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驾到:还珠格格变天了!
老祖宗驾到:还珠格格变天了!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老祖宗驾到:还珠格格变天了! > 第18章 碧血莲开

第18章 碧血莲开

加入书架
书名:
老祖宗驾到:还珠格格变天了!
作者:
壹思田心
本章字数:
4952
更新时间:
2025-06-18

江南的梅雨缠绵不绝,将"还珠小筑"的青瓦洇出深黛色。孝庄坐在临窗的竹椅上,看斑鸠用西洋油彩在门板上画防洪图,颜料混着雨水在木纹里蜿蜒,像极了运河决堤时的浊流。柳红端来刚蒸好的桂花糕,围裙上还沾着灶台的锅灰:"格格,您都盯着运河图半个月了,歇会儿吧。"

孝庄捏起一块糕点,糖霜簌簌落在《江南通志》的漕运图上。自天宁寺之变后,乾隆虽下旨疏浚运河,可白莲教在河床下埋设的火器残骸仍未清理干净。她指尖划过地图上标记的"雷池",想起暗卫营密信里那句"莲花开处,必有惊雷",喉头突然发紧。

"老板娘,来碗雨前龙井。"嘶哑的嗓音从门口传来。孝庄抬眼看见个蓑衣翁,斗笠压得极低,竹篓里露出半朵枯萎的白色莲花——那是白莲教新任教主的信物。尔泰擦着桌子的动作顿住,袖口的螭纹刺青在阴影里若隐若现。

蓑衣翁摘下斗笠,露出张爬满脓疮的脸。孝庄认出他是天宁寺漏网的分舵主,如今脸上的伤定是中了斑鸠的西洋火药。"尝尝这个。"翁将茶碗推向她,水面浮着三枚蠕动的蛊虫,正是令妃当年炼的"蚀心引"。

小燕子的身体本能地后退,孝庄却按住桌沿。她想起苏麻喇姑信中说的"以毒攻毒之法",突然抓起茶碗泼向翁的面门。蛊虫遇水爆成血雾,翁惨叫着抓挠脸庞,露出藏在衣领的炸药引信。

"趴下!"尔泰将孝庄按在桌下,螭纹玉佩的残片在他胸口发烫。爆炸声震碎窗棂,斑鸠的防洪图被气浪掀起,颜料飞溅在孝庄脸上,竟成了滴血的莲花图案。柳红挥舞擀面杖冲出去,却见翁己化作焦炭,手里紧攥着半块刻着"永璂"二字的玉佩。

"这是..."孝庄捡起玉佩,触手生寒。玉佩的形制与永璂常戴的那块一模一样,断裂处却沾着暗紫色的毒渍。她突然想起乾隆南巡前,永璂咳血时帕子上的莲纹,心脏像被冰锥刺穿。

深夜的运河泛着磷光,孝庄蹲在码头,看暗卫营的眼罩男子从河底捞起锈迹斑斑的火器。"教主行踪不定,"男子递来块烧剩的经幡,"但这些火器的引信,都缠着朝鲜贡布。"

孝庄展开经幡,褪色的梵文下露出一行蒙古文:"六月初六,莲开雷动。"她想起苏麻喇姑算的皇历——那日正是乾隆在扬州大阅水师的日子。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声,梆子声里竟夹杂着《塞上曲》的旋律,与尔泰昏迷时哼的调子分毫不差。

"去查朝鲜贡使金明姬。"孝庄将经幡塞进暗卫手中,看见他小臂的刺青突然变红,"还有,告诉皇后,永璂的玉佩...找到了。"

回到茶馆时,尔泰正在修补门板上的画。孝庄看见他指尖的伤口渗血,突然想起三百年前多尔衮为她挡箭时,也是这样默默处理伤口。"我来吧。"她夺过画笔,西洋颜料在手中晕开,竟画出朵燃烧的白莲。

"格格在宫里学过画画?"尔泰递来药膏,金棕色的眼眸在烛火下泛着疑惑。孝庄摇头,想起顺治帝曾偷偷教她西洋透视法,却被孝庄太后训斥"玩物丧志"。小燕子的记忆突然涌现——原主在街头看画师画像时,也曾偷偷模仿。

"是跟...一个故人学的。"孝庄擦掉颜料,看见门板上的莲花竟渗出油彩,像极了白莲教的血祭仪式。她突然抓住尔泰的手,触到他掌心的薄茧:"六月初六前,必须找到所有火器。"

端午清晨,柳红提着粽子闯进来说漕帮发现了异常。孝庄跟着她跑到运河弯道,看见打捞上来的火器上都刻着"金"字。斑鸠用放大镜观察,突然惊呼:"这是朝鲜的鎏金工艺!"

话音未落,上游漂来具尸体。孝庄认出是朝鲜贡女金明姬,她胸口插着支白莲教的毒箭,手里攥着半封烧焦的信。"速救永璂..."孝庄破译出信末的蒙古文,突然听见远处传来龙舟赛的鼓点——乾隆的水师仪仗己经出发。

"尔泰,你带暗卫去码头!"孝庄将碎玉塞进他掌心,"柳红,跟我去天宁寺!"

天宁寺的古井散发着硝烟味,孝庄倒挂金钩探入井中,摸到冰冷的火器群。白莲教的教主突然从梁上跃下,手中莲花状的火器对准她:"还珠格格,别来无恙?"

教主摘下面具,竟是福伦府的管家!孝庄想起福伦在扬州与盐商勾结的密报,匕首险些脱手。管家狞笑着扣动扳机,却听见"咔嚓"一声——火器里塞满了斑鸠的油画颜料。

"你以为只有你懂西洋玩意?"孝庄甩出苏麻喇姑给的迷魂香,看见管家腰间的玉佩正在共鸣。那是与尔泰同款的螭纹玉,只是颜色发黑,显然长期浸染毒蛊。

混战中,尔泰带着暗卫破窗而入,螭纹玉佩爆发出金光。管家惨叫着化为飞灰,露出井壁上刻的密道图。孝庄顺着箭头跑去,看见永璂被绑在火药堆上,胸口的玉佩正在吸附所有火器的引信。

"皇阿玛...救我..."永璂的声音微弱,嘴角溢出黑血。孝庄割开绳索的瞬间,听见运河方向传来震天巨响——乾隆的龙舟安然无恙,反倒是白莲教埋伏的火器被暗卫用石灰引爆。

"成功了!"柳红欢呼着跑来,却看见孝庄抱着永璂落泪。孩子手中的玉佩碎成齑粉,露出里面刻着的"护"字——那是苏麻喇姑用自己的暗卫令磨成的护身符。

夕阳西下时,孝庄坐在码头,看乾隆的龙舟渐行渐远。永璂在船舱里向她挥手,手里攥着斑鸠画的凤凰图。尔泰递来温热的姜汤,瓷碗上刻着缠枝莲纹:"皇后娘娘传来消息,白莲教余党己肃清。"

孝庄接过姜汤,看见碗底沉着枚银戒,刻着与多尔衮同款的"睿"字。她突然想起管家临死前的话:"多尔衮的旧部...早被令妃策反..."指尖一松,瓷碗坠入河中,惊起一滩水鸟。

"在想什么?"尔泰挨着她坐下,碎玉的红绳不知何时又系回她腰间。孝庄望着水面的涟漪,想起三百年前多尔衮说"等天下安定,就带你去江南"。小燕子的记忆与孝庄的执念在此刻和解,她突然笑了:"在想,这运河的水,比紫禁城的金水河清澈多了。"

远处传来茶馆的吆喝声,柳红在喊"新到的雨前龙井"。孝庄站起身,看见斑鸠正在教小邓子画地图,颜料沾满了两人的手。她突然觉得,这江南的烟火气,比任何权谋都更值得守护。

"走啦,"孝庄拽起尔泰,红绳在腰间晃出弧线,"再不去,柳红要把茶馆拆了。"

尔泰任由她拉着,金棕色的眼眸里满是笑意。碎玉在两人之间轻轻震动,像百年前未说完的情话。运河的风吹散最后一缕硝烟,孝庄望着"还珠小筑"的灯火,突然明白,所谓自由,不是逃离红尘,而是在红尘里,活成自己的传奇。而那些沉在河底的恩怨,终将在江南的烟雨中,酿成最醇厚的茶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