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唯有张远东沉浸在工作中,他觉得与其看热闹,不如多完成一件工件——每一次成功交付都能增加一份成长和经验。
埋头苦干的张远东很快吸引到了领导的目光:“那个年轻人是谁?”
领导指着张远东询问。
杨厂长随即看向赵主任,后者迅速作出回应:
“报告领导,他是张远东。”
“哦,张远东,嗯,这位同事非常优秀啊!”
“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值得表扬。”
领导笑着评价道。
“是的领导,确实不错。”
赵主任接口道,“张远东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在本厂内取得了优异成绩,他现在已经能 ** 制作高级工件,质量甚至超过一些资深技师的作品。”
领导闻言转而看向杨厂长,“没想到这里还有这样的人才呢,像他这样的同志应该重点培养啊。”
周围一些原本对张远东冷淡的同事们也投去了惊叹的目光,毕竟能得到领导的关注并被寄予厚望,意味着张远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好,我会重视这件事。”
杨厂长答道。
因为距离领导们有点远,再加上车间里机器声不断,易中海根本听不清楚他们在讨论什么。
然而,当他注意到他们都在注视着全神贯注工作的张远东时,他心里涌上一阵不安。
车间里的七级钳工楚生也在凝视着张远东。
“师傅,你这目光,是要打算收张远东为徒吗?”
一个在楚生旁边工作的年轻钳工半开玩笑地问。
“我现在想收张远东为徒,人家未必愿意。”
楚生摇摇头回答。
“确实,当年张远东被易中海欺负的时候,我们都袖手旁观。”
“现在眼见厂里重视起张远东,我们再去凑热闹拜师,他肯定不会答应。”
这位年轻的钳工会心地点了点头。
“是啊。”
实际上,楚生并不打算真的收张远东为徒,而是想教他一些自已的钳工技艺。
楚生已经五十九岁了,再过几个月就退休,他的小儿子会接替他的位置。
楚生意思是如果自已先和张远东混熟,将来儿子进厂时也能有个得力帮手。
“等午饭后,找个机会和他聊聊。”
楚生暗自思索。
大领导示意大家去下一个车间。
“好的好的。”
杨厂长点点头表示同意,在离开工人车间前,又看了一眼埋头苦干的张远东。
他考虑今后如何更好地培养这个新发现的好苗子。
毕竟,这次连大领导都亲自过问此事,办不好会给对方留下不好印象。
随后,赵主任满脸笑容地陪同各路 ** 走出了车间,然后返回来巡视。
“今天我也算捡到了一匹千里马!”
他对仍专注作业的年轻人微笑着感慨一番便离开了办公室。
刚给张远东帮忙搬运部件的一名学徒匆匆跑到了张远东身旁。
“恭喜你啊,你运气真好!”
学徒带着羡慕的语气说,并拍了拍仍在专心干活的张远东的肩膀,试图引起他的注意。
“你怎么完全没察觉刚才发生了那么多事?”
听到这里,张远东回过神来,“当时没太注意到。”
接着开始思考,随着今天这些事情的发生,估计以后很多高级钳工会来找自已拜师学艺。
他感到有些烦扰,心里也不想让这些人做自已的师傅。
虽然对那些高级钳工没有恶意,但想到之前一直有易中海从中搞破坏,张远东也不怪他们不想为收徒弟而冒风险招惹麻烦。
他只觉得这件事让人感觉别扭。
从今往后,张远东猜测人们不再会听易中海说什么了,这或许会引发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和挑战。
“张远东,现在车间里很多高水平的钳工师傅都想教你呢。”
一位徒弟笑着说道。
实际上,他是来探听张远东是否已经有了拜师的打算,因为他的师傅也对张远东颇感兴趣,有意收他为徒。
然而,张远东回答道:“还没有决定好拜谁为师,我现在得先忙活这手上的零件加工。”
说完这话,他就一头扎进工作之中,不再理会旁人的提问。
见此情景,这位徒弟只能向自已的师傅传达了摇头的意思。
与此同时,易中海也在一旁得知了一些大领导对张远东重视的消息。
顿时之间,易中海脸色沉了下来,因为他意识到今后要压制张远东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等杨厂长把重要的访客送走后,立刻召集了赵主任过来商议。
“赵主任请进。”
“请坐,老赵。”
“我唤你来是因为大领导今天特别提到要加强对张远东的关注和培养,但我不够了解张远东的具体情况,请你帮我详细介绍下关于他的一切。”
杨厂长解释道,并且显得相当严肃。
赵主任点点头,“行,厂长。
张远东这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在过去的三年里......”
接下来的时间赵主任简述了张远东在工厂中的经历,尤其强调尽管受到了某些不利条件限制——特别是易中海造成的压力,但张远东仍以自主学习的态度完成了从初级到合格的技术考核。
此时,杨厂长大感惊讶。
没想到身为部门主管竟会如此小肚鸡肠,对于不愿归于自已的优秀人才不仅不愿意给予支持还加以打击,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因此杨厂长认为不应让张远东通过传统拜师的形式进行深造。
而是决定由企业出资,请某位德高望重并且技能高超的师傅指导,以此作为激励方式。
接着他又交代赵主任去将那位制造了不少问题的人找来——显然是易中海。
当这个通知传达到易中海耳朵时,虽然他心里有些预感,但并未太过在意毕竟自已在这个行业中有相当地位,不曾想到杨厂长对他竟然下了这么重的手。
而在车间里的其他人听到要找易中海的时候,心中都忍不住暗自窃笑——若是他们能够离开这段紧张工作的时段,大概都会忍不住出声讽刺这位曾经专横一时的人吧。
“易中海,赶紧去一下杨厂长办公室,他有事要和你说。”
赵主任厉声道,而此时所有的目光都落在正走向困境的易中海身上,大家都不由得起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
面对即将到来的责备或惩罚,易中海则表现出一副坦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