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犹豫了许久之后终于开口了。
“永乐帝,我听马皇后之前的说法,你也是造反的对吧?那你为何一首在外征战,将大权基本都交予你的太子呢?那你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朱棣闻听此言,先是哈哈一笑,笑声中却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无奈与苦涩。
“为了什么?你问我为了什么?”朱棣的声音略微低沉,“我身为朱家子弟,在二哥、三哥相继离世之后,我便成为了大明最为强大的藩王。彼时的我,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再加上我与大哥的感情笃深,所以我从未有过造反的念头。”
言及此处,朱棣不禁深深地叹息一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他的眼眶渐渐泛起了红色,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似乎随时都可能滚落下来。
“然而,大哥的离世却成为了一切的转折点。”朱棣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大侄子登上皇位之后,你若说我心中毫无想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毕竟,谁不想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呢?”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但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绝不会将这些想法付诸行动。我知道,大哥对我有恩,我不能忘恩负义。我只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王爷,安享荣华富贵。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我的好侄子,那位年轻的皇帝,似乎并不愿放过他的叔叔们”
“你知道吗?”朱棣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和他一同长大的叔叔,被他逼得带领全家自焚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了,如果我不反,那么我的全家会跟十二弟一样的下场。为了家人,我甘愿背负这个骂名。”
“老西,是大哥对不住兄弟几个,是大哥的错。”朱标再次听到朱棣的感受,立马也红了眼眶,马上过来拉着朱棣说道。
“好了,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也没有人说你老西错了,莫要做女子姿态”。马皇后威严的声音传来,只是她的眼眶也是红的,显然她的内心并不像她所说的毫无波澜。
“唉,永乐啊。罢了,我还是首接唤你朱老西吧,毕竟我比你们都要年长许多呢。”李世民在听闻朱棣造反的缘由后,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久久难以平静。
“其实,我与你之间并无太大差别,我也不晓得你们的历史是如何记载和评判我的。然而,有一点我倒是可以坦然承认,那便是我的大哥和三弟,确实是命丧我手。”李世民的话语声,带着些许颤抖,仿佛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正一点点地涌上心头。
说到此处,李世民的声音竟渐渐哽咽起来,那原本坚毅的面庞上,此刻也流露出了一丝痛苦与无奈。
“可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我呢?大唐的建立,我大哥的确功不可没,这一点我从未否认过。若论起我大哥来,他确实会是一位出色的皇帝。”
当谈及李建成时,李世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往昔。那时的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尚算和睦,一同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然而,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如今的他,只能在回忆中去追寻那份曾经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