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叛乱平定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陈风深知责任重大,立刻全身心投入到重建工作中。他首先着手恢复倭国的农业生产,从大唐调运了大量优良种子和先进农具,并安排经验丰富的农艺师指导倭国农民耕种。
“大家看,这种新的犁具能够深耕土地,让庄稼更好地吸收养分,产量也会大大提高。” 农艺师一边示范,一边耐心地向倭国农民讲解。
同时,陈风鼓励百姓们修复被战火破坏的房屋和基础设施。他组织了一批工匠,传授倭国百姓建筑技艺,帮助他们加快重建家园的速度。在城市里,街道上再次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劳作声,百姓们齐心协力,努力让家园恢复往日的生机。
为了促进倭国经济的复苏,陈风还大力推动商业发展。他在倭国各地设立集市,吸引大唐商人和本地商贩进行贸易。集市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深受倭国百姓喜爱,而倭国的特色手工艺品也开始走向大唐市场。
“这倭国的木雕工艺真是精湛,带回大唐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一位大唐商人在集市上挑选着商品,兴奋地说道。
在文化教育方面,陈风进一步扩大学校的规模,不仅传授大唐的文化知识,还注重培养倭国本土的人才。他希望通过教育,让倭国百姓真正接受大唐文化,同时也能保留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
然而,在重建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一些隐患也在悄然滋生。虽然大部分倭国百姓对大唐的帮助心怀感激,但仍有一小部分极端分子对大唐的统治心怀不满。他们在暗中串联,企图再次煽动叛乱。
“我们不能忘记祖先的传统,大唐人虽然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他们终究是外人,我们要想办法把他们赶走。” 一个极端分子在秘密集会上低声说道。
这些极端分子深知,仅凭他们目前的力量,无法与大唐军队抗衡。于是,他们决定再次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他们派人偷偷前往之前支援叛军的岛国,企图说服岛国再次出手相助。
“只要你们能帮我们赶走大唐人,我们愿意向你们割让土地,提供资源。” 极端分子向岛国的官员承诺道。
岛国在之前与大唐的海战中吃了亏,本就心有不甘。听到倭国极端分子的提议,他们心动了。但他们也深知大唐的强大,不敢贸然行动,决定先暗中观察,等待合适的时机。
而在大唐国内,一些大臣听闻倭国正在重建,担心陈风在倭国的势力过大,对朝廷构成威胁。他们在朝堂上向李世民进言:“陛下,陈风在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今倭国重建,他手握重权,恐有不臣之心。”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说道:“陈风对朕忠心耿耿,此次平定倭国叛乱,又为我大唐立下大功。你们不可无端猜疑。”
但这些大臣并不死心,继续说道:“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陈风虽目前并无异心,但权力过大容易滋生野心。我们建议陛下召回陈风,另派他人治理倭国。”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陈风的能力和忠诚,但也不得不考虑大臣们所言的可能性。最终,他决定先派人前往倭国,观察陈风的一举一动,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