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不叫冯公子了?我今天穿的可是男装。”冯疏影碰了碰旁边一条秀美的小腿,很快就有一只雪白的手伸下来,手里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烤鸡。
“今天是你我的纳采之礼,叫你冯公子……咦!”苏文做出一副恶寒的样子,接过烤鸡,撕下一条鸡腿递给冯疏影,自己撕下另外一只放在嘴里咀嚼起来。
“对了,你刚才说什么?媒婆颠倒黑白?你敢说没有对我相思成疾,茶饭不思?”冯疏影接过鸡腿,突然对其怒目而视。
“好吧,好吧,我是思念你思念的发疯,这才央媒人来你家提亲的。”
“这还差不多。”冯疏影满意了,把鸡腿送进嘴里。
“思远之女蠢愚貌陋,又弗能教,苏公子有命,思远实不敢辞。”二人掀开帘子,只见冯思远向媒婆拱手然后道。
“有这么编排自己女儿的吗,蠢愚貌陋还不能教。”冯疏影脸上全是不满,“这样的女子就是个扔货吗,嫁过去还不害了人家。”
“这是令尊说的谦辞,是一种礼节,谦辞,礼节你懂不懂?”苏文道。
继续看外面。
“太好了。”外面,听到女方同意,媒婆露出喜色,“男方家长送上贽礼。”话音落下苏清怡一挥手,很快苏家家丁便抬上来几大箱子礼物。
后面还有人牵着两头羊和两头鹿。
打开礼箱之后,媒婆一一点验:“玉雁一对!驴胶一盒,红漆一罐。”
“足金合欢铃一挂。”
“翡翠鸳鸯一对。”
“凤凰头钗并珍珠耳环、羊脂玉鱼、蒲苇卷柏一箱。”
“白羊两只。”
“梅花鹿两头!”
……
“苏家不是寒门吗,怎么送得起这么多贵重礼物?”宾客人群纷纷动容,小声议论,“你看那玉雁,由整块羊脂玉雕刻,雕工细致栩栩如生,起码值万两。”
“还有那鸳鸯翡翠,更是罕见,貌似宫廷之物!”
“那头钗,公主郡主穿戴都合适。”
“苏家出手真是大方啊,非我们这种小门小户可比。”
“听说苏公子最近赚了不少银子,苏家不会把全部家产拿来买聘礼了吧?不过也对,想娶冯家大小姐,寻常礼物根本拿不出手。”
“苏公子又有钱又有才,和冯家大小姐真是天生一对。”
“这些东西你苏家花了不少钱吧?”桌子底下,冯疏影问苏文。
“都是你家的。昨日令尊先叫下人悄悄把全部东西打包送到了苏府,然后又由我姐今天送过来当贽礼,苏家是一分钱也没花。”苏文道,“要不然苏家仓促之间,哪弄得来这么多珍贵的东西?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我就说嘛,这些东西怎么看着眼熟呢?”冯疏影道,“合着是我自己给自己下聘礼了?”
“双方交换婚契!”外面,媒婆道。
话音落下,冯思远叫下人送上笔墨纸砚,开始在一张红纸上写婚契,而苏清怡则是在一张绿纸上写。写好之后按上手印,双方交换。
双方婚契一换,就代表二人正式定亲了。
己经具备了一定的约束效力,就连官府都认可的。
只要定亲了,一般情况下双方都不会悔婚的,那样对双方家族的名声都有影响。
除非出现苏文和赵家那种情况。
赵家对女婿刻薄,然后女婿主动放弃婚约。
一般情况男方悔婚,比女方悔婚受到的影响要小一些。
纳采过后接下来的仪式就是问名,不过不是在今天进行。男方会再挑一个良辰吉日到冯家问女方名字,以及其生辰八字,然后把写有女方生辰八字的纸放在苏家祠堂,祖宗牌位下面进行占卜,苏家在三天内没有灾祸便代表合婚成功。
总之古代结个婚是仪式感十足,总共要分好几步,耗费时间也很长。
苏文想和冯疏影洞房花烛,起码还要等好几个月。
“礼成!”司仪宣布。
“恭喜!恭喜……”宾客们纷纷起身,向双方道贺。
作为正主儿的苏文和冯疏影,自始至终都没有露面。
看到礼成之后,二人也不感兴趣了,从桌子底下悄悄离开现场。
冯疏影带着苏文走进冯家厨房,偷吃还没有端出去的东西。“大小姐,苏公子!”见到二人在一起,庖厨们像见了鬼一样。
“不准说出去。”冯疏影面色一寒。
“诺!”丫鬟帮厨们纷纷应诺。
“真想早点成亲啊,那样就可以洞房花烛了。”苏文看着冯疏影绝美的容颜,惊人的身材,满怀期待。
“没个正形。”冯疏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吃饱喝足后二人分道扬镳,苏文回苏家,冯疏影回自己的闺房。
……
而外面大坝中那些宾客还在觥筹交错,热闹非凡,两家正式定亲之后,便没人再打苏文的主意,宴席一首持续到太阳落山才结束。
“真是羡慕姐姐呀,竟然和苏公子定亲了。”宴席之后,冯疏影的几个堂妹到她闺房道贺,三个少女眼中全是羡慕。
她们大的十七岁,小的只有十五,容貌都很出众,性格温柔,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其中一个手里还捧着《雷峰塔》话本。
冯疏影听完只是微笑,她看得出来,这三个堂妹对苏文都有钦慕之意。暗自庆幸自己之前同意了,要是自己自己没有同意,恐怕今天和苏文定亲的就是她们其中一个了。而且和苏清怡交换婚书的也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叔父叔母。
“我刚才看了一下,苏公子还长的还真是一表人才。”给他们递烧鸡的堂妹眼中冒着星星,“不过和其他文弱公子不同的是,苏公子身材高大,壮实有力。”
“身材高大强壮有力才好呢。”另外一名堂妹道,“男人阳刚,女子柔弱,这是天地之理,强壮有力的胸膛才有安全感。”
“唉!像苏公子这种才貌双全人品出众的公子,咱青荷县还真难找到第二个。”
“三位贤妹不必羡慕。”冯疏影劝慰起来,“姐姐相信三位贤妹将来必定能找到自己的心中良缘,找到比苏公子还好的如意郎君。”
“恐怕是很难找到了。”年龄最大的那位堂妹摇摇头,“像苏公子这样的才子不但青荷县难找第二个,恐怕整个大梁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