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泉的一番话说极其自信,就连一边的华海大学历史教授马康也是赞同地点了点头道:“杜小友说得有理,节目不能覆盖到全部观众,总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讲座的形式倒是不错,我有时间可以过去做一场历史名著解析。”
姜书眉头紧皱吗,有些不悦,似乎不赞同两人的说法,文化局领导后侯德亮有些不屑地笑了笑道:“马老您也太积极了,这还没定好的事情就想着上上节目了。”
马康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合时宜,被侯德亮这么当众揭穿也只能干咳一声喝了口酒水,掩饰自己的不悦。
这时康学鸣目光看向徐子清笑道:“小徐,别顾着吃饭啊,说说你的想法?”
徐子清顿时感到不妙,这康老爷子又要开始搞事情了!
还没等徐子清说话,康学鸣笑着对众人介绍道:“这位小徐是我见过最有才华的年轻人之一,那首《夜游洞庭》至今阅读还是能让我震撼不已!还有最近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也是小徐的作品!”
侯德亮眼前一亮,姜书也是有些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
能被文学界泰斗康学鸣如此称赞,绝对不是一般人,顿时现场没有人再敢轻视徐子清。
姜书缓过神笑着道:“徐小友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
徐子清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绝望地看了一眼康学鸣,便见到康学鸣一副我帮你到这,自己要争气的模样。
“各位都是行业内的前辈领导,我哪里有什么想法……”
杜清泉在康学鸣介绍时本就不悦,现在见徐子清迟迟不说,还以为徐子清是真的不懂怂了,于是便主动激将道:“徐子清还是当下很火的歌手,我相信混迹娱乐圈的你应该很懂得取悦年轻观众吧?”
马康一听眉头皱起打断道:“大家还是说正事吧,娱乐圈鱼龙混杂还是不提为好,华央是官方频道,不能搞娱乐圈那一套吧?何况是一个三流艺人,还是想想怎么做好节目才是正题!”
徐子清有些莫名,这个马康怎么说话有点针对自己、
康学鸣这时反对道:“娱乐圈怎么了?现在讨论的就是怎么做好华央的这档节目,娱乐圈综艺节目那么多火爆的,总是有可取之处,固步自封怎么进步?!”
马康原本就看康学鸣不爽,这个老家伙被称为文学泰斗,担任的是顾问一职,而自己这个正经的大学教授居然被安排在了副职上!
现在康学鸣越是想捧徐子清他就越是看不爽,老的不好踩,踩一下小的也能让他舒服一点!
马康冷冷笑道:“哼哼!行,那就听听这位康老眼中极具才华的徐子清有什么好的想法!要我看康老就是在为难这小友,隔行如隔山,年轻人还是要多看看多学习才行,不要以为有一点成就,就骄傲自满!”
徐子清原本倒也没想出头,毕竟在场这么多的领导在,自己安安静静的结束蹭饭就行了。
杜清泉见马康也在挤兑徐子清立刻接着道:“算了吧,我就这么一说,徐兄弟要是不懂也没办法,毕竟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徐子清喵了杜清泉一眼道:“刚刚你说的是搞什么讲座之类的吧?”
杜清泉一脸高傲地回道:“没错,这样既能传播传统文化,又能维持华央的体面!有名师讲座,有学生旁听交流,还可以提问解答,互动十足!”
徐子清没有接话,转向对着姜书道:“这位领导,我想问一下,讲座类的节目之前是不是有办过?不管是关于什么的。”
姜书点了点头道:“这种类型确实不算新颖,之前也都试过。”
“那么请问一共办了几期,后面效果怎么样?”
姜书想了一会道:“一般般,第一期收视率在一点几,后面的还低一点。”
徐子清点了点头看向杜清泉道:“现在你还觉得你的想法厉害吗?”
“华央制造的节目质量上自然是不用担心的,但是这种讲座类节目在有前面几期的观众基数上还是数据惨淡,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档新的,没有观众基础的讲座类节目就是必死,换作是我看到这样一种节目,不会停过三秒,就会翻到下一个频道!”
“你这样和照抄有什么区别,你让一群观众对着电视上面的教授大师去学习诗词经典文学名著,一些有这方面兴趣底蕴的观众还能看得下去,当是那些小孩子,初中生,大学生上了一天的课,结果回家还要上课?或者那些为了生存打拼努力的打工人,在忙碌了一天想要休息解乏时在看一档教学听课类的节目,说实话我不如睡觉来得实在!”
“最后我想提醒你一句,现在主流的受众是什么群体?!就连这些都没有搞明白,怎么宣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因为大部分人压根没有兴趣去看一档这样的综艺节目!”
徐子清一句一句地质问让杜清泉脸色愈发阴沉,马康这时也脸色发黑,刚刚自己还在赞同杜清泉的观点意见,转眼便被批判得体无完肤!
而众人在徐子清的一番发言后都感到其中的事实性。
顿时姜书一脸期待的看着徐子清道:“快继续,小徐你有什么想法?”
徐子清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道:“我觉得重要的点在于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马康嗤笑一声道:“口气不小,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徐子清没有理会,接着对众人道:“节目的形式要敢于尝试,你们都知道,大道理听多了都是会厌烦的,而我们的传统文化都藏在一些历史典籍里面,不管是史实巨著还是文学名著,里面都饱含华国五千年以来的悠久文化!”
“但是这些书有人会去读吗?除了从事专业性的工作需要,或者极少数的文学爱好者之外几乎没有谁会真地去认真阅读,为什么?因为阅读是枯燥无味的,时间成本上来说也是极高,对于现在这个信息化快速的社会节奏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没有谁愿意浪费时间去阅读枯燥无味的这些典籍。”
“那么,我们换个角度,如果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典籍可以不仅仅用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