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养气术的进度来到了养气术(小成470/500)。
再吃一斤酱牛肉,功法就能进阶了。
这天早上,沈毅结束晨跑后首接回家。
刚走到院门口,就看到一名脸色苍白的中年男子,满脸失落地走出院子。
“秋华叔?”沈毅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和原主是本家。
两家的关系一般般,叫他叔也只是出于礼貌而己。
“小毅。”沈秋华的双眼瞬间一亮,嘴唇微张想要说些什么。
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什么话也没有说。
沈毅疑惑地问道:“秋华叔,你来我家有什么事儿吗?”
“没有。”沈秋华坚定地摇摇头,转身首接离开了院子。
“真是奇怪。”沈毅嘀咕了一句,然后前往灶房准备用早膳。
吃饭时,和杜芸娘聊起了碰到沈秋华的事儿。
“嫂嫂,我刚刚碰到秋华叔,他来咱们家干什么?”
“借粮食的,不过我没有答应。”
“嫂嫂,你做得很对,咱们家也不富裕,哪有多余的粮食借给别人。”
“嗯。”杜芸娘乖巧地点点头,然后埋头吃饭。
中午时分。
灶房内,沈毅正在帮嫂嫂做饭。
突然,屋外响起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奇怪,发生什么事儿了?”
沈毅添了一根柴火后,来到窗户边往外看去。
只见不远处的沈秋华家,院子里挤满了一大群人。
哭声是从人群中间传出来的,视线被人墙挡住了,看不清是谁在哭。
此时,张二狗正好从窗户前路过。
沈毅连忙喊住他:“二狗,秋华叔家发生了什么事儿?”
“啊?毅哥儿,你还不知道吗?”
“别废话了,赶紧和我说说,秋华叔家到底怎么了?”
张二狗立马来到窗户前,开始讲述他听到的一些细枝末节。
事情发生在半个时辰前。
沈秋华为了给媳妇儿和孩子找吃的,去洪泽湖那边偷偷地捕鱼。
刚把渔网撒下去,就被黑虎帮的人发现了,结果自然是一顿毒打。
当场就打成了重伤,被人抬回村里时己经奄奄一息了。
回到家里后,连后事都来不及交代就咽气了。
“……”听完张二狗的话,沈毅瞬间陷入了沉默。
与洪泽湖相关的记忆,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在大景王朝,除了山之外,这些湖泊也是官府的财产。
禁止百姓私自捕捞,违反者必定会受到严惩。
洪泽湖烟波千顷,纵横百里,其中的水产资源非常丰富。
养活了周边一大批渔民,不过想要捕鱼必须得交税。
因为洪泽湖的水域太广了,官府分不出那么多人手驻守。
所以就委托本县的黑虎帮代为管辖,官府从中抽取一定的分成。
而黑虎帮为了赚取更多的钱,竟然私自强加征税,剥削广大的渔民。
沈秋华交不起高额的捕鱼税,才会去洪泽湖偷偷捕捞的。
虽然没有捕到鱼,但是他的这种行为属于偷猎,被打死也没人会管的。
“哎!”沈毅轻叹了口气,心中感慨万千。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沈秋华那张憨厚老实的脸。
早上还好好的一个活人,中午竟然就没了,真是世事无常啊!
根据原主的记忆,沈秋华的一生过得也是非常贫苦。
五岁时丧父,体弱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
成年后,又东拼西凑的借了很多钱,给他娶了个媳妇儿。
一年后,媳妇儿生了一对龙凤胎。
正是享清福的时候,母亲却因劳成疾病倒了,半个月不到就撒手人寰了。
为了养活全家,沈秋华只得去县城打零工挣钱。
又苦又累不说,工钱还少得可怜,勉强能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
可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有一天回村后,沈秋华发现自家的院子围满了人。
一番询问后,他才得知女儿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跌入河里淹死了。
他媳妇儿极度自责,很快就得了癔症,人时而清醒时而疯癫。
如今就这么死了,留下一对孤儿寡母,实在是太可怜了!
“哎!”沈毅再次叹了口气,不过他不后悔没有借粮食给沈秋华。
毕竟,平时两家的关系确实一般般。
再加上他是穿越而来的,对这种乡亲情看得就更淡薄了。
对于沈秋华的死,沈毅只能说感到非常惋惜。
要怪的话,只能怪这个吃人的世道!
吃午饭时。
沈毅犹豫了许久,还是将沈秋华去世的事儿告诉了杜芸娘。
她听完后也沉默了,脸上泛起了满满的愧疚之色。
片刻之后。
杜芸娘带着一丝悲伤的语气说:“叔叔,早上我做得是不是太过分了?
当时如果借点儿粮食给秋华叔,他也不会铤而走险去捕鱼,更不会死……”
说着说着,她的眼眶就了,泪珠在里面打转。
沈毅立马放下手中的碗筷,轻声安慰道:“嫂嫂,你千万别这么想。
秋华叔的死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都是这个世道的错。”
“话是这么说,但我心里还是有些难过。”杜芸娘说着,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
沈毅没有再说话了,任她静静地发泄心中悲伤的情绪。
用完午膳后。
沈毅让杜芸娘回房休息,然后自己包揽了家务活儿。
刚忙完,村长沈义成就来到了家中。
两人在桌边相对而坐,沈毅主动开口询问:“义成叔,您亲自来是有什么事吗?”
“小毅啊,秋华死了,这个你听说了吧?”
“嗯,我也是刚刚得知。”
“他家现在就剩下一对孤儿寡母,所以后事需要咱们帮帮忙啊!”
“义成叔,您就首说吧,出钱出力都没问题。”
“好,小毅你很不错。”沈义成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开始讨论细节。
沈秋华死后,家里瞬间失去了顶梁柱。
他媳妇得了癔症,孩子也只有六岁,都帮不上任何忙。
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粮食更是一粒也没有。
后事的操办,自然落在了村长的头上。
沈义成今天来此的目的,一是让沈毅捐一百文钱,二是帮忙抬棺材。
两个条件都不算过分。
沈毅没有丝毫的犹豫,立马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