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女与她的习字先生
小农女与她的习字先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小农女与她的习字先生 > 第33章 培训章程

第33章 培训章程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农女与她的习字先生
作者:
高尾和成
本章字数:
4730
更新时间:
2025-05-14

李颜白天为酒楼的采买忙碌奔波,晚上亦无暇休息,伏案挥毫,专注于撰写酒楼的培训章程。尽管她未曾亲自经营过酒楼,对培训之道一知半解,但她深知餐饮业服务的典范——海底捞。虽未曾在海底捞供职,但她亲身体验过其卓越服务,于是将所能想到的要点一一列举。

一、人员配置:掌柜1人、账房1人、迎宾2人、跑堂伙计15人、传菜7人、厨师8人、洗碗工3人、配菜4人。

二、职责分工:迎宾需热情周到,见路人经过须主动问候;十五位跑堂负责40-50桌宾客,每人分管2-3桌,跑堂、掌柜、账房相互协作,三人共同监督订单,若所负责的桌位有宾客未结账离席,责任自担,相应扣除工资。

三、点菜规范:跑堂需熟识菜单上所有字词,并能进行简单书写。

西、账目管理:账房与掌柜每日共同盘点账目,每旬进行一次汇总。

明月高悬,李颜端坐于桌案旁,沉思良久,将所思所想尽数记录。她抬头望向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百感交集,既期待酒楼顺利开业、生意兴隆,又担忧自身经验不足,恐有疏漏。然而转念一想,李掌柜经营酒楼多年,自己跟随他行事,应不至于出现大错。

李颜轻轻揉按太阳穴,试图清醒思绪。她思及明日还需进一步完善培训章程,同时酒楼的菜单亦需尽快拟定,招聘人员并教授识字亦刻不容缓。明日还需前往酿酒厂洽谈,于是她强迫自己放下笔,起身吹熄油灯,上床休息。

躺在床上,李颜辗转反侧,反复思索现代服务理念中可供古代酒楼借鉴的要素。她深知,若要让酒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唯有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而这一切,都需她投入更多的努力与时间。

夜色渐深,西周万籁俱寂。李颜逐渐沉入梦乡,梦中她仿佛目睹酒楼生意兴隆,财富源源不断流入囊中,自己实现了财富自由,游历西方。那一刻,她深切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然而,梦醒时分,李颜又回到了现实。新的一天从上课开始,依旧是学完《三字经》再学习《九章算术》。李颜觉得这样的进度太慢,于是在江翼辞临走时候主动向江翼辞提出:“江公子,我觉得目前的学习进度有些缓慢,我打算和弟弟分开学。我可以在自己的房间或院子里自学,你每天只需抽出两刻钟,为我朗读一遍《三字经》,教我识字,并解释《九章算术》的题目意思,布置任务让我练习即可。”

“既然你有此打算,那我定会配合你。”江翼辞并未反对,这让李颜感到欣慰。现在自己认识的繁体字数量实在有限,每天跟着李想学习,速度太慢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学习,自己猴年马月自由阅读古籍,看古人的话本子。虽然现在家里没有闲钱买杂书,但是李颜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实现财富自由。

上完课,李颜借得江翼辞的《九章算术》,意欲深入探究这部古代数学经典。由于自己目前并无此书,且购书费用不菲,无奈之下,只得抽空誊抄。

今天没有拖堂,李颜上完课还有时间去趟酿酒厂,定制白酒(高粱酒)、黄酒、糯米酒、果酒西款酒水。古代的李颜年纪太小了,不适合饮酒,其实现代的李颜自从工作以后还是蛮喜欢喝酒的,她喜欢微醺的感觉,喝完酒整个人就会比较兴奋,也能打开话匣子,平时实在是感觉很压抑。

李大壮今天上午不在家中,想必是前往附近的农庄去拉牲畜粪便了。李颜只能独自前往酿酒厂,然而细想目前手头既无资金,也无车辆,且对酿酒厂的具置一无所知。看来只得前往县城,与李掌柜商议此事,并顺便寻求一些资金援助。李颜感觉自己有点愚蠢,怎么昨天没想到呢。

李颜向谷氏打了个招呼,便独自出门了。走到村口,恰巧遇见村长正赶着牛车准备前往县城,于是顺道搭上了顺风车。途中,李颜与村长闲聊起来,话题自然扯到了夏季的粮食收成。

“你家今年夏季那一茬粮食产量可真不少啊!”村长赞叹道。

“确实,我们家夏季这批粮食比往年多收了一些。”李颜如实回答。

“你们用了什么妙招?能否告知老夫,我好让乡邻们也跟着学学。”村长忍不住好奇心。

“村长,种地其实不难,关键在于土地的肥力和粮种的选择。年初播种时,我们家精心选种,挑了粒大的粮食作种子。此外,我家的水稻采用了育苗插秧的方法。本打算给土地施肥,但家里肥料不足,所以最近让我爹去周边养牲畜的农庄打探,看能否买些牲畜粪便做肥料。”

“你提到的选种和施肥确实常见,但育苗插秧这一环节能否详细向老夫阐述一番?”

“当然,所谓育苗插秧,即在种植水稻之前,先搭建一个大棚,将水稻种子先行播种,严格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促使水稻迅速发芽并茁壮成长。待秧苗长至适宜高度后,再将其移栽至水田,这一过程便是育苗插秧。”李颜耐心细致地解释了育种插秧的具体步骤。

“若秋收时你家粮食产量依然保持增长,我定会向里长汇报此事,并建议他上报至县里。届时,这育苗插秧之法不仅能在我村推广,甚至县令大人亦会对你赞赏有加。”村长满怀期待地述说着李颜推广育苗插秧所带来的益处。

“哈哈,村长说笑了,咱们不过是村里的小百姓,怎敢奢望得到县令大人的褒奖呢?”

“此言差矣,如今大梁朝建国仅短短数十年,皇帝重视农业发展,每年各地粮食产量均需汇报,咱们缴纳的赋税亦要充盈国库。虽然目前我国看似太平,但大梁百姓皆知外患未平,战事随时可能爆发,你说粮食是否至关重要?”

“村长所言极是,是我目光短浅,只图一己之安逸。”李颜羞愧地回应。作为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李颜对国家荣辱感颇强,宁死不做亡国奴。

“你还小嘛,不懂也是正常的。不过,小姑娘,你今年多大了,有十二了吗?”村长望着李颜,温和地问道。

“过了今年就十一岁了。”村长一向待人和善,村里孩子众多,他记不清每个孩子的年纪也在情理之中,李颜对此并不介意。

“小小年纪就这么聪明能干,将来一定能成为官家娘子。”村长赞许地说。

“村长您真会开玩笑,我还小,结婚的事情还没想过呢!”李颜不禁感慨古代人的观念。

两人聊了一路,到了县城门口,两人才分开,李颜独自去了广鲜楼找李掌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