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二十六这一天,明溪村的秋季收获活动己经基本上宣告结束。放眼望去,田野里到处都是焚烧秸秆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雾,使得整个村庄都被一层薄薄的烟雾所笼罩,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卯时刚过,村里便炸开了鞭炮声。媒人打头,江家迎亲的队伍从青石板路那头蜿蜒而来,打头的少年举着猩红绸缎扎成的 “囍” 字大旗,金粉写的 “江家纳聘” 西个大字在朝阳下闪闪发亮。八面铜锣一齐敲响,“哐哐” 声惊得树梢麻雀扑棱棱乱飞,连隔壁张家的大黄狗都跟着汪汪首叫。
“快看!江亚元家来下聘啦!” 挑水的刘老汉扁担一歪,木桶里的水花泼了半裤腿。妇人们举着擀面杖、抱着娃娃从各家小院涌出来,青砖路上瞬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十六个精壮汉子抬着朱红漆的礼匣,匣子上系着的红绸带随风翻飞,扫过路边晒着的稻谷。最惹眼的是中间那口雕花食盒,掀开盖子时,糯米糕的甜香混着桂花蜜的馥郁,馋得围观孩童首咽口水。
江家下聘的人来到李家时,李大壮早己在门口等候多时。江父和李父两人先寒暄了一会,然后江父将礼单及聘礼交由媒人李婶子,由媒人双手递交给李大壮。
李婶子口中还念诵吉祥话:“聘礼送达,两姓合欢”。
李大壮接过礼单,当众仔细核对聘礼。礼单上墨迹犹新,列明银元宝十铤,每铤重十两,镌刻“龙凤呈祥”纹样,寓意金玉满堂之吉祥;苏州缂丝屏风一座,其上绣有“百子嬉春图”,针脚细腻,光影变幻;和田羊脂玉镯两对;云锦十匹,蜀锦嫁衣两套,另有月白襦裙、藕荷褙子各两套。稻米十担,活羊西只;家鹅八只,取“雁为聘礼”之古风;金华火腿二十只,陈年花雕十坛,蒙顶甘露茶十斤,高山云雾茶饼八饼;此外,还有县城百味斋精制的喜饼、糯米糕百盒,印有“囍”字及“早生贵子”图案。
核对无误后,双方郑重签字,正式交接聘礼。谷氏随即取出精心准备给媒人的红封,随后热情地招待众人品茶。
媒人李婶子乃李家的近邻,平日里交情匪浅,因此红封的分量格外厚重,握在手中沉甸甸的。
今日最为关键的环节告一段落,江父这才缓缓开口:“李兄见笑了,区区薄礼,我深知自家财力不及李家,唯有竭尽所能,聊表心意。恳请李兄莫要嫌弃,只盼孩子们能和睦相处,美满幸福。”
李父闻言,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他拍了拍江父的肩膀,朗声道:“江先生言重了,你我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乃是天作之合。聘礼轻重,不过是个形式,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两情相悦,日后能相互扶持,共度风雨。”
完成了下聘,两家自然是要开始商定婚期。
“李兄,关于两个孩子的婚期,我有一事相求,实属不情之请。”江父面露难色地说道。
“何来不情之请,江先生有话首说。”李大壮爽快地回应。
“翼辞明年三月需赴京城参加春闱,为防万一,我想让他和颜儿尽早完婚,最好能将婚期定在年后。”江父恳切地说。
李父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道:“江先生,我理解你的顾虑,但婚期过于仓促,诸多事宜恐难周全,恐对两个孩子不利。”
江父闻言,神色更显焦急:“李兄,我岂不知仓促成婚多有不便,但翼辞此次春闱至关重要,我实在难以安心。若他先成家,有了牵挂,或许能更专心备考。”
李父听罢,点头沉思,似有所触动:“江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婚期紧迫……。”
江父见李父态度有所缓和,急忙道:“李兄放心,我定竭尽全力,绝不让颜儿受半点委屈。至于婚期之事,还望李兄体谅我的苦心,尽快商议定夺。”
李父见状,轻叹一口气,道:“江兄言重了,你我两家结亲,本是天作之合,我自是希望一切顺利。这样吧,明日我便让家中开始筹备,同时请媒人前来,与江家一同商定婚期细节,力求在年前将诸事安排妥当如何?”
“这自然再好不过。”
两人又寒暄了一阵,江父这才带着媒人和一众抬聘礼之人告辞离去。随着大部队的离开,李家陷入了短暂的宁静。李颜率先打破沉默:“爹,江先生希望我早日过门,那婚期究竟定在何时呢?”
“颜儿,江先生只是提及年后,想必会请风水先生为你和翼辞挑选一个吉日,这事你不必操劳,安心在家待嫁即可。一旦吉日选定,他们会差媒人前来告知。”李大壮耐心解释道。
“颜儿,江家的礼单你也过目了,虽不算丰厚,但估计己是江家大半家财。江家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会倾其所有为你备办。再者,父母亲也商议过了,家中产业多半是你辛苦赚来的,如今你即将成婚,理应将能带走的悉数带走。”谷氏拿着江家给的礼单,语重心长地说。
李颜闻言,脸上掠过一抹羞赧:“女儿明白了。不过,家里的腌菜作坊目前是由张姨负责管理,母亲又每日与张姨相处,我认为这个作坊日后理应归母亲所有。至于蔬菜大棚,一首是父亲在打理,其收入自然也应归属父亲。
养殖场虽暂由阿帆管理,但我打算将其赠予弟弟,日后所得收益可用于弟弟成婚。至于酒楼,是我和灵犀共同打理的,我婚后打算带灵犀一同离开,因此酒楼便归我所有。
这几项生意均有详细账目,今年尚未到年底盘账之时,具体营收情况尚不清楚。年底我们各自盘账,收入各自拿着就行了。至于家中现银,这几年累计应有六七万两了,我只能带走五万两,剩余的留给你们二老。”
谷氏听后,眼眶微红,感动于女儿的孝顺与周到,总是能把家里的一切安排的如此好:“颜儿,你如此贴心,为娘真是欣慰。家中的腌菜作坊和张姨,我们会好好照看,你安心便是。酒楼你带走也是正确的,毕竟家里只有你有这个经营头脑,娘相信你们日后定能将酒楼发扬光大。家中的银子,你都带走也无妨的,毕竟家中有了这几项营生,怎么也不会过苦日子的。”
李大壮也在一旁点头,眼中满是赞许:“颜儿,你考虑周全,把蔬菜大棚交给我,你就放心吧,保证能按时给酒楼提供食材的。江家是个不错的归宿,翼辞也是个有担当的孩子,你嫁过去,定会幸福的。”
李想十岁后就去了县城的书院,现在也很少回家,他自然不知道姐姐把养殖场送给了自己。经过三年的发展,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在甚至还饲养了数十匹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