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了防止上一世小米只投资部控股出现的那种,生态链子公司在背靠小米品牌做大以后,想要单飞,甚至出现自家生态链公司产品不支持自家的系统的事情。
还有一种孵化方式也在同步进行,就是公司提出产品需求,生态链部门通过成立单独的产品团队进行孵化,只不过这种孵化方式比较慢,但是不会脱离公司的掌控。
有时候张丰他们对一些公司进行投资,压根就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谈妥,用他的话说就是充满了超现实的味道。
这也很好理解,既然是创业公司团队,那画大饼也没有意思,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红星也是学的上一世小米。本质上是来做孵化的,用红星的资源去帮助这些小公司小团队做大。
今年4月底,接手生态链部门不久的张丰,很成功的投资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华恒电子,当接到张丰的计划书时,陈尘死活都想不起来 什么时候华夏还有这么一家做智能穿戴设备的公司。
直到华恒的创始人黄旺带着样品来到红星陈尘才反应过来,这特么不是上一世的华米吗?
就是做小米手环那个。
陈尘授意他们暂停其他的产品开发,全力开发出一款百元以下的手环,最好能在9月份之前量产,并且打包票说销量绝对能在百万以上。
说华恒陈尘不知道,但是说华米陈尘可就太熟悉了,当初那个69的手环横扫全国,狂卷数百万的销量。
销量达百万的手环1代用了将近9个月,但是2代只用了2个月,3代仅仅17天,4代更是只用了8天, 以至于后来小米手环占据到这个手环市场的45%还要多,累计销量更是全球第一。
而这些手环都是当时和小米没分家的华米做的,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做到年销上千万台产品的公司,只用了两年时间。
“搞定了吗?”
张丰戴着口罩,朝着对讲机喊道。
“张部长,已经扔完了。”
厂房内有各种声音的回响,但是声音都比较年轻。
“安装好感应器,陈总等下就进去了。”
此时陈尘位于石头科技厂房的一间房间外面,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垃圾四处可见,地面上各种瓜子皮,果皮和各种碎屑,甚至还有牛奶这些液体。
里面的人在墙上安装几个圆形的感应器后便站到了一边。
“陈总,他们准备好了,我们进去吧。”
戴上口罩和鞋套以后,陈尘也走进了这间布满垃圾的房间,今天是这个扫地机器人的实验,主要测试其路径规划能力和清洁程度。
扫地机器人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一个会走的吸尘器,但是想要其变得智能,就需要添加各种的传感器还有智能芯片算法什么的。
“这些圆球是什么?”
陈尘指着被安装到墙上的各种拳头大小的圆球,这些圆球表面光滑,还在不停地旋转。
“这是我们机器人的感应器和定位装置,它可以感应周围的气温和湿度,你可以把他理解成为一个个的小雷达,可以扫描周围的环境,传输信号给扫地机器人。”
听着负责人的解释,陈尘更加迷惑了,自己上一世用的第一台扫地机器人也没有这些设备啊,只是一个圆盘形状的机器人顶着一个不停旋转的雷达,前面有碰撞感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