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你苏家什么时候这么多人了?还有老人和小孩,还有年轻女孩。”冯疏影问道,“他们是你苏家亲戚还是苏家下人?”
“都不是,他们是家丁和工匠的家眷。”苏文道。
“为了显得你苏家人丁兴旺,你把下人的家眷都接来住了?”对于苏文的做法冯疏影很不理解,“你这属不属于驴屎蛋子表面光?”
“你不懂。”苏文没有和她解释,很多事情解释起来很难的。
他让家丁家眷搬到苏府住,一是为了收买人心,二是为了把他们当质子让那些家丁不敢反叛。要是有人反叛自己,自己辛辛苦苦对他们的培养就算打水漂了,而且自己将来要做的复合弓也不能外传,所以他必须保证燕云十八骑对自己的绝对忠诚。
这种事情是没法说出来的,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切,谁稀罕?”冯疏影一脸不屑。
离开家眷大院,又去了工匠大院,发现木工房,铁匠房己经开工了,铁匠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几个铁匠好像在打造什么。
对此冯疏影也没有表现出惊讶,她冯家也有铁匠房木工房,不过没有苏文这里忙碌。
“苏文,铁匠们在打什么?”
“锄头啊,镰刀啊、砍柴刀什么的。”苏文回答道,“什么都要到外面打造,太浪费银子了。”
“只不过你家的铁匠也太多了点吧?”冯家的铁匠只有一个,而苏家的铁匠则是有西个!铁匠多之后购买铁器和木炭,都是一笔不菲的花销。
苏文没有回答,而冯疏影也是问过就算了。
离开铁匠大院,走上大道,穿过一个圆形拱门,就是第二重院落。
里面的建筑群,就是内眷居住的地方。
内眷居住的地方就显得比较冷清了,毕竟苏家的真正家眷,就只有苏文和苏清怡两个。后院有书房,卧室、会客厅和厢房。
再往后走就是后花园和鱼池。
园林建筑风格,风景比前面更加优美,简首是一步一景。花园里种满了桃树属于一片桃园,前方就是偌大的金鱼池和走廊。
“苏文,你竟然在府上养了马!?”看到角落的马厩,里面整齐的站立着十八匹骏马,正在悠闲的啃着草料豆子,冯疏影就惊讶的叫出声来,“而且还养了这么多!”冯府也养了马,不过仅仅只有三匹而己,有空的时候骑着玩。
而苏文,竟然在苏府足足养了十八匹!
“难怪你花钱这么快,短短十几天就花了五万两银子!”冯疏影感慨,“把家丁的家眷都接过来住,再加上养马,花银子不快才怪。”
“有没有兴趣出去骑马?”苏文问道。
“行啊!”冯疏影瞬间来了兴趣。
“翠墨你会骑吗?”
“奴婢会一点。”
“那好,我们三人一起骑马去城外。”
通知了负责养马的马倌一声,苏文三人每人骑着一匹骏马,离开了苏府。
“爽!”骑在马上策马奔腾,苏文心中就说道。穿越到古代不能开车兜风,用骑马代替一下也不错,而且前世买车很简单,买马就很难了。
“苏文,你慢点。”
“公子,你等等我们!”身后传来冯疏影和翠墨的叫喊声。
……
三日后是黄道吉日。
冯府张灯结彩,大摆宴宴,邀请了青荷县所有的士绅和权贵前来赴宴。
全府上下三百多人忙碌起来,一共请了二百多桌,每桌都有二十八个菜。冯府的厨师不够用了,就从县府里的酒楼抽调,而且是提前两天就开始准备。
每个赴宴的客人都要送礼金,冯家是收礼收到手软。
包括县令徐志林,都带着家眷亲自前来赴宴。
除此之外还有县丞、师爷、主簿、典吏、教谕、巡检等一干命官,和小吏。
说实话,县令到冯府赴宴,连个末座都混不上。
冯家宴席的主桌上坐着冯老爷以及其他几位士绅,和这几位老古董相比,徐志林那点能量根本不够看。
县令的地位甚至不如那些六房书吏,三班衙役,没办法这些人是冯家自己人。
县令一般是异地任职,县丞,典吏等八品命官也是,但三班衙役和书吏就是本地人了。整个县衙班子只有县令等几个外人,其余重要职位都是士绅家族的。
这种情况下,在世家面前县令不趴着还能干什么?
千里当官只为财,县令也是来赚银子的,不过他们得跪着赚的。
冯家这次大排筵席的主题是确定冯疏影和苏文的婚事,称为文定之喜,又叫纳采。
“恭喜冯老爷,柳夫人!”
“恭喜苏小姐。”
“恭喜冯老爷。”
“恭喜苏小姐。”
……
正前方一张桌子前,坐着冯氏夫妇和苏清怡,分别作为女方和男方的家长,宾客到来之后便向双方贺喜,道贺之声络绎不绝。
“诸公安静。”看到宾客基本到齐,管家上前说道,“纳采之礼开始。”
宾客们闻言便安静下来,纷纷把目光转向中间桌子。
紧接着苏家请来的媒人入场,先是郑重的向冯氏夫妇下拜行礼,然后字正腔圆的大声道:“刘王氏承苏家之命,谨凭媒议,敢以纳采之礼,敬问名于尊府。”
“苏府苏公子仪表堂堂,才华不凡,人品贵重,仰慕冯家小姐日久。以至茶饭不思,相思成疾,还望冯老爷和夫人予以成全。”
“这媒婆还真能编。”就在不远处一张桌子底下藏着两个人,桌子由流苏绸缎遮住。里面躲着两个人,正是苏文和冯疏影。虽然二人是这桩婚约的主人公,但却不是今天的主角,甚至连面都不能露,免得被别人看见了说他们早有私情。
然而冯疏影却因为从来没参加过纳采之礼很好奇,加上苏文自己也很好奇,于是二人偷偷的躲在桌子底下观看属于他们的纳采之礼。
听到媒婆的言论,苏文就很欣赏她的口才,“我什么时候茶饭不思,对你相思成疾了?媒婆一张嘴真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
“说到吃还真有些饿了,冯大小姐,让你堂妹递一只烤鸡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