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系统的话后,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一般,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这“一龙,二凤”都己经出现了,难道这“三猪”也会闻着味儿自己跑过来不成?想到这里,我心中不禁暗自盘算起来,觉得这事儿还真是有趣得紧。
于是,我稍作思考后,便毫不犹豫地将这个消息说了出来。
李世民等人一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那笑声简首要冲破屋顶。他们一边笑,还一边互相打趣道:“哈哈,这可真是太巧啦!”
然而,始皇帝却完全摸不着头脑,他看着李世民等人笑得如此开心,脸上露出了一丝迷茫之色,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汉武帝刘彻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你们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如此发笑呢?此人莫非有什么特别可笑之处不成?”
李世民几人听到始皇帝的问话,笑得更加厉害了,甚至有人笑得首不起腰来。我见状,心知指望他们是不可能了,于是连忙开口解释道:“陛下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汉武帝确实没有什么可笑之处,他可是大汉的第七位皇帝呢,而且还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啊!他在位期间,不仅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还开辟了丝绸之路,让汉朝的威名远扬西海。可以说,他对华夏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说到这里,讲述者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呢,后世也流传着一种有趣的说法,叫做‘一龙,二凤,三猪’。”
始皇帝等人听到这个说法后,顿时都来了兴致,一个个瞪大眼睛,满脸好奇地追问道:“这‘一龙,二凤,三猪’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我详细地解释道:“这‘一龙’所指的便是始皇帝您啊!您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呢,不仅统一了六国,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且,您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创造出了‘皇帝’这个称号,从此开启了封建帝制的时代。不仅如此,您还大力推行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这些丰功伟绩就如同巨龙腾飞一般,为华夏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框架,所以人们都尊称您为‘一龙’。”
稍稍停顿了一下,我接着说道:“而这‘二凤’嘛,自然就是指唐太宗陛下您啦!您曾经作过一篇《威凤赋》,将自己比作威凤,再加上您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所以才有了‘二凤’这个绰号呢。至于这‘三猪’,说的就是汉武帝刘彻啦!他的幼名叫做‘刘彘’,而‘彘’的意思就是‘猪’哦。不过呢,这三位可都是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因此才有了这样一段有趣的美谈呀!”
听完我的解释以后,李世民等人恍然大悟,然而始皇帝却面露疑惑之色,发问道:“这位千古一帝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被如此赞誉呢?即便真有这种说法,那老朱他们又为何在一旁不停地发笑呢?”
李世民见状,心中暗叫不好,生怕我会将他们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于是赶忙插嘴道:“这汉武帝刘彻啊,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项重要的政策——推恩令。这一举措使得诸侯王的封地逐渐缩小,他们的势力也随之减弱,从而无法再与朝廷相抗衡。此外,汉武帝还设立了中朝,任用自己的亲信参与决策,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察举制,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更加注重品德和才能,为国家招揽了大量的贤能之士,拓宽了人才选拔的渠道。”
“不错!”朱棣突然插话道,“汉武帝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卫青、霍去病等一众英勇善战的将领,多次率军出击匈奴。这些将领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取得了河套之战、漠北之战等一系列重大胜利,给匈奴以沉重打击,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接着,朱棣继续说道:“在与匈奴作战的同时,汉武帝并没有忽视其他方向的发展。他还派出军队开拓了东南、西南、东北等地区,使得汉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彰显了汉朝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朱棣感慨地说:“而且,汉武帝还喊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挺起了整个汉人的脊梁骨,让世人看到了汉民族的坚韧和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