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忍不住在巧果的小脸儿上亲了一口,比之前长了点肉,不过还是瘦,日子越来越好,也该给孩子买点牛奶补身体了。
杂货铺就有牛奶,只不过都是现代的包装袋,只要不被人看到,把牛奶倒出来就可以给孩子们喝。
乔羽甚至幻想到孩子们个个白胖白胖的,像个大馒头似的,得多可爱。
她看向一旁的孙娇娇,她的皮肤也白了不少,眼角的皱纹渐渐淡化,毕竟她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再用溪水洗一段时日,也许就能恢复到这个年龄该有的样子。
现在家里唯一没变化的就是张翠花,这些日子也看过不少大夫,他们就像商量好似的,只会说一句,心病还须心药医。
张翠花的心病是不能再生孩子,可她的身体又不能再受孕,这不就是个无限循环吗。
“娘,村长说秋收过后会连着下几天大雨,明天我和老二先不去地里,趁着天好,把咱家的房顶修修”,孙大力抬头望着堂屋的茅草棚,他们都能凑合,一定要在雨季之前将娘的屋顶修好。
乔羽想起,每年秋收之后都会接连下几天的雨,她家的房子年久失修,也不知道有没有危险。
她手中现在有一百两的整数,还有几两碎银,孙海和孙江上学需要买笔墨纸砚,三个女娃要交三两的学费,绣花的线和布都要花钱买,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老大啊,秋收过后盖房还来不来得及?”乔羽有自己的打算,若是来得及盖房,就想法子赚钱,先把房子盖起来。
孩子们一天天大了,而且都要去学堂读书了,再和父母住一起实在不合适。
她本打算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把房子推倒重建,可这次雨季要重新修改房顶,那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房子翻盖。
一向不喜欢说话的孙铁柱却抢先开口,“娘,咱家要盖房吗?”
他知道他们家最近有钱了,但是也只够温饱的程度,娘竟然要给家里盖房了,孙铁柱激动的搓手。
乔羽点头,“要是在天冷前来得及盖房,那就先盖了,盖青砖瓦房得要多少银子?”
孙大力苦笑,惭愧的低下头,“娘,是儿没用,这么多年都没让娘住上大房子”。
孙铁柱也跟着低下头,他不孝,他没用。
孙木生不以为然的晃晃头,娘要盖房是好事,真不明白他们两个一副要死不活的表情干啥。
乔羽见他们都在反思,便自己默默算起账。
一平方大概需要一百二十八块砖,他们家要在东边建三间,留给老大两口子和两个孙女,西边三间,老二一家加上孙木生。
原先堂屋连着一间她自己的卧房,还要再加一间孙娇娇母女的房间,这么算下来,起码需要三百平。
如果要建房,一定要重建茅厕,那个旱厕她每次上都担心两块木板承受不住,多少次在梦里木板塌了,她脚下一空就吓醒了。
如果灶房和茅厕都算上,最少也要建三百八十平,也就是西万八千块的砖。
这时的砖比后世的红砖大一些,三文钱一块,再加上屋顶的瓦片,大概需要二百两左右。
乔羽想要一个人静静,想想挣钱的法子,她眼下急需用钱,于是便将巧果交给孙娇娇。
孙娇娇刚接过来,便嫌弃的将巧果放了下去,“自己站着,又不是没长腿,我才不像你外婆惯着你个赔钱货”。
乔羽无奈的戳了她的脑门,“我看你是少根筋,你现在对她啥样,你老了她就对你啥样”。
警告过后,乔羽便转身回到自己房间。
张翠花的病始终是乔羽心头的一根刺,如果她的病治不好,是不是就意味着无论怎么折腾,结局都是一样的。
此时她想起刚刚亮起的医馆图标,说不定这间医馆就是张翠花命运的转折点。
她迫不及待的点开那间医馆。
医馆没有坐诊大夫,和现代的药房相似,有西药柜台和中药柜台。
乔羽不禁有些失望。
若是这里有大夫说不定能为张翠花治病,没有大夫难道要自己开方吗?
乔羽进来医馆,顺着柜台一排一排看过去,右边是西药,OTC类,感冒药,左边是中药柜台,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活血通络,延续血脉…
乔羽退回脚步,停在延续血脉的位置。
平平无奇的纸盒,写着好孕丸三个字,她取出好孕丸仔细阅读说明书。
用法用量:一次一丸,需在同房前服用,以黄酒吞服效果更佳。
乔羽心中一阵窃喜,急匆匆回到孙家,发现手里是空的,她都被自己气笑了,一时高兴忘了付钱,没付钱是带不出来的。
于是她重新回到医馆,取出一两银子放在柜台,这才真正将好运丸带了出来。
乔羽从床上坐起来,心中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恨不得立马让孙大力两口子试试。
趿拉着鞋子重新回到堂屋。
孩子们都跑出去玩了,只有兄妹西个围着桌子坐。
他们见原本躺下歇着的娘又出来了,好像有什么好事似的,眼角眉梢都带着欢喜的表情。
目光全都落在他们娘身上。
乔羽手伸进衣服里,贴身穿的里衣被她缝了一个口袋,装着一百两的银票。
“老大,这些钱你先拿着买砖”。
这时候的砖需要提前预定,不是想要就能买到的,这一百两当订金肯定是够了,剩下的她再想法子。
西兄妹惊得站起身,难怪他们的娘这样高兴,他们家竟然这么有钱了吗?都用上银票了。
孙娇娇伸手去拿,想要看看这是多大面额的银票,拿到手里她又重新放在桌子上。
字认识她,她不认识字。
“哈哈哈哈”,孙木生嘲笑出声。
孙娇娇没好气拍了他一巴掌,“笑个屁,你认识?还不是和我一样,是个睁眼瞎”。
孙木生气呼呼的合上嘴,“娘,你看我姐,你管管她”。
乔羽顾不上他们两个胡闹,只对孙大力和孙铁柱道:“这里是一百两,你们两个先去砖窑定下,别忘了还要屋顶的瓦片”。
余下的钱她再来想法子。
“娘,你是说真的?咱家真的要盖青砖瓦房?”孙铁柱再次开口。
所有人都在震惊。
一百两,他们的娘一下子拿出一百两,天老爷,一百两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恐怕一辈子都攒不出来。
“娘,这些银子你是哪来的?”孙铁柱一向不喜多言,今日竟然成了全家人的嘴替。
其余三人跟着点头。
他们既好奇又期盼,要是真的有挣钱的路子,那他们都跟着娘去做。
乔羽便给他们讲了一遍事先编好的瞎话,“我不是和你们说过,那个卖土豆的买卖人,在咱们县城他只给我送货,用他的话说是什么代什么权”。
乔羽挠了挠头状似思考,“对,代理权,咱们县城的代理权是我,我啊,就把倒腾来的土豆卖给镇上和城里的酒楼,时间长了就攒下这么多”。
兄妹西个深吸一口气,原来是这样,他们的娘运气可真好。
不过娘的运气好,他们的运气就会跟着好,这不,家里的孩子不但能上学,他们家竟然要盖起全村第二家青砖大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