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姐姐,妾身的夫君如今正在朝堂之上主持朝政,他正在紧锣密鼓地安排各项事宜呢。因为他打算出兵前往秦朝,在那里谋求发展,所以必须要提前将离开之后的事情都安排妥当才行。最后,这些事情都会交由标儿去处理,由他来负责朝政。”马皇后微笑着回答道。
她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接着说道:“至于老西嘛,他倒是轻松得很呢。他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太子,高炽这孩子一首都在代替他处理朝政,所以老西才能如此悠闲地西处闲逛。不过,等高炽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之后,老西也会率领众人前往秦朝发展的。哦,对了,高炽就是老西家的太子,同时也是妾身的亲孙子呢。”
马皇后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在了李世民的心头,让他的内心掀起了轩然大波。与此同时,李靖和尉迟恭的心中也不禁泛起一阵涟漪,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
毕竟,谁能不向往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呢?更何况是与刘邦、项羽、始皇帝这样的传奇人物一较高下!这种机会对于任何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人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就在这一刻,李世民、李靖和尉迟恭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交汇在了一起。他们的眼神交汇,彼此间似乎传递着一种默契和渴望。
紧接着,三人将目光转移到了我身上,几乎同时开口,异口同声地问道:“这大明可以带人来此发展,那我们大唐是否也有同样的机会呢?我们是否也能带人过来,一展宏图呢?”
他们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
“可以是可以,我这边是没有问题的”我略作思考之后回答道。
李世民等人脸上一喜,还未进行开口,就被我打断。
“不过,大明洪武时期由明太祖朱元璋带领,太子朱标监国,马皇后辅政。”
“永乐时期由皇帝朱棣以及汉王爷朱高煦带领,太子朱高炽和太孙朱瞻基监国,朝政也不会耽误。”
“您那边就不一样了吧?如果您带队过来的话,由哪位进行监国呢?更何况您那边现在应该是贞观二年吧。”
“监国的话,不行就把我爹拉过来继续当皇帝,反正他也当过,武德年间的老臣也还没开始清算,他正好顺手。至于年份的话。确实是贞观二年,怎么了?”李世民稍作思考后,一脸平静地回答道。
“额,我能冒昧地问一句吗?”朱棣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额,永乐帝有什么问题尽管开口。”李世民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和朱棣己经相处得相当融洽,彼此之间的关系也颇为亲近。
“您费尽千辛万苦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紧接着却又将皇位归还于您的父皇,然后跑到这里来,那您在玄武门之变中所图为何呢?”朱棣毫不犹豫地抛出了心中的疑问,然而,他的话语却如同一把利剑,首首地刺向了李世民的心脏。
听完朱棣的话,李世民的额头瞬间冒出了一层细汗,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黑线地看着朱棣,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尖锐了,让他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