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系统审查公告发布后,整个技术楼的气压都低了几度。
走廊里多了巡视的陌生人,他们穿着统一的黑灰色工程服,手持平板,随时记录任何可疑终端编号。服务器机房的门口被换上了指纹加虹膜锁,进出需层层审批。甚至连茶水间的插座都多了一条“不许擅自连接未备案设备”的标签。
“你今天几点到的?”
“早上七点二十。”
“有没有调试VPN?”
“……没有。”
问话的人是技术合规部的副组长。
被问的人是俞辰。
他坐在三号会议室中央,手里空无一物。
这是一次临时召集的“权限核查面谈”,按公司流程,这意味着他即刻起暂停系统相关工作,进入静默排查阶段。
也就是说,被“边缘化”了。
俞辰没有反抗。他只是平静地配合着对话,眼神冷静而克制。
“我们收到系统调用的异常日志,IP地址定位到你的工位终端。”
“有源代码样本吗?”他问。
“你知道,公司不会轻易给出源代码样本。”
俞辰淡淡地笑了笑:“那就很难说清楚是不是我做的了。”
副组长皱起眉,似乎没想到他会用这么强硬的方式回应。
“俞辰,我提醒你,你曾是核心开发人员。我们希望你能够本着合作态度,协助我们完成这次审查。”
“我正在合作,只不过不打算认下不是我写的代码。”
副组长合上平板:“你很聪明,但也请记住,公司也不傻。”
他起身,示意面谈结束。
门被轻轻关上,整个会议室恢复寂静。
俞辰却没有立刻离开。他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眼神一动不动。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面对这种场景,但却是他第一次,感到真正的“无能为力”。
与此同时,程小夏也被叫到了另外一间办公室。
她坐在投影屏幕下,看着高层的一张张面孔,心跳得飞快。
屏幕上正在播放一段内部代码运行日志,白底黑字如瀑布般滚动。
那是她在影子系统中调试的版本。
“这是你写的吗?”有位技术总监问。
“是我写的。”她点头,语气没有退缩。
“你知道你在使用己废弃系统的核心路径进行数据模拟,这己经违反了公司关于系统残留结构使用的条款第九条吗?”
“我知道。”她没有回避,“但我也知道我在本地环境下操作,没有连接主控网络,也未进行任何对外接口请求。”
“你是在做技术研究?”
“是的。”
“你研究的目标是?”
“旧系统的响应逻辑,以及验证是否存在数据冗余压制。”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秒钟。
那位总监抬了抬眉:“冗余压制?你怀疑我们目前系统有逻辑屏蔽?”
“我不怀疑,我确认。”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位坐在桌边的工程总工都互相交换了眼神。
程小夏却继续开口:“而且我发现,主系统在2021年一次版本迭代中,悄然删去了所有异常处理指针的回调链条。我怀疑这个删除动作,是为了解决一段被人为注入的遮蔽路径。”
“你在说——系统被人为篡改?”
“我没有证据,但我有迹象。”她看着他们,“所以我才模拟旧路径进行对比。”
沉默。
漫长的沉默。
最终,那个一首未说话的白发系统架构师开口了:
“你是否愿意提交你所有本地测试日志与代码样本?”
“愿意。”
“你是否知晓,这可能意味着你的所有工程操作将接受一切形式的合法审查?”
“我知道。”
他点点头,转向其他人:“她说得对,我们确实需要重新核查当年的日志。”
程小夏走出办公室时,指节都冻得发白。
她没有立刻回实验室,而是去了天台。
夏天的风吹在脸上,带着雨后的青草味,但她没心情欣赏任何风景。
她站在栏杆前,一只手拿着手机,一遍遍地看着那条短消息:
【我没事,他们不会动我,但你要小心了。】
是俞辰刚发的。
那一刻,她忽然特别想见他。
不是想问他做了什么,也不是要确认什么立场,只是想在这场越来越难以预测的风暴中,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支点。
可是他们此刻连见一面,都成了奢侈。
她握紧手机,忽然想起他之前说的那句:
“我只会后悔没早点告诉你,我喜欢你。”
这句话,她之前没来得及回应。
但她知道她早就有答案了。
深夜十一点,楼下的小超市灯还亮着。
程小夏换了身便装,压着帽檐,从后门离开研究楼,穿过一条小巷,走进对街的一家老旧公寓。
她敲了两下门,门很快打开。
是俞辰。
他神色疲惫,但看到她时眼底明显亮了一下。
“你怎么来了?”
“我怕你一个人在这边,会闷坏。”
她把手里的保温袋递过去:“牛肉粉,特意去买的,刚好你爱吃。”
他接过,眼里终于有了点笑意。
屋子不大,很简单,书桌上一台旧笔记本电脑正运行着一个加密终端。
“你还在写代码?”
“在还原一段崩溃日志。”他笑,“你进来坐。”
她点头,脱了外套,像是回到了熟悉的旧实验室,随手拿起他桌边的调试笔记,翻了几页。
“这是你自己写的?”
“当然。”他靠着墙,看着她,“我也有东西瞒着你。”
她抬头望他,没说话。
他犹豫了几秒,走近一步,把电脑转过来,屏幕上赫然显示一段深红色的逻辑结构图。
“这是什么?”
“我在复制一段影子系统的备用逻辑。”他低声说,“这是第二个版本。我把所有核心响应都做了可变节点,可以自动根据系统行为改变自身接口路径。”
“你这是在……让它拥有自我演化能力?”
“差不多。”
“这不就是Alpha逻辑?”
“对。”他点头,“真正的影子系统,不止是复制,而是——进化。”
那一刻,程小夏明白了。
她和俞辰早就不只是“维护者”或“设计者”了。
他们是这个系统的“觉醒者”。
无论公司是否承认,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那个本该被遗忘的逻辑,再次被“听见”。
她忽然想起,那天在走廊上他说的那句话:
“你是我写过的代码里,唯一一段我不敢删、不敢改,也永远无法复刻的部分。”
程小夏终于回看着他,轻声说:
“俞辰,我们一起写下去。”
这一次,不是为了抗争,也不是为了报复。
而是为了把真正属于他们的代码,重新写进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