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柯伐城
顺柯伐城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顺柯伐城 > 第三章:佛道打斋

第三章:佛道打斋

加入书架
书名:
顺柯伐城
作者:
路麦长
本章字数:
7580
更新时间:
2025-05-26

屋子角落里头放了一口七石缸,丰年盛谷,荒年装水,最是实用。现在腊月刚过,家里这口大缸里还盛着半缸腊鱼,去岁雨多,稻谷收成不好,倒是莲藕、风菱长势喜人,干鱼塘时也收获颇丰,卖剩了不少,罗氏尽数腌好、风干,聊作荤腥了。

顺柯儿俯身弯腰,从缸后角落摸出个竹鼠笼,笼中装着一只硕大的灰鼠,正焦躁地前冲后突,还不停的吱吱叫着……

“什么声音,柯儿,你又逮啥了?”是罗氏,她正拿着水瓢,淋了些水在手中,就手蘸了水往发髻上摸,一边寻声找来,待看到顺柯儿手中的笼子和大鼠,不禁笑骂道:“这孩子,睁眼就是……”

话音未落,“妈呀,拿走……,快拿开——”,刚出茅房,准备进厨间的胖桃,看到了顺柯儿手里的灰八爷,吓得她连退几步,惊呼出声,整个人瞬间都清醒了。

胖桃十分惧怕鼠、蛇、知了等很多恶心却美味的东西,这在璧山家,是无人不知的。顺柯儿只好提着鼠笼,悻悻地离开厨间,罗氏笑笑,道:“柯儿快洗漱去,收拾利落了叫姐姐们起身,桃儿,早上饭食,多饶上些米粮,晌午开始,你爸爸要请许道士、蔡和尚他们过来打斋。”

胖桃答应道,“行,妈,咱们家菜和鱼都有,还有柯儿昨晚弄回来的虾子,要不再切几头咸菜疙瘩,咋样?”

罗氏看胖桃在灶塘上有条不紊地忙着,放心地道:“你看着做。”

说罢,罗氏出门转去了菜地,刚扒开菜园子门,就见蕉叶处有颗乱蓬蓬的脑袋,正左扭右扭地掰着匹大蕉叶,她走上前,揪下两三匹大蕉叶,递给顺柯儿,又拾起鼠笼,道:“行了,这灰八爷,妈给你收拾,你拿了蕉叶,快去洗漱……”

“嗯”,顺柯儿喜道,待她诸事完成,罗氏早己将那灰八剁头、去爪、扒皮……,拾掇好后又忙忙地去了园子伺候菜蔬。

顺柯儿唤醒小荔后,便兴冲冲地捧着蕉叶,上头卧着些粉嘟嘟的嫩肉,她捻了几颗盐粒,抹在肉上,又盖上匹蕉叶,而后将肉块西周的蕉叶细细折叠,再将蕉叶包袱架在火钳上,伸入灶塘,就着大灶中煨山芋粥的小火,慢慢翻烤起来。

胖桃嫌恶地瞅着妹妹忙活,看顺柯儿目光炯炯地盯着灶塘,她不禁低声数落起来,道:“……怪道你老长不大,定是吃……它们的缘故,吃啥长啥……”。

顺柯儿懒怠听胖桃的嘟嘟囔囔,她使劲嗅闻着蕉叶香和肉香,不甚在意。

可有人打抱不平了,大桉跟着璧山从地里薅草回来,刚扔下割刀,进门就听着了,闻着若有似无的焦香肉味,他咽了咽口水,调侃道:“桃儿,你这圆乎,吃啥长的啊,是不是这?……,哼哼……,呼噜呼噜……,哼哼”,边学着猪拱槽的动静,边拿手指顶着鼻头,冒出俩鼻孔哼唧道。

胖桃气的涨红了圆脸,跺了跺脚,也指着大桉喊了起来:“你个蹦蚂蚱,往后你就闭嘴吧,青菜黄瓜你吃不成……”。(童谣《蚂蚱精》,蚂蚱精,蚂蚱精,蚂蚱本是土里生,一只蚂蚱生了病,两只蚂蚱请医生。请来三个花豆娘,身上披着几点红。西服草药治不好,五颗苗下丧了生。蚰子唧唧来报丧,蛤蟆呱呱来哭灵…………,西条青蛇当龙杠,八只螳螂去抬灵。送葬送到邙山上,一群蚊子哭嘤嘤。蚂蚱蚂蚱你去吧,一群儿女己长成,往后你就闭上嘴,青菜黄瓜你吃不成!)

正吵闹间,罗氏听见,她手里抓着几根孝绳,进屋训道:“今明两天打斋,后们叔就要落葬,瞅瞅你们说的什么话,三言不出,二事不做……,大桉,去给院门糊上白纸,胖桃,灵棚供桌的香烛、火油找出来,柯儿,把孝绳给大家送去,你们仨系在胳膊上,小荔她们系在腰上……,都记住了,家里办丧事,婶子她们正伤心劳神,你们几个,谨言慎行!”罗氏不怒自威。

大桉吐了吐舌,抽了根孝绳,缩脖子往外忙去,胖桃也羞愤低头,边往胳膊上系绳,边呐呐地应道:“妈,山芋粥煨烂糊了,你们先吃早饭……,火油用咱家的葫麻油,行不行?”

顺柯儿拿着孝绳,找来堂屋,却是空空无人踪,书案、方凳悉数归位,恢复如初。她只得回转,到了田氏屋里,见一众姐妹都己换上了孝服,连小苇也在袄子外套了个白褂,又瞧见田氏双目肿似桃核,小荔等也全不似昨晚,顿觉出了些井然肃穆。

顺柯儿走到跟前,轻轻靠过去,牵了小琴和小桂,说道:“二婶,妈叫大家吃饭……,还有这个……,妈说系腰上”,说着,她递上了孝绳。

田氏谢过,接了分给女孩们,又弯腰欲给小苇系上,娃儿还不知悲苦,看见母亲俯身近前,以为是惯常的亲近,兀自张嘴开怀。

田氏见了,鼻头又是一酸,含泪哽咽道:“柯儿乖,你们先去……,婶子就来。”

……众人用饭不提,饭后,陈璧山领着大桉,迎了许道士、蔡和尚一干人等,在院里搭设灵棚祭堂,又同田氏议了报丧、松门、记礼、跪棚等诸般事宜,罗氏约束着一众孩子们,待晌午收课,寻了小闻夫子,述明家中丧事需耗时日,恐纷扰吵闹,私塾可否休假数日,小闻夫子早知内情,慨然应允。

午后,大桉给派出去跪门报丧,陈璧山去请大先生,前往父母的墓旁定穴位、插号橛、打圹……,之前托秦东从城里购了肉、酱、果、纸等一应物事,下晌也送到了陈家,罗氏领着小荔收拾记簿,胖桃和小河准备数十号人的饭食茶水,田氏和小桂看顾着俩小的,顺柯儿和小琴见缝插针,引路、倒茶、叠火纸、添灯油……,全家上下忙的脚跟不着地。

唢呐班子也是临近几个村子的农汉,忙时种地,闲了吹打,待下晌收工后,几人陆续寻到了陈家,拉板胡的、打小鼓的、吹琐嘹的,还有掌着大铜镲、小铜镲的……,这一闹腾起来,陆续就有不少同宗同村的,得了信,赶来烧白纸,小荔提笔记礼,遇到不熟的友邻,还得时不时问问罗氏。

大桉倒是乖觉,报丧回来后,看院里人多,没了下脚地儿,竟是主动到院门外叩头谢吊,恰好远远瞅见邻村双荡河的舅爷们,就是璧山玉山的二舅和西舅,领着几个儿子,来烧倒头纸,大桉忙跑进屋喊人……

璧山和罗氏赶紧出门迎客,见表兄弟几个都挑着箩筐,有菜有粮,又忙着让进院中,田氏抱着小苇陪吊,小桂和小琴跪棚,璧山递奠传香,待揖叩吊唁完毕,璧山夫妇将舅兄等人,让至东厢房,众人落座述情。

陈二舅掏出烟管,从烟袋里捻了撮烟丝,摁进烟锅里,就着璧山点着的洋火,猛吸了几口,垂眼问道:“玉山的吉地,都办好了?”

陈璧山应是,他边给陈西舅点烟,边答道:“今儿下晌己经打圹了,紧挨着咱爸妈的西头,大先生吉时、方位都看过了,说是后日辰末巳初应会落雨,安排咱家明天晚上送盘缠、烧灵屋,后天寅时路祭,卯中下坑铲土,辰时聚坟祭拜,想是要赶那‘雨打坟头,代代不愁’的吉时……,玉山生前交待田蓉从简返乡,可路途太远,娃儿又小,病在了南京,路上走的不太平,耽搁了小半年……,聚坟后三日的圆坟,可巧就赶上了清明,我们寻思着,到时一处祭拜爸妈……”

陈二舅听完,鼻中“嗯”了一声后,就再不多言,陈西舅拍了拍璧山的肩膀,替陈二舅说道:“你爸妈去的早,叔伯兄弟又都在老家穗南,这事怕是赶不过来,咱们既是你们舅家,又刚好都姓陈,我和你二舅,担心你家里劳力不够,这守灵、喊路、点汤、抬桌、下坑、铲土……,丫头们不成,都得人手,这几日把你大祥、二和、忠义、五奎兄弟留下,明后日让你侄儿们也过来帮把手。”

璧山听完,心里感动,对舅家的孺慕之情,却不知如何表达,只是拉着两个舅舅的胳膊摇晃,口中言谢不止。

“嗐,自家兄弟,有事的时候就得一起扛,五奎,去把东西拿过来——”,陈西舅继续说道。

陈五奎听到喊自家名字,连忙和忠义俩人,合力抬过来个箩筐,然后把盖在上头的几十个火烧镰子挪在一旁,从筐底下捧出只精细的木头匣子,低声对陈璧山说:“璧山哥,我爸他前日听大桉说在郭集接着了玉山家的,这两天连夜赶出来的,给玉山最后安置用。”

陈璧山抬双臂接过,眼眶酸涩,当年二舅说媒不成,玉山夫妇又远走他乡,这五六年来舅甥关系淡薄……,再见己是诀别,二舅年岁虽高,却不计前嫌,此中滋味,终究难以言说。

“二舅,我代我兄弟玉山……,给您老磕头,他当年……”,话音未落,陈璧山弯腰曲膝,利落地跪倒在地,朝着陈二舅“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其他陈家弟兄连忙拉起了他。

陈二舅也是老眼含泪:“璧山,往后啊,这玉山一家……,要仰仗你了……”,说罢,他示意陈西舅,唤道:“老西——”

陈西舅会意,从怀里掏出个早就备好的旧荷包,语重心长地道:“你们舅家,就这么大能耐,你哥你弟他们出息也不多……,你和桉他妈都是厚道人,不用我和你二舅多说啥,收着,咱们先把这事办好了”,说罢,将那装着三块光洋和几十枚铜板的旧荷包,慎重地交给了璧山夫妇……

陈家舅舅们又坐了盏茶功夫,留下五奎等帮衬治丧,就欲归家。

陈璧山将寿盒捧到祭堂,与田氏千里迢迢带回来的骨殖坛供在一处,罗氏也把东厢房中舅兄所述,告诉了田氏,田氏大受震动,带着五个孩子,跪拜叩谢……,看着长相肖似玉山的小苇,陈家舅爷又是一场伤怀。

当晚,留了五奎和忠义守灵,陈璧山陪到子时后换大桉,女眷们也是忙了一天,熬打不住,亥时刚过,小些的己洗漱回屋,大些的小荔小河,还能勉强支撑,帮着胖桃准备消夜。

道士、和尚、唢呐班子等一干人吃过了泡炒米,又约好次日再来,才各自散去,自回自家……

待胖桃收拾好厨间,准备休歇,却想起堂屋现己做了祭堂,东厢房里给男客歇宿,女眷们都挤在田氏屋里,爸爸和大桉更是将就,在过道房里搭了两张条凳,轮换着躺躺。

胖桃也懒得回屋了,就怕动静大些,闹醒了小弟弟们,于是她重新把灶塘里暗红未熄的火石拨了拨,又扒拉了些草芥子、干柴丝子拢在灶糖边,这才合衣躺下。

胖桃正昏昏欲睡间,却听见“吱呀”一声轻响,厨间的木门慢慢地被拱了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