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之风云逆改
公子扶苏之风云逆改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公子扶苏之风云逆改 > 第54章 稷下遗策1

第54章 稷下遗策1

加入书架
书名:
公子扶苏之风云逆改
作者:
阳达
本章字数:
5050
更新时间:
2025-03-08

雨冲刷着临淄城外的稷下学宫遗址,扶苏手中的玉琮在残垣断壁间泛起幽光。半月前驰道工程中发现的带齿痕玉琮,此刻正严丝合缝地嵌入石龛凹槽——那是荀子讲学台上被苔藓覆盖的暗格。随着机关转动的闷响,三块刻满籀文的青石板缓缓升起,露出地窖中尘封的漆木书匣。

"小心蠹气!"玄鸟将磁石粉洒向半空,粉尘在密室幽暗的光线中勾勒出纵横交错的银丝,那是先秦方士防盗用的"悬魂线"。她以铜簪挑开匣盖时,腐朽的帛书碎屑如蝶翼纷飞,露出半卷以楚地精麻织就的《兵儒论》。竹简首枚赫然刻着:"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己而用之,故曰仁义之兵。"

蒙恬的剑尖却己抵住简册:"荀卿晚年被逐出稷下,安能留书于此?此必六国遗孽伪造!"青铜剑锋掠过简面,刮下些微朱砂碎末——那是用秦地辰砂混合鱼胶制成的印泥,与楚国常见的硃磦截然不同。

"不,蒙将军,荀子虽被逐,但他的思想依然在影响着后人。"扶苏的声音沉稳,目光却在逐渐加深的墨迹中游移。他轻轻抚摸着竹简,似乎在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荀子的学说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兵法与治国理政方面。

"小心,扶苏!"玄鸟突然提醒,手中的磁石粉在火光中闪烁,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扶苏微微一愣,随即将目光转向那卷帛书,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博士宫烛火通明,程邈将《兵儒论》残卷铺展在犀皮砧板上。他用齐国海肠胶复原断裂简牍时,发现第三枚竹简的契口纹路竟与咸阳狱中刑具拓印吻合:"这枚竹简去年才剖制,而荀子己逝三十载!"

扶苏却凝视着帛书边缘的蠹痕:蛀孔呈梅花状分布,与博士宫所藏荀子真迹的虫蛀模式完全一致。"《考工记》载'蠹鱼食墨,三载成纹'。"他轻叩案上铜匜,水面倒映出蛀孔暗藏的连缀轨迹,"这些蛀孔连接起来,分明是齐长城关隘图!"

蒙恬的冷笑声震动梁柱:"儒家总爱故弄玄虚!若依这'仁义之兵',难道要让将士对着匈奴人诵《孝经》?"他抽出腰间新铸的环首刀,刀身映出《商君书》节录:"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

"将军,您未免太过偏激。"扶苏的声音渐渐提高,"仁义之兵并非是要将士们放弃武器,而是要在用兵之时,兼顾民心与正义。正如汤伐桀、武王诛纣,皆是承天意而恤民命。"

"汤武之辩,何以安天下?"蒙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若不以法治国,民心难安,如何能抵御外敌的侵扰?"

"法与义并行,才是治国之道。"扶苏的声音坚定,"若只以法治国,终将导致民心离散,国家动荡。"

随着争论的加剧,气氛愈发紧张。程邈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暗自思索。他知道,扶苏与蒙恬的观点各有道理,但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关键。

"扶苏太子,您可曾想过,若我们过于依赖仁义,匈奴人却以武力相逼,最终只会导致国家的覆灭。"蒙恬的声音中透着焦虑。

"蒙将军,您也应明白,仁义之兵并非无能,而是以德服人。"扶苏的目光坚定,"我们需要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就在这时,玄鸟突然打断了两人的争论,"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她将一片竹简递给扶苏,"这上面提到的盐池,似乎与匈奴的动向有关。"

扶苏接过竹简,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盐池不仅是经济的命脉,也是战略的要地,若能掌握盐池的控制权,便能在与匈奴的斗争中占据主动。

"我们必须尽快前往河东,调查盐池的情况。"扶苏的声音坚定,"同时也要对匈奴的动向保持警惕。"

几天后,扶苏化妆成一名盐商,身着粗布衣衫,头戴斗笠,悄然潜入河东盐池。盐池的生产流程复杂,分为开畦、引水、种盐等多个环节。扶苏心中暗自记下每一个细节,准备在返回后向朝廷汇报。

在盐池边,扶苏观察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思索。盐池的畦种法是将盐水引入特定的田地,通过蒸发和结晶的方式提取盐分。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精确的水量控制,还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

然而,就在扶苏沉浸在观察中时,一名旧韩游侠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目光如炬,似乎看穿了他的伪装。

"你是谁?为何会在此地?"游侠的声音中透着警惕。

"我……我是一名盐商,来此采购盐分。"扶苏努力保持镇定,心中暗自警觉。

游侠微微皱眉,似乎对扶苏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他的目光在扶苏身上游移,最终落在了扶苏的手腕上,那里有一枚独特的印记,正是扶苏在朝廷中使用的印章。

"你是扶苏!"游侠的声音中透着震惊,"你为何会在这里?"

"我……我来此调查匈奴的动向。"扶苏心中一紧,迅速调整语气,"我需要你的帮助。"

游侠的神情缓和了一些,"好吧,但你必须小心,匈奴人在这里活动频繁,若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在游侠的带领下,扶苏深入盐池的核心区域,观察着盐工们的工作。盐池的生产流程繁复而有序,工人们用木桶将盐水引入畦田,然后通过蒸发和结晶的方式提取盐分。

"这盐池的管理非常严格,若有人试图破坏,必定会被立即发现。"游侠解释道,"但最近却有匈奴人频繁出入,似乎在进行某种交易。"

扶苏的心中暗自警觉,若匈奴人真在盐池进行交易,必定会对秦国的粮草供应造成威胁。他决定进一步调查,寻找证据。

"我们必须找到证据,揭露匈奴人的阴谋。"扶苏的声音坚定,"同时也要确保盐池的安全。"

就在这时,扶苏的目光被一处异常的动静吸引。他看到几名匈奴人正悄悄接近盐池,手中提着青铜轭具,似乎在进行秘密交易。

"快,跟上他们!"扶苏低声命令,心中暗自紧张。

扶苏和游侠悄悄跟随匈奴人,穿过盐池的畦埂,最终来到一个隐蔽的山谷。山谷中,几名匈奴人正与一名盐商进行交易,手中交换着青铜轭具和一袋袋的盐。

"这批盐必须在明天之前送到北方,若耽误了时间,后果自负。"匈奴首领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扶苏心中一震,他知道,这批盐若被运往北方,将会极大削弱秦国的防御力量。他必须立即将这一情报上报给朝廷。

"我们必须找到机会,获取证据。"扶苏低声对游侠说道,"若能将他们的交易记录带回去,便能揭露他们的阴谋。"

游侠的神情缓和了一些,"好吧,但我们必须小心,匈奴人可不是善茬。"

就在这时,扶苏的心中一紧,匈奴人似乎察觉到了异样,纷纷警觉地西下张望。扶苏与游侠的心中不禁一紧,暗自祈祷不要被发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