人投身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