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刘晓希就起来和她爸学习风水了。
虽然结印什么的对她来讲还比较难,但她才不会轻言放弃。
刘晓成在旁边玩游戏,时不时看几眼,他是没兴趣学,可能是觉得这属于封建迷信吧。
以前刘晓希也这样想,但现在她可不会,巴不得多学点才好。
各时空也有不少人看得有趣,百姓们还是很相信的,也有人跟着学起来。
只是有人天赋高学得快,自然也有人不灵活,半天学不会干脆放弃了。
然后种地的种地、念书的念书。
帝王们上朝的也在忙着上朝。
等中午,刘爸刘妈就先回村里了,家里的庄稼、牲畜还需要人照顾。
刘晓成也回去了,山上养的鸡虽然有王洋守着,但一个人还是很辛苦。
刘晓希倒是没有急着回去,她在弄企划书。
自从王洋来给她干活后,村里也有人家来问,是否还缺人的。
刘晓希是打算在事业这一块儿,可以放缓一点,慢慢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她家才在市里买了房子,虽然对外的说辞是贷款了一部分,但又买房、又养鸡招人的,己经有不少人在议论她家发达了,若是再一下子扩大事业,难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虽然她也希望帮扶家乡,但也不愿意被有心人惦记。
写写画画一会儿后,刘晓希才停下来,打开手机放松一下。
{怎么回事,各地文旅都在催婚了}
啊?看到这个视频的标题时,各朝人士都免不了懵了。
催婚这事吧不稀奇,毕竟昨天才看到刘晓希被催过,但官方催婚这事,的确是让祖辈们疑惑,疑惑后又来了兴趣。
大叔这热闹看得,连地都不锄了,“咋的了这是,竟然各地都开始催婚了?”
老大爷打了个饱嗝,悠闲的剔着牙,“后世不愿意成家的年轻人多吧,哎呀,瞧瞧、大家都开始急了。”
公子哥摇着扇子语气轻佻,“这光是催能有什么用,要真有用的话,他们父母长辈早就催成功了。”
......
当然看热闹的同时,帝王们也看出来一个信息,那就是后世这不成家的情况比较严重了。
在大家想东想西的时候,视频里也在播放着。
首先出场的是豫省的文旅。
偏偏还不是很正经严肃的催婚,而是一边展现着当地的美景,一边以说唱的方式催。
第一句歌词一开头,就是‘这么大人不结婚,想做啥子哩’,把祖辈们都听懵了,一个个却又笑得不行。
接下来的歌词还在继续暴击,别人有娃、你没娃,如果能早点成家,也可以有娃抱了。
这一句句词儿,把祖辈们都笑岔气了。
当然笑归笑,但他们可不觉得有用。
这不就听到刘晓希在吐槽了嘛,“我干嘛非要抱娃,有什么好抱的,谁要是想抱,就去当保姆呗。”
祖辈们:...他们就知道。
接下来出场的滇省,歌词也是一如既往的魔幻,‘你都那么大年纪了,咋还没有一个对象呢,参加工作好几年了,存款应该有不少了吧...’
祖辈们:...
他们都不忍心看了。
一想到后世那群年轻人,失业的、负债的、没成家的,所以这也是一个要被怼的。
接着后面出场的鄂省、陕省、吉省...
同样是一边展示当地的美丽风光,一边加入催婚大军。
祖辈们现在也不关注催婚了,而是把目光都放在这些后世的风景上。
在这些祖宗们看来,论起对后世年轻人的了解,他们远比后世那些长辈要清楚得多,别看隔着时空。
知道催没用,还不如关注起景色来,更何况,后世各省的风景也是难得一见。
历朝历代的人们,看到自己千年后故乡的美景,还是很高兴的。
等欣赏完视频里的美景,看到评论区的时候,这些祖宗就知道自己说中了。
玩闹的玩闹、笑的笑,但可没一个说愿意成家的,甚至还有说祝小编一胎生八个的、还有回怼你那么努力,咋还没有百万粉丝呢。
祖辈们一点都不惊讶。
瞧瞧,他们就说吧。
先辈们也不管这些,在他们看来,换来这个和平盛世,只要孩子们觉得过得开心幸福就好,人生没那么多十全十美,更何况后世的压力也的确很大。
刘晓希木着脸滑过去,她昨天才经历过被催婚,一点都不想再听到这两个词了。
一首继续往下滑了好几个视频才停下来。
镜头里那些属于种花的军舰在大洋上演练。
辽阔蔚蓝的海域上,两艘航母正在西太平洋上活动,此外还有23艘水面舰艇、至少4艘驱逐舰参与。
第二岛链的突破,也就意味着种花家海军可以远洋作战,一千多个垂发单位,威力足以灭掉一个中小国家。
光幕下
各时空响起此起彼伏的鼓掌声,叫好声一阵阵。
看着镜头里出现的那些军舰,祖辈们的眼神里都在发光,主要是大家也没想到这打击能力竟然那么强。
尤其是民国的人们,笑着笑着就泪目了,虽然他们现在的时空没有这些,但能看到,值得了。
在地里帮忙干活的小孩憧憬的说道:“娘,我以后也想要开航母。”
母亲也没打击孩子,而且笑着说道:“好好好,但前提是你要好好学习才行。”
......
根据地里,战士们在激动后,也开始讨论起来后世的航母编队,一些小战士眼里还有些跃跃欲试,显然是很想试试航母的威力。
现代时空
说到军舰,刘晓希也简单的给祖辈们科普了些内容。
“如今咱家己经进入到了三航母时代。
其中辽宁舰属于中型航母,祂的出现,成功让兔子有了海陆空作战能力;
山东舰则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的国产航母,战力上也得到了优化。
至于福建舰,则是第一艘弹弹型航母,这也是我们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所以你们也不用担心现在有人敢随便来欺负我们。”
光幕下
祖辈们认真听着这些内容,眼里有些动容。
汉唐这些王朝就不说了,他们时代,都是压着别人打的份儿,看到近代被欺负,他们也不爽,如今综合实力变强是好事。
李世民满口称赞,“变强了就好,别人想欺负你都得掂量掂量,这就是实力的象征。”
像宋朝,宋人们现在不担心后世,更担忧他们大宋,至少后世是真有实力,但他们的实力还有待提高。
清朝皇帝们啥都不说了,现在还是抓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才是最要紧的。
康熙想了想,干脆让老十西去干这事,胤禛最近的确是比较忙了。
说完了军舰,刘晓希继续下一个视频。
{南宋和金国联合,可不可以抵抗蒙古?}
一看到这个标题,南宋人们惊讶后,有人在思考,但大部分人却是摇头。
这事对他们而言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北宋人思考一番后,也觉得可能性太低,先不说能不能打过元人,就说和金国联合这事,就办不到。
君臣百姓都清楚,靖康之变,国破家亡,和金人的仇恨大了。
赵匡胤扯了扯嘴角,金人在他眼里根本不可信,谁知道打了蒙古后,金人万一再来灭宋?这很难说。
其他朝代的人们也在考虑这事能不能做。
元朝的忽必烈父子,愣了下也在发表意见。
“这两能联合才怪了,退一万步讲,咱蒙古骑兵也不是吃素的。”
真金也觉得他父汗的话有道理,蒙骑的实力可不低。
{说起南宋、金国和蒙古,再想到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不免让人好奇如果南宋和金国联合起来,是不是可以战胜蒙古?
这一想的确很有意思,但仔细思考后发现没可能。
首先就是联合这事,就行不通。
宋朝本就是士大夫精神至上的朝代,不光是当时的主战派,即便是主和派,面对国恨家仇,都不可能说忘记就忘记。
北宋灭了几十年,但仇恨依旧存在南宋人的心里。}
各朝人士也能理解,这皇帝都被掳走了,国都沦陷,家园被毁,这仇恨的确大了去,想要联合,一般人真做不到。
北宋人心里戚戚然,虽然还没经历过,但这种恨,他们懂。
最伤心的还是南宋人,见光幕上提起当初的往事,纷纷泪目。
老者双手握拳捶着胸口,眼里满是恨意,“儿子儿媳、老伴儿都死了,就剩老汉带着一颗独苗苗,一路颠沛流离来到临安,如何不恨,我恨不得那些金人早点被灭才好啊。”
老妇人那布满皱纹的手擦拭着脸上的泪,“我儿逃难的时候没了,就剩我这个老婆子和儿媳、孙女,如果要死一个,为何不是我啊,我儿还那么年轻呜呜呜。”
读书人怒气腾腾的说道:“不能忘记当初的耻辱,更何况金人狼子野心,相信他们只会重蹈覆辙。”
......
岳飞眼里划过一滴泪,“靖康耻,不能忘,金人也不能相信。”
韩世忠握着夫人的手说道:“和金人合作是与虎谋皮,万一失败了,那大宋可就麻烦了啊。”
己两鬓斑白的李清照也坚定的摇了摇头。
皇宫内
赵构也是没办法遗忘这些,金人能是什么好东西?他父皇、他兄长是什么下场?
如果不是当初发生的这些事情,他还能继续当个闲人,吃香喝辣,虽然现在当了皇帝也能吃香喝辣,但他这个位子坐得也是战战兢兢。
辛弃疾也不赞同,别看他隔靖康之变的时间更久,但这事根本办不到。
{总之,在亡国仇恨前,宋人在面对金人时,不可能做到和他们联合去对抗蒙古。
所以即便当时有人指出来,如果和蒙古联合灭掉金国,以后会面临更强大的蒙古时,南宋朝廷依旧选择和蒙古联合。
从另一个方面看,即便南宋和金国联合了,也不可能消灭蒙古。
这三国的士兵的战斗力差距还是很大的。
当时的蒙古无疑是最强的存在,然而宋朝的实力却是三个里面垫底的那个。}
宋朝君臣百姓:...
这是真的满扎心的。
相比起宋人的伤心,其他朝代的人们还觉得很有道理,这联军可以是可以,但问题是灭不掉才头疼了。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实力不够的问题,这是历代人士都知道的道理。
元朝
忽必烈脸上一派悠闲,他根本不担心。
即便这一世这俩儿真联合,但实力摆着,他并不怕,不过想到之前赵匡胤找系统要的军队训练办法,这宋军的战斗力提升还真有可能。
{还有一点,南宋没有骑兵,若是去北方和蒙古打,这无疑是拿自己的弱势去挑战别人的优势,还要征大量民夫运送粮草,耗时耗力、必败无疑。
而且,即便南宋真的和金国联盟抵抗蒙古,等蒙古灭了金国,那南宋就等着挨揍吧。
当时的蒙古只用了23年,就灭了第一强国的金国。
南宋之所以历史上还可以撑到1276年,也是当时蒙古把大量精力花在了欧洲。
等忽必烈上台了,这才把精力放在南宋身上。
但要是和金国一起对付蒙古,那可能蒙古不会把精力耗费在欧洲了,而是放在南宋。
到时候南宋就可能提前亡国了。}
各时空赞同的不少,即便是宋人,也有不少赞成的。
这哪怕是先把和金人的恩怨放下,但两国联合真的能打败蒙古?这点太玄乎了。
岳飞对此都不报希望,况且,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金人灭了,如今和金人的仇恨才是最大的。
南宋末年
己经沿着海岸线,一路来到中东的末帝赵昺一行人,终于安定了下来。
小光幕还能看,看到这里,君臣百姓们也不好受,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家有些水土不服,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切的困难也才刚刚开始。
陆秀夫、文天祥他们,也只能先放下对中原大地的惦念,先稳定下来吧,更远的地方就先不去了。
元朝
忽必烈捋着胡子大笑,“那是肯定的,若是南宋敢和金人联合,就等着接受怒火吧。”
......
{再换一个角度看,即便南宋和金国联合,真的把蒙古干掉了,只怕和当初联金灭辽是相同的结果。
当初辽国灭亡后,金兵南下就有了北宋的灭亡。
现在蒙古没了,金兵真的不会再重来吗?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南宋对于金人而言就是软柿子任人拿捏。
等蒙古退了后,金人一旦缓过气来,还是会对南宋下手,从而弥补在战争中的损失。
所以这一看,南宋不是死在元人手里,也会死在金人手里}
历朝历代的人士也算是看明白了,所以嘛,不管宋人怎么选,这结果都大差不差。
张飞都嫌弃的摇了摇头,“打铁还需自身硬,宋朝该学会重视自身的军事实力了。”
李靖语气平淡,“后世为了不被人欺负,一首在强军,宋朝若是再学不会,那被灭了也没办法。”
......
两宋的人们也抛弃对金人和元人的幻想。
宋帝们也在努力发展军队,虽然投入的钱不少,但也没人反对,即便是主和派也不希望再落得一个灭国的结局。
赵构也是随岳飞他们去打,能打胜当然最好,可以一雪前耻,若是前线战况不如意,应该也能少点人骂他吧。。。
辛弃疾那个时空,他也不确定北伐能不能成,但这仗是不打也得打,不然眼睁睁的看着历史结局来临,他做不到,天下百姓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