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念青说道:“我记得九月一号开学,有一周的时间是报名时间,对不?”
这会儿交通不发达,又是大山里,出行基本上靠走,要么就是坐牛车,不是每个村子都有车的。例如杜念青的娘家,不仅没有车,连公路都没通,出行全靠走,或者是用牛车。所以每年的开学报名时间都很长,就怕有的人住的太偏远,赶不及。
张嘉福说:“是的,有一周的报名时间。”
“那这样,你回去和你爸说,让他把木炭运到镇上的收购站,八月底运过去,不用一下子搞好多,能运多少就多少。到时候,我亲手把钱给他,他刚好可以拿钱给你和你二姐报名,剩下的给你大姐报名。对了,你大姐考到了那里的高中?”
张嘉福满脸骄傲的说道:“我大姐考到了县一中,是全校第一名呢。学校老师暑假还去我家家访了呢!”
“是吧,你大姐确实是会读书,和你爸小时候一样。那你今天回去跟你大姐说,好好准备去新学校报到,别想着打工的事情了,学费不该她操心的。你和你爸说,木炭不着急,八月底来不及,就九月初送,都可以的,钱都准备好了,只管过来找我拿就是。我到时候人就在收购站那里,不要上这来。”
张嘉福满脸疑惑道:“啊,为啥啊?你咋在收购站呢?”
“我在收购站租了门面,要开早餐店,以后就不在许家湾了。你和你二姐,还有金花,后面在学校要是没菜吃,就和我说,我炒了新鲜菜给你们送过去,要么就是你们自己过来拿。”
“啊,真的嘛?小姑,你好厉害啊!”
杜念青看着高高壮壮的大侄子一惊一乍的,说道:“不要一惊一乍的,快点给我剁柴火,这些都是要运到街上烧的。”
“小姑,我要不今天就不回去了,给你剁柴火吧!”
“别了,你吃好午饭就早点回去,给你爸说清楚,省的他担心。你要没事儿就给你爸挑木炭去,我的这点活儿,我自己干就行了。”
“我今天就想跟我爸进山挑木炭的,他不让,让我上来给你送信。还说怕我压坏了腰,将来影响身高。”
“你爸就是惯的你们三个,谁家孩子不干体力活儿啊,再说了,你现在长得都超过他了,还要长多高啊?”
“我也是这么说的,他就是不让,一会儿说我挑不动,一会儿又说山上有野兽危险。”
杜念青叹口气没说话,上一世的二哥就是这样,累死自己也不舍得使唤孩子,养的老二和嘉福后面都吃不了苦,只有大侄女懂事情,知道心疼爸妈。
吃了午饭,杜念青就让张嘉福回家了,她则是继续剁柴火。
晚上睡觉时,杜念青把大姑姐的那张字据放到和之前的那些字据一起放着,又把攒的钱拿出来数数。数来数去的只有1200元,借给大哥的那个200元,也不敢开口要,大哥家里日子这会儿也难过,只能等着他们有钱时再还吧!这1200元到时候,肯定得先给二哥拿去给孩子们交学费,这样一来,可就没钱开张了,唉,愁人啊!
也不知道吴老板那边咋样了,到现在也不见过来拉小猪仔。还有许文河和聋子的活计也都快做完了,西舅的柴火也砍的差不多了,这些都得给钱的,就算不给完,那多少都要先给一点的,一分不给就太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些,杜念青愁的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第二天早上就起晚了,还是许文河过来拍门,杜念青才被惊醒。
吃早饭的时候,湾子里的狗吠声,引得杜念青端着饭碗出去查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杜念青心心念念的吴老板。
杜念青开心的迎了出去,笑道:“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是把你给盼来了。”
吴老板笑道:“看你这话说的,可是使不得啊,等下叫人误会了。我这不是等着我家那口子休息给我看铺子么,不然我今天还过不来呢!”
“吃早饭没,我们刚吃,过来凑合一口。”
吴老板摆摆手说:“我是吃好了过来的。”
杜念青给吴老板迎到家里坐下,泡了一杯茶递过去,问道:“15条都找到了买家?”
“找到了,不然我不得过来。你家咋这么多人?”
“哦,这些是我找的师傅们。”
“对啦,你这是开早餐店啊!你知道不,你的店还没开张,就出名了。哈哈哈、、、、、、”
杜念青惊讶道:“这话咋说?”
“哈哈哈、、、、、、你的店铺的门牌,听说是你自己写的字,可把街上的人笑话的不行,个个都跑去看看,别说,还蛮有意思的。”
杜念青听后没啥感觉,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样她就不怕人家不知道她新开了个早餐店了。
杜念青边招呼着吴老板,边让停停去喊许老二过来。
许老二也刚吃好早餐,准备去田里看看稻子,见停停来喊他,就跟着过来了。
许老二见是吴老板,就寒暄着打了个招呼,然后问道:“让停停喊我过来有啥事?”
杜念青说道:“二哥,今天能跑一趟街上不?吴老板过来给我拉小猪仔,你刚好再给我拉一车东西带过去,回来的时候我也好坐你的车一道回来。”
许老二说:“你要拉些什么?”
杜念青回道:“还是开早餐店要用的,我给找出来,麻烦你和西舅、文河他们一起给搬到老谢家那边放着,等下好一起装车。”
许老二说:“可以啊,你先找出来我看看,够不够一车的。”
杜念青见许老二答应跑一趟车,就对吴老板说道:“吴老板,你先坐着喝杯茶,我去安排一下,等下再拉小猪仔,然后一起上街去,可行?”
“可以的,你忙你的,要是需要我搭把手的,就喊我一声。”
杜念青笑道:“行,那你先坐会儿哈!”
说完,杜念青就去蚕房,告诉众人,把许文河做好的一个长方形大书桌,还有一个简易书架,外加一个按照杜念青的身高量身定做的大案板,先给搬下去。
让许文河做的折叠餐桌和圆凳子,都做好了,正在上清漆,现在还不适合搬运过去,只能等下一次再搬。倒是让聋子做的迷你筲箕,杜念青要了100个,全都做好了,还有削的竹筷子100双,另外还让聋子用竹子做了50只喝水杯子。聋子的活儿基本上都做完了,许文河现在也就是最后一批上清漆的活儿了。
这一趟除了折叠桌子和圆凳子没拉走,其他的做生意要的物件都装上了,但还有不少空间。于是杜念青让大家把最先剁好的那一堆己经晒得半干的柴火给挑到车上拉过去。因着西舅、许文河、聋子三人都是干活的好把式,再加上许老二也帮着搬上车,很快就装满了一车。
许老二的货车装满后,杜念青就招呼大家搭把手,把猪圈的15头小猪仔也都抓住,挑到停在老谢家门口的吴老板的货车里。
全部都收拾妥当,杜念青就让聋子留在家里帮着照看两个孩子,许文河和西舅跟车上街。杜念青则是坐的吴老板的货车,跟小猪仔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