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穿行
龙穿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龙穿行 > 第四章 知县老爷

第四章 知县老爷

加入书架
书名:
龙穿行
作者:
正风范
本章字数:
6394
更新时间:
2025-07-02

在新宁县衙后堂,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清军参将粟鹏和新宁知县伍素普正坐在一张古朴的八仙桌旁,桌上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热气袅袅升起,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两人手中各执一杯茶,轻轻抿着,脸上带着惬意的神情。

粟鹏,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留着短须,眼神中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身着一套深蓝色的清军武官制服,外罩一件黑色的马褂,腰间佩戴着一把寒光闪闪的佩刀,显得威风凛凛。

伍普则身材中等,面容清瘦,眉目间带着一丝书卷气。他身着一袭蓝色的官袍,头戴一顶黑色的瓜皮帽,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显得文雅而庄重。

两人在品茶之余,开始谈论起现时清朝的局势。粟鹏放下茶杯,沉声说道:“伍兄,你听说了吗?今年三月,太平天国的形势大变。原本他们攻克了江北、江南大营,形势一片大好。可谁料想,天京事变突发,杨秀清被杀,太平天国的战略平衡再次被打破。”

伍微微点头,叹息道:“是啊,杨秀清的死对太平天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他原本是太平天国的军政实权人物,他的死不仅导致太平天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加剧,还使得太平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粟鹏接着说道:“不仅如此,英法联军也趁机发难。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神甫马赖被杀,联合出兵入侵中国。他们先后攻占了广州,清政府在广东的官员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讷投降。”

伍普皱眉道:“这可真是内忧外患啊。清政府本就疲于应对太平天国的起义,如今又加上英法联军的侵略,可谓是雪上加霜。不过,听说广州附近的义民在佛山镇成立了团练局,集合数万人进行抵抗,还得到了香港、澳门等地爱国志士的支持。”

粟鹏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些义民的抵抗行动也给英法联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只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清政府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我们作为地方官员,也只能尽力维护一方安宁,希望朝廷能够早日找到应对之策。”

鹏微微颔首,沉吟片刻后,目光转向窗外,仿佛透过那斑驳的光影,看到了新宁县的山山水水,他缓缓开口:“且不说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咱们这新宁县的局势也是复杂得很。这几年,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的日子愈发艰难。先是前年那场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不少百姓都揭不开锅。接着,去年又闹起了匪患,一些流窜的盗贼趁着百姓困苦,西处抢劫,搅得人心惶惶。”

伍普轻叹一声,放下茶杯,眼神中透出一丝忧虑:“是啊,新宁县地处偏远,经济本就不发达,这些灾祸一来,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县里的粮仓早己告罄,救济百姓的物资捉襟见肘。而那些匪患,虽然我们组织了乡勇进行围剿,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我担心,若这局势再持续下去,百姓们会失去对朝廷的信任,到时候,只怕会生出更大的乱子。”

粟鹏紧皱的眉宇间透着一股坚毅,他沉声道:“伍兄,你我皆是朝廷命官,百姓的安危就是我们的责任。虽然这局势艰难,但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依我看,咱们得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加强乡勇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力,确保能有效抵御匪患;另一方面,咱们得想办法筹集粮食,安抚百姓。或许可以向邻县求援,或者向朝廷申请赈灾款项。”

伍普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点头道:“粟兄所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只是,这筹集粮食和申请款项都需要时间,而百姓们等不起啊。咱们还得尽快想办法,先解决眼前最紧迫的问题。”

粟鹏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好,那咱们这就分头行动。我先去组织乡勇,加强巡逻,确保百姓的安全。你去准备文书,向朝廷申请赈灾款项,同时联系邻县,看看能否先借些粮食应急。咱们齐心协力,定能渡过难关。”

粟鹏微微皱眉,沉声说道:“伍兄,你我皆知,这新宁县的局势除了天灾人祸,还有那客家人与土家人的纷争,更是让人头疼不己。这几年,双方的矛盾愈发激化,械斗不断,死伤无数,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伍普叹了口气,点头道:“是啊,客家人与土家人的矛盾由来己久。客家人从他乡迁徙而来,与土著居民争夺土地、资源,双方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原本还能勉强维持和平,可这几年,不知是何原因,双方的火气都上来了,稍有摩擦,便大打出手。”

粟鹏紧握着茶杯,语气沉重:“这械斗之事,己经严重影响了地方的安宁。双方都有各自的乡勇组织,一旦冲突爆发,便是大规模的械斗。我们虽然多次出面调解,但收效甚微。每次械斗之后,双方的仇恨愈发加深,恶性循环,难以打破。”

伍普沉吟片刻,说道:“依我看,这客家人与土家人的斗争,根源还是在于土地和资源的分配不均。我们应当从这方面入手,重新规划土地分配,尽量平衡双方的利益。同时,要加强乡勇的管理和约束,严禁他们随意发动械斗。”

粟鹏点了点头,说道:“伍兄所言甚是。我们还可以组织双方的头目进行会面,让他们坐下来好好谈谈,化解彼此的误会和仇恨。当然,这需要我们从中斡旋,确保谈判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伍普微微一笑,说道:“这确实是个办法。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小的冲突点入手,逐步建立双方的信任。一旦有了好的开端,后续的调解工作或许会顺利许多。”

粟鹏目光坚定,说道:“好,那我们就从现在做起。我先去和客家乡勇的头目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想法。你这边也和土家乡勇的头目谈谈,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伍普点头道:“好,咱们齐心协力,争取早日平息这场纷争,让新宁县的百姓们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

两人沉默片刻,心中都明白,这一年,对于大清来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福同团头领万一凡快步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面容粗犷,留着浓密的胡须,眼神中透着一股彪悍之气。他身着一套深灰色的团练制服,外罩一件黑色的短褂,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的腰带,显得英武而干练。

“粟大人、伍老爷,小的有要事求见。”万一凡走进来,拱手施礼,声音洪亮而有力。

万一凡在两个人的侧座侧身而坐,显得毕恭毕敬。

粟鹏上下打量万一凡:“人说珠江西岸多英雄才俊,万兄果然是一表人才啊。听闻万兄在乡里颇有名望,平日里定是精研武略,练就了一身好本事,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率领福同团屡建奇功,保得一方安宁。”

万一凡微微一笑:“承蒙大人夸奖,万某愧不敢当。不过是仰仗着各位兄弟们同仇敌忾,才勉强有些成绩。小的自幼生长在乡间,目睹了战火纷飞给百姓带来的疾苦,便一心想着练就武艺,好能抵御外敌,护佑乡亲们过上安稳日子。”

粟鹏点头:“长毛在南京叛乱,而粤省遍地是洪匪挟土人骚乱。如今烽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正是国家危难之际。今天万兄为国分忧,义旗所指,客勇争先,洪贼披靡,实为国家栋梁,世人楷模。想那洪匪作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非雷兄挺身而出,这粤省不知又有多少百姓要遭殃。”

万一凡神色庄重:“大人过奖,万某只知报效国恩,别无所图。小的时候,父亲就常教导我,生于华夏大地,食君之禄,当思报国之责。如今国家有难,正是我辈男儿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之时。只愿能早日驱逐洪匪,让百姓们重归太平。”

粟鹏叹气:“现今土人所居村里,成立了大小民团、习武堂,他们明修碉楼,暗藏武器,名曰保护乡里,实则暗通洪匪。这些土匪贼寇,勾结洪匪,里应外合,给官军的围剿行动带来了诸多阻碍,实在是可恶至极。”

伍素普摇头叹息:“乱世出刁民啊。这些土匪,平日里欺压百姓,作威作福,如今又勾结洪匪,真是不知好歹。若不严加惩治,只怕这粤省之地,永无宁日。”

粟鹏目光坚定:“而今官军全力围剿洪、杨长毛,广东这些洪匪土贼,还要仰仗万兄率领客家客勇安定地方,绥靖边疆。万兄的福同团素来骁勇善战,有万兄出马,定能马到功成。大功告成之后,学生当上奏朝廷,为万兄请功。以老兄之才学,保请游击将军,乃顺理成章。”

万一凡起身拱手:“谢大人栽培。万某定当不负厚爱。亲自率领所属福同团弟兄,扫荡土村洪匪,克奏。小的定会带领兄弟们,不畏艰险,奋勇杀敌,誓要将这些洪匪土贼一网打尽,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万一凡离开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