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孙皇后紧紧拉着的李承乾,内心犹如惊涛骇浪一般,久久不能平息。
毕竟,他如今尚年幼,却得知如此多的噩耗:母亲病逝、太子之位将被废除、无奈造反最终失败并被流放,最后客死他乡。这一连串的打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只是之前因为长孙皇后昏倒,他急切的关心自己的母亲,所以并未做多考虑。然而,现在他的母亲己经苏醒,他却沉浸在绝望的深渊中了。他偶然间抬起头,目光恰好与紧紧拉着他、保护着他的母亲相遇。那一刻,他的内心像是被一股温暖的力量所触动,原本汹涌澎湃的情绪瞬间平静了下来。
这种感觉,就如同当年玄武门之变时一样。那时,他的母亲手持长剑,坚定地站在他身旁,用自己柔弱的身躯为他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而此时此刻,母亲的存在依然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安心和勇气。
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中,没有丝毫的苦涩和无奈,只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娘,其实儿臣不一定要当这个太子。”李承乾轻声说道,仿佛这个决定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儿臣只想好好地陪在娘的身边,这样就足够了。”
一旁的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她紧紧地拥抱着李承乾,生怕一松手,他就会像风中的残烛一般消失不见。
旁边的李世民突然感觉自己成了外人,这以后的事情还没有发生,现在的李承乾正是李世民的心头宝,也是他未来的继承人,得了,人家现在不继承了。
一旁的李渊也坐不住了,急忙说道。
“承乾,你还有祖父为你做主,祖父一定让你父皇给你一个交代,千万别说气话。实在不行的话,要不咱们两个联合,让李世民这个逆子也去陪着祖父到太上皇,你首接当皇帝如何?”
“噗呲”,周围围观的我和朱元璋一家人听到李渊的说法,全都笑了。
认真的说,贞观初期的李渊,只是因为儿子死完了,就剩下了李世民,所以他才撒手不干了,不然以他在朝堂的地位,天天给李世民添堵,李世民也确实没啥好的办法。
听完李渊的话,李世民满头黑线的说道。
“父皇,观音婢,承乾,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甚至朕都怀疑是这老朱家的胡诌出来的,朕是什么人你们都是知道的,朕保证,朕绝不会如此的”
当众人听到李世民信誓旦旦地保证时,他们脸上的怀疑之色愈发浓重了。要知道,李世民可是众人皆知的人物,在场的每个人对他都可谓是了如指掌。毕竟,这些人要么是他的亲人,要么就是来自后世,对他的生平事迹自然是耳熟能详。
然而,正因为如此,大家才愈发觉得难以相信他的保证。没错,李世民的确是一位杰出的皇帝,这一点无论是李渊还是长孙皇后,虽然目前还未亲眼目睹,但也能感觉到他将会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
然而,除此之外呢?作为儿子,他竟然将自己的父亲囚禁起来;作为弟弟,他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兄长;作为兄长,他同样毫不留情地除掉了弟弟;而作为父亲,他更是逼迫自己的儿子起兵造反。这一连串的行为,实在让人对他的品德产生质疑。
尤其是当听到老朱家解释说,李世民的好几个儿子都相继造反时,众人更是感到难以置信。一个儿子造反或许还能归咎于儿子自身的问题,可若是好几个儿子都如此,那就很难用单纯的理由来解释了。
现在这样的李世民用自己的人品来保证,这让众人如何相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