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清晨,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与街道上。延续着上一章节对新政困境的铺垫,此刻,这座都城因新政商议大会的即将召开,热闹非凡,处处涌动着别样的气息。
悦来客栈里,人来人往,热闹嘈杂。来自各地的贤能们汇聚于此,彼此交流着对新政的看法。
“这新政虽立意高远,可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啊!”说话的是来自陇西的马俊,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紧皱眉头,一脸忧虑。
一旁的江南才子苏羽,手持折扇,轻轻摇头道:“是啊,就说这商业新政,对我们江南一带的商户限制颇多,生意都难做了不少。”
正当众人纷纷附和时,一个尖细的声音突然响起:“依我看,这新政就是瞎折腾,还是旧制好!”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瘦高个男子,身着黑袍,眼神闪烁。
“阁下何出此言?”马俊不悦地盯着黑袍男子,“新政旨在强国富民,怎能说是瞎折腾?”
黑袍男子冷笑一声:“哼,强什么国,富什么民?看看现在,百姓怨声载道,新政不过是劳民伤财罢了!”
苏羽走上前,义正言辞地说:“新政推行初期,确有不足,但不能因此否定其长远意义。只要加以改良,必能造福大秦。”
黑袍男子还欲争辩,这时,一个面容和善的老者走了过来,打圆场道:“各位莫要争吵,此次大会便是为了商讨新政利弊,寻求解决之道。大家还是心平气和些。”众人听了,这才稍稍安静下来。
然而,黑袍男子却不甘心就此罢休,他趁众人不注意,悄悄走到一个年轻贤能身边,低声说道:“兄弟,这新政没前途的,跟着我,咱们一起反对,日后必有好处。”年轻贤能面露犹豫之色,刚要开口回应,恰好被路过的马俊看到。
马俊大步上前,怒喝道:“你这小人,竟敢在此拉拢人心,居心何在?”黑袍男子脸色一变,强词夺理道:“我不过是实话实说,难道说几句真话也不行?”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客栈老板匆匆赶来,焦急地说:“各位大人,莫要吵了,这是天子脚下,要是闹出事来,大家都不好交代啊!”众人这才意识到场合不对,各自冷哼一声,散开了。
皇宫内,偏殿之中,气氛严肃而紧张。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下方站着陈风、李毅等几位亲信大臣。
“此次新政商议大会,关乎大秦未来,诸位可有万全之策?”皇帝的声音沉稳有力,却又透着一丝忧虑。
陈风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己安排妥当,大会现场将增派侍卫,确保秩序井然。只是……”
“只是何事?但说无妨。”皇帝微微皱眉。
陈风犹豫了一下,道:“臣担心旧贵族势力会在大会上发难,干扰会议进程。”
“哼!”皇帝冷哼一声,“朕料他们也不敢太过放肆。李毅,你那边准备得如何?”
李毅赶忙答道:“陛下放心,各地贤能的名单臣己仔细核对,并且安排了专人负责接待,保证他们能顺利参会。”
“很好。”皇帝点了点头,“此次大会,朕希望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新政在各地实施的真实情况。无论贤能还是大臣,只要能提出可行的改良方案,朕定有重赏。”
“陛下圣明!”众大臣齐声高呼。
这时,一位小太监匆匆走进偏殿,在陈风耳边低语了几句。陈风脸色微变,向皇帝禀报道:“陛下,刚刚收到消息,有传言称大会将被人暗中破坏,意图扰乱新政推行。”
皇帝脸色一沉,目光中闪过一丝寒光:“竟有此事!陈风,你即刻派人彻查,务必揪出幕后黑手。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朕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
“遵旨!”陈风领命而去,偏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咸阳城的街头,百姓们忙碌而又焦虑。新政的影响,他们感受最深,对于此次大会,心中满是期待与担忧。
“爹,你说这次新政商议大会,真能让咱日子好过起来吗?”一个年轻后生拉着一位老者的胳膊,眼中充满渴望。
老者叹了口气,道:“唉,但愿吧。这新政要是能改改,少收点税,咱这日子也就有盼头了。”
旁边一个卖布的妇人接口道:“是啊,我这生意,因为新政都冷清了不少。要是能调整调整,我也能多赚点钱,养活家里人。”
这时,一群士兵骑着马从街头疾驰而过,马蹄扬起的尘土让百姓们纷纷躲避。
“这是怎么回事?”有人疑惑地问道。
“估计是为了大会在加强戒备吧。”一个见多识广的路人猜测道。
“希望这戒备是有用的,可别让那些捣乱的人坏了大事。”百姓们一边议论着,一边各自忙碌起来,但心中对新政大会的担忧与期盼,却愈发浓烈。
在咸阳城一处阴暗的角落里,一间密室中,几个黑影围坐在一起,气氛阴森。
“哼,那些贤能和皇帝还想着通过大会挽救新政,简首是痴心妄想!”一个声音低沉地说道。
“没错,我们的内应己经在客栈活动,定会搅乱他们的计划。”另一个声音带着一丝得意。
“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皇帝身边的人也不是吃素的,我们要小心行事。”又一个黑影提醒道。
“怕什么!只要在大会上引发混乱,让新政无法推行下去,我们就赢了。”为首的黑影恶狠狠地说。
“那万一内应暴露了怎么办?”有人担忧地问。
“哼,必要时,弃车保帅。绝不能让我们的身份被发现。”为首的黑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几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会儿,便各自散去,消失在黑暗之中。而他们精心策划的阴谋,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正悄悄向着新政商议大会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