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念青背着东西,一手牵着一个孩子,脑子里想着上辈子的这些事情,很快就来到了老谢家门口。她们娘仨儿刚到,还没来的及和老谢家的老太太打招呼,王前海的车子就来了。
杜念青见车子来了,就赶紧的上车,她先把两个孩子抱上去,再把身上背的东西放进去,自己最后才爬上去。
车里己经坐了蛮多人的,有好事者就问道:“你们娘仨儿这是去哪里啊?”
杜念青也没隐瞒,大大方方的说道:“这不是从鬼门关兜了一圈才回来,去医院看看身体啊!阎王爷不收我,我不得好好活着。”
那些本想八卦看笑话的人,见杜念青这样毫不忌讳的说自己喝毒药自杀的事情,一时之间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但也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继续问道:“哎,说说到底咋回事啊?值得你这样?”
这要是搁上辈子,人家这样的问杜念青,杜念青一定会和这人大吵大闹起来,觉得人家是嘲笑她。这辈子,她就算知道问她这些的人也是没安啥好心思的,但她也不会和这些人吵架,反而要借助这些人的嘴,给老许家的那些爱面子的人抹抹黑。
上辈子,明明是自己被逼得喝毒药,后又上吊,最终好像错的都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旁人反倒是受害者,而自己也不敢大肆宣扬这个事情,村里人只知道她喝药上吊了,但不知道具体因为何事,也都认为是杜念青的错,以至于让自己的名声越传越臭,到后来都影响了儿女的亲事。
当时,杜念青觉得自己自杀未遂很丢人,并没有对外说自杀的原委,外人得知的就是杜念青不孝顺公婆,然后被公婆说了几句,就闹自杀。杜念青当年即使被欺辱的那么厉害,依旧是为了维护老许家的面子,选择了隐忍,不敢与外人说道事情的真相。
这辈子,绝不会再顾忌老许家那一帮子人的脸面了,他们都敢做,她为啥不敢实话实说,她还要利用村里这些人的闲言碎语,达到重新分家产的目的。
于是,杜念青,就把事情的原委一一说了出来,还边说边哭,把从嫁入老许家说到分家,从分家说到这次服毒自杀,事无巨细,听的一车人都是感叹不己。其中有几个女的,也是村里的大姓人家,兄弟妯娌众多,特别能共情杜念青这种被公婆区别对待的滋味,纷纷的加入到讨伐公婆的闲聊中。还你一言我一语的给杜念青出主意,怎样讨回公道,不能白白的被欺负了。
从村里开车去镇上全程需要一个小时,这时候的公路还是泥巴路,不像后世修成了又宽又平的柏油路,还是双向车道。这会儿的路又窄,又坑坑洼洼的,前世杜念青这个时候特别爱晕车,每次坐车都是吐得头晕目眩的。首到后世村里开通了去镇上的公交车,加上她在镇上买了单元房,经常是两边来回跑,硬是把晕车的毛病给硬生生的克服了。本以为重生回来,还会晕车的,没想到她这次全程都在说话,不仅没有晕车的症状,还精神抖擞,看来重生后的她貌似变强了。
以前晕车时,来一趟镇上,感觉路途遥远,这一次聊天中不知不觉地就到了镇上。王前海照例是把车子停在汽车站,并问道那些人中午时回家。
杜念青则是和王前海说道:“我下午回家,你下午还过来不?”
王前海道:“我下午得看过来的人多不多,要是你家老五下午过来,我多半就不来了。现在家家都忙的很,也没啥人上街,要是你家老五也过来,我就不用再跑一趟的了。”
杜念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村里这会儿就是老五和王前海两个人跑客车,平常两个人都是一天跑两趟,现在农忙,没啥人上街,两个人就默契的一人跑上午,一人跑下午,刚好还可以兼顾自家的农活。
杜念青可不想坐老五的车,她从喝药倒下,到现在醒来,湾里的人除了三嫂,其他所有人都拿她当空气,平常看见她,也立马扭头,装作看不见,她才不会像上一世一样,为了留在湾子里更好的生活,主动把自己自杀的事情翻篇。
杜念青想好了,王前海下午不过来,她就坐隔壁村的车子,然后剩下的十几里路,就带着孩子步行回家。
杜念青背好东西,牵着两个孩子,先是去了车站旁边的农业站找站长。说来,她家和这个站长其实还是有一点点关系的。站长也姓杜,是知青下乡过来的,之前就在他们村,因着和杜念青同姓,杜念青的父亲当初是有几分照顾这个杜站长的。村里就杜念青一家姓杜,平常没少被人欺负,这个站长知青下乡也是被排挤,杜念青的父亲看着不忍心,想着同姓,就照顾了几分。后面大集体解散,杜站长也没回城里,而是和他的妻子一起留在这边定居了,杜站长就在镇上的农业站当站长,负责每年的蚕茧收购,还有周边村子上缴的公粮,还有一些药材收购,以及种子的发放等等,权力还不小,他的妻子则是在农业站里当会计。
上一世,杜念青在镇上买了单元房,农业站那会儿早解散了,杜站长和妻子在街上开了一家两元店。杜念青每次路过小店,夫妻俩都要拉着杜念青坐一会儿,说说话,聊天中得知,他们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都回到了杜站长老家的城市发展,只有小儿子留在这边照顾他们两个老人。
聊天中得知二老的老家在南京,杜念青一听大城市,好奇到为啥不回去。二老随说到自己父母偏心,曾经下放的时候为了偏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就把自己推过来,因此关系就淡薄了,后面虽有机会回去,但却不想回去了。
因着这边,杜姓是小姓,杜站长就有意和杜念青家走的近,只是后面杜站长来了镇上,当了站长,杜念青的父亲与他反而生分了,觉得人家当官了,就不愿与他走的近,害怕被邻里说他巴结当官的。毕竟杜念青的父亲是哪个特殊年代走过来的人,经历的太多,所以只想远离纷争,躲在小山村里安稳度日。杜念青的父亲不仅自己不愿意与杜站长走的近,还嘱咐子女不要与杜站长走的亲近。
但这一世,杜念青知道,不会再发生他父亲担心的那些社会问题了,所以她要好好的借助杜站长这层关系,争取能留在镇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