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着众人依旧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自己,立马就急了,气急败坏的吼道。
“什么意思,你们都是什么意思?朕堂堂大唐皇帝,天可汗有木有,你们居然不相信朕得人品。”
我们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似乎在用眼神交流。
李世民也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向我们。
首先李世民将眼光对向了李渊,结果就看了一眼,发现自己惹不起,立马就将眼光挪到了长孙皇后身上。啊,对不起,这个目前也惹不起,现在长孙皇后正因为李承乾的事情,心中对他窝了一肚子火,他可不敢现在去触这个霉头。接着往下看去,刚看了一眼李承乾,本来觉得自己儿子好欺负,结果只看了一眼,就迎来了长孙皇后死亡的目光,正欲要说些什么,就首接被李渊打断。
“二郎,你也不用看我们三,我们几个人一起过来的,你后面的事情我们也不了解,所以你也不用问我们三,问了也白问。”
李世民听了之后,略微思索片刻,然后将他那锐利的目光缓缓地移到了我的身上。
我突然感到一阵不自在,仿佛被他看穿了内心的想法一般。他的眼神就像两把利剑,首首地刺向我,让我有些无所适从。
“墨小友,”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身为后世之人,想必对朕的了解应该比其他人更为深刻。那么,不知后世对朕的人品是如何评价的呢?”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毕竟面对这种死亡问题,我还是有些紧张的。
“呃,陛下,”我斟酌着用词,“您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乃是华夏古代治世的典范。这一时期,以‘务实’‘包容’‘制度化’为核心,既延续了隋朝的制度遗产,又通过人性化的改革,如轻徭薄赋、广纳谏言等措施,赢得了民心。”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然而,当我说完之后,他看了半天。
“朕问的是人品,朕的人品究竟如何?”他的语气有些急切。
我心中一紧,然后继续说道:
“陛下的统治不仅实现了隋末乱世后的稳定,更为重要的是,您塑造了唐朝开放、自信的帝国气质。这种气质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治理’的标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噗呲”,朱棣和朱元璋听着我说了半天,结果对于李世民的问题只口不提,一个劲在扯淡,实在没忍住笑了出来。
李世民听到朱棣和朱元璋的笑声之后立马更换了目标,将他那锐利的眼光投向了朱棣。至于为什么不看向朱元璋,别问,问就是朱元璋评价的个人主观太强,问问也没有好话,干脆不问。
我见李世民转换了目光之后,立马松了一口气,接着也看向了朱棣。
朱棣注意到了李世民的眼神,可是却没什么反应,毕竟自己也是皇帝,也是千古一帝,加上现在李世民刚当上皇帝,也没有养成自己的气势,所以朱棣丝毫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