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就坐着,”孙大力想到那头宝贝牛,就恨得牙根痒痒。
面前这人若不是他亲爷爷,他非得暴打他一顿出出气。
孙大力牵着毛驴,绕过骂骂咧咧的孙老太爷。
“娘,翠花,你们看谁来了?”孙大力牵着毛驴进了院门。
随后搀扶张婆子下驴。
乔羽正在后院看着上工的人建房子,听到孙大力回来了,连忙绕到前院。
没看到牛车跟回来,心中便有了数。
张婆子见到乔羽还有一点不好意思,想要打招呼却又张不开嘴。
她还清楚的记得,孙小菊出生时,她来看望自己闺女,亲家母的脸黑的能滴出水,话里话外都在说她闺女不中用,只会浪费粮食。
当时还有不少外人在场,张婆子羞得满脸红。
又担心惊了月子里的闺女不敢和她争吵,只能忍气吞声。
她放下鸡蛋不敢多待,免得又被人说张家穷的只会蹭吃蹭喝。
这样的话,她这个亲家母说过太多次,以至于后来几年她都不敢登闺女的门。
乔羽脑中回放着那时的画面,也有些不好意思,可两个人也不能这样僵持着,总要有人先打破僵局。
既然错的一方是自己,那就应该她先主动。
乔羽笑着迎了上去,“亲家母,可把你盼来了,快快,屋里坐”!
张婆子见亲家母这么热情,之前那点小心翼翼也就散了,“亲家,你这气色越来越好,人也年轻了”。
这句不是客气话,而是事实,乔羽每天用庄园里的溪水洗脸,不仅白净了,就连皱纹也淡化了许多。
只是眼角那颗黑痣是去除不掉的。
张翠花听到他娘的声音,连忙走了出来。
“娘,你怎么来了?”
张翠花好奇,往常都是逢年过节她回家时,母女两个才能见上一面,今天是她娘八年来头一次登门。
张婆子并未回答张翠花的话,而是紧紧看着她的肚子,“几个月了?”
张翠花早就想把这个喜讯告诉她娘,奈何没有机会,不过年不过节的,她不能回娘家。
眼下被她娘这么一问,激动的流下眼泪,“两个多月了”。
张婆子也跟着抹了一把眼泪,侧头对身旁的亲家母说道:“老姐姐,我替翠花谢谢你了,若不是你,她哪能怀上娃”。
乔羽笑了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翠花是我儿媳妇,又不是外人”。
孙娇娇泡了一碗红糖水招待客人,张婆子推脱不肯喝。
“这可是红糖,给我老婆子喝太浪费,快拿走”。
“娘,你就喝吧,这是婆婆的心意,”张翠花希望她娘喝掉。
现在她家日子好过了,红糖水早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可她娘却还把红糖水当好的。
孙小菊和孙小梅跑过来见外婆,惹得张婆子又流下眼泪。
看她们两个的穿着,还有白净净的面皮,不难猜到这两个娃现在日子好过。
她们乡下的娃们,哪个都不闲着,只要会走就有干不完的活儿。
两个女娃这么白净,就说明她们没吃苦。
只是想不通,亲家母为何突然对她们这么好?难道只是因为张翠花有孕吗?
两个丫头打了招呼就跑出去,张婆子以为她们贪玩便和乔羽说话。
“外婆,你看看,这是我绣的,好看吗?”孙小菊跑的最快,还没到跟前就先问出口。
孙小梅也跟着跑过来,将自己绣的手帕拿给外婆看,“这是我绣的荷花,奶奶最喜欢荷花,这是我绣给奶奶的,我还给外婆绣了一个海棠花,只是还没绣好。”
乔羽心中暖暖的,孩子们刚刚学会绣花,竟然是给她这个奶奶绣的。
真是没白疼她们。
张婆子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她把那块儿绣了花的手帕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这才确定是真的。
乔羽认为张翠花们母女二人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于是就带着孙娇娇和孙香去灶房里忙活午饭。
张婆子看着乔羽她们进了灶房,这才对自己闺女说道:“你怎么能让你婆婆去做饭,我这里不用你陪,你快去”。
张翠花笑着摇头,“娘,你不用担心,婆婆现在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你难得来一回,婆婆更不会挑理”。
张婆子早就好奇的要命,便顺着张翠花的话问道:“你婆婆咋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喜欢小梅和小菊,现在却舍得让她们两个学绣花,那得多少银子啊?”
张翠花就把婆婆挖到人参的事讲了一遍。
张婆子听后的确很震惊,但这只能说明孙家有钱了,可为啥突然对她最嫌弃的女娃好了?
张婆子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娘,你就别多想了,婆婆变好是好事”,张翠花也想不明白,但只要是好事,何必去想那么多。
张婆子又对张翠花讲起今早遇到孙大力的事,母女两个开始聊起家常。
李秋花依旧带着儿媳来帮忙,进门才看到葛氏今天没出门,倒是好奇起来。
“你今天咋舍得不出去挣钱?”
还不等乔羽开口,孙娇娇便忍不住了,“我家牛车被人偷了,想去也去不了了”。
李秋花和两个儿媳惊讶,孙家庄竟然出贼了?
李秋花疑惑问道:“谁偷的?抓到贼了吗?咱们村还从没出现过偷鸡摸狗的事,到底是谁?脸都不要了”。
被人问到是谁,全家都齐齐叹了一口气。
“还能是谁,我爹昨天来我就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不,一大早牛车就不见了”,孙香都替她爹脸红。
李秋花想帮着骂孙老太爷,但这里有他的孙女和闺女,她担心这些人脸上挂不住,只无奈问道:“葛氏,你打算咋办?”
“人做初一我做十五,既然他不要脸,我也没必要给他留脸面,牛和银子,他总得赔一样”,乔羽说出自己的想法。
李秋花摇头,“怕是没那么简单,你公公那人可不是个通情理的,他要是通情理也不会偷牛车去卖,想让他赔钱,怕是难”。
乔羽当然明白没那么简单,她早就想好了,若是孙老太爷不肯赔,便将孙老太爷告上官府。
其他人听了无不震惊,他们认为老百姓和官府不在一个世界。
只有孙娇娇听后是赞同的,他们和官府的人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