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豆浆机的轰鸣
第一章 豆浆机的轰鸣
清晨五点西十七分,豆浆机的轰鸣准时穿透薄墙。苏晚掀开泛黄的夏凉被,摸黑把英语单词本塞进帆布包。厨房飘来麻油香,母亲正在装盒饭——三份素馅蒸饺,两份要送去隔壁林家。
林骁蹲在楼道里刷保温箱,校服裤脚沾着面粉。他脚边堆着五只不锈钢桶,桶身贴着不同颜色的胶带区分馅料。“城管新规,餐车要装防漏托盘。”他举起手机给她看群消息,屏幕裂痕截断了“违规罚款200元”的后半句。
苏晚蹲下来帮他缠防滑绳。绳结打到第三个时,302室的门开了。林父拄着西脚拐挪出来,腰间固定支架的绑带松了一截。“阿姨给热了中药。”她把保温杯放在牛奶箱上,瞥见门缝里堆着未拆封的理疗仪包装盒——那是事故赔偿金买的,发票还别在盒盖上。
早市的人流裹着他们往摊位去。林骁的改装三轮车发出吱呀响动,车头绑着的补习班广告旗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背面手写的“状元馄饨”招牌。苏晚扶住摇晃的调料箱,里面豆瓣酱和数学笔记挤在一起,页脚还沾着前夜的葱花香。
“摊位费涨了三十。”管理员甩来收据时,林骁正在数零钱夹里的钢镚。硬币在塑料布上滚出湿漉漉的轨迹,他忽然按住那张泛黄的“学生优惠证明”:“上个月还是半价。”
穿皮夹克的男人嚼着槟榔笑出声:“学生证得是摊主本人的。”烟蒂戳在苏晚刚擦净的桌面上,烫出焦黑的疤。她摸出林骁的学生证,照片栏却只剩半张撕裂的痕迹——那是上周在医院缴费处被强行撕走的,为了证明监护关系。
第一锅骨汤沸起时,穿职业装的女人在摊前跺脚:“学生出来摆摊,学校不管吗?”她的高跟鞋尖踢翻了“环卫工半价”的提示牌。林骁舀汤的手晃了晃,滚烫的汤汁溅在虎口,瞬间鼓起透亮的水泡。
“阿姨要辣油吗?”苏晚拧开自制辣椒罐,玻璃瓶上的食品检测标贴还带着打印机余温。女人扫完付款码离开时,她迅速拍下对方工牌——物业管理公司的logo和王秃子侄子的火锅店招牌用着同个字体。
课间操时间,苏晚躲在器材室核对账本。数学书夹层里的记账单显示,最近十天塑料袋用量激增20%。她在值日表上圈出王秃子侄子的名字,这人上周刚承包了学校的垃圾清运。
放学时暴雨突至。两人缩在报刊亭等雨,林骁从书包掏出裹着保鲜膜的练习册——三角函数公式旁记着面粉批发价。苏晚忽然指着对面便利店:“他们的临期面粉在打三折。”
水洼倒映着两个奔跑的身影。林骁肩头的校服被货架勾破,苏晚怀里抱着五袋特价面粉,生产日期被人为刮花了一角。收银员低头刷手机,监控摄像头蒙着厚厚的灰。
摊车支起来时己经错过晚高峰。林骁把新买的LED灯绑在遮阳伞骨架上,苏晚用涂改液在价目表空白处补作业。穿睡衣的大爷拎着盐水瓶来买宵夜,点滴管在路灯下泛着冷光。
“娃,这拌酱香得很。”大爷啜着馄饨汤,假牙磕在碗沿叮当响。林骁偷偷往他塑料袋里多塞了三个卤蛋——那是前天大爷女儿送来的住院餐剩下的。
收摊前最后一单是外卖骑手。头盔面罩起雾的人核对订单:“不要香菜,多加醋。”林骁打包的手顿了顿,突然抓起醋瓶追出去三米远:“您这单订餐电话和物业投诉电话是同一个。”
骑手拧油门逃跑时,餐盒里滚出微型摄像头。苏晚捡起还在录像的设备,镜头里清晰映出王秃子侄子的火锅店后厨——成堆的过期调料袋正在被换上新的标签。
雨又下起来时,林骁把摄像头塞进居委会举报箱。苏晚拧干校服下摆的水,突然发现他手背的水泡破了,脓血混着雨水往下淌。社区医院的灯牌在街角亮着,急诊室玻璃窗上,贴着“学生医保优先”的告示正在往下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