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此话,朱元璋顿时大喜。
连忙说道:“老二,不要卖关子了,赶紧说。”
听到此话,朱樉缓缓说道:
“只是这个方式太过慢,很难一代完成。”
听到这个话,朱元璋有些疑惑。
一旁的朱棣好奇的问道:“二哥,为何?”
朱樉并不解答,而是缓缓说道:
“想要彻底磨灭这些游牧民族,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当地的游牧民族统治者自己管理。”
“第一步,我大明扶持弱小民族,对抗强大的游牧民族。”
一边的徐妙云听到后,过了一会儿了解朱樉所言。
缓缓说道:“我懂了,联弱攻强,彼此牵制,游牧民族便无力侵犯我大明疆界,是吧樉哥哥?”
朱樉怜爱的抚摸徐妙云说道:“是的,云儿真聪明。”
徐妙云调皮的跳到一边,笑道:“樉哥哥,第二步呢?”
朱樉继续说道:
“第二步将游牧民族的统治者与读书人,接到我大明金陵城长期感受我大明风光。”
“然后让他们的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接受教育。”
一边的朱标,听完后,思考很久后说道:
“二弟,你是想用我大明文化同化北方游牧民族的上层?”
朱樉笑着点了点头,也不言语。
一边的徐达,急着知道全部答案,连忙问道:
“秦王殿下,下一步呢?”
听到徐达问话,朱樉知道徐达也以认同自己的办法。
紧接着说道:
“第三步便是针对各民族的信仰,使用各种手段,将我父皇塑造为他们民族的救世神!”
“以此上从游牧民族统治者,用我大明的文明将其同化。”
“下让游牧民族的平民,视我大明的统治者为救世神。”
“长此以往,我大明便可将游牧民族彻底归化为我大明子民。”
听到朱樉的话,所有人都陷入到了沉思。
朱元璋越想,眼神越亮。
不知多久,心中大喜。
他本就为底层崛起,自然明白朱樉这一步步是多么的恐怖。
除此之外,朱元璋大喜的另一个原因是自家老二竟然是一个隐藏的大才!
这般惊世骇俗的想法,千古未有!
他很清楚,这一步步紧密相连,绝对可行!
不过,确实如朱樉所言,这需要的不是一代人。
而是数代人,一步一步的进行。
但那又如何?
只要能够将北方游牧民族,彻底征服,时间长一点又如何?
而一边的朱棣与朱标,虽然还未深刻意识到这么施展下去。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何等恐怖的策略。
这是磨灭了一族信仰,还有文化啊!
但他们却知道朱樉说的,是绝对可行的。
一边的徐达,此刻已经绷不住了。
走到朱樉面前,恨不得要亲朱樉。
“秦王殿下,你真乃我大明的千古大才啊!”
一边的徐妙云,连忙回道:
“那当然,还用你说,我就说樉哥哥是最厉害的!”
听到自己宝贝女儿,竟然讥讽自己。
心中叹道:“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
不过他确实开心的。
因为徐达感觉,眼前的朱樉,会将大明打造成最强的帝国!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后,缓缓说道:
“樉儿,你与徐叔叔一起去北伐!”
什么?
老子大费口舌,说了半天,还让我去?
这是朱元璋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他现在已经看出来了,朱樉是一个未来可能超越自己的雄主。
朱元璋怕自己掌控不了。
只得将其送至边疆。
不然他觉得,朱标的太子之位,可能不保。
朱元璋又将嫡长子继位,视为国策。
自然不愿见兄弟相残。
所以想着先将朱樉,调去北伐,然后再将其留在边境。
这样也就可以避免了。
“不可拒绝,天德,老二就交给你了!”
听到这话,朱樉已经知道,这次参军是不可能拒绝的了。
只能认命了。
这也怪自己,显摆什么啊!
让父皇忌惮了吧!
朱樉接着说道:
“父皇,让我去北伐可以,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朱元璋听到有戏,便回道:“说!”
“此次北伐的战略有问题,需要调整。”
朱元璋回道:“朕已经知道了,你说说你的想法。”
朱樉尽皆着说道:“儿子的建议是,将另外两路的大部队各调回主队三万人。”
“另两个部队,改为袭扰战,拖住侧翼主力。”
“主力部队稳步推进,解救蓝玉,伺机抓住扩廓帖木儿的主力,进行决战。”
朱元璋没想到,老二竟这么快就找到了解决眼下的战略。
徐达听到朱樉的战略,心中也是认同的。
眼下这种战略,才是最适合的。
朱元璋缓缓说道:“对于北伐的战略问题,我与你徐达叔叔会仔细研讨,就不用你来建议了。”
“说说你的条件吧!”
朱樉知道自己说的战术,父皇还有徐达已经同意了,只是嘴上不愿承认罢了。
不过他也知道,不能再多说了。
缓缓说道:“我的条件是,我要去兵营当个小兵,并且从新兵做起,父皇要给我伪造个身份,之后我在兵营的一切事情,徐叔叔与父皇都不许插手。并且暂时不得公开我的身份,暂时不允许将我参军的消息告诉军中的将领。”
听到朱樉的条件,朱元璋心中疑惑起来。
他本以为朱樉会想着,要一个后勤保障的位置。
可以在后方,不用上阵杀敌。
那想着这老二,直接要当小兵。
这老二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边的徐达,心中也很是奇怪。
他本来只觉得,朱樉要提条件,肯定是想着不愿跟在自己身边。
以防自己敲打他。
但若是那样,直接要个押送粮草的位置就好了啊。
哪用得着跑去当新兵,小兵?
这有违皇家的脸面啊。
而且,这样的话,危险性也太大了。
毕竟战场未知,很多事情都无法掌控。
若是朱樉在战场上,出现个三长两短。
别说皇上会不会惩治自己。
就光自己的那个女儿,都有可能要了自己的命。
不行!
绝对不行!
徐达连忙说道:“秦王殿下,历朝历代,皇子御驾亲征,从未有过从小兵做起的先例。”
朱樉自然知道这一点。
不过他早已报下了从基层开始的想法。
朱樉从未进过军营。
但他却有着想指挥千军万马,为大明开疆扩土的宏愿。
所以朱樉要从基层开始,要去了解基层军士的想法。
也好以此一步步的打造自己的班底。
在他的眼中,只有经过血与汗的战友情谊。
才算是真正的班底!
对于徐达的好意,他其实一开始就已经猜到了。
但那些班底,他认为并不牢固。
若徐达在世,那还可以。
若不在了,那这套班底就如沙子搭建的房屋。
朱樉只想打造独属于自己的班底。
而且在他的心中早已下了决定。
若朱标可救,那就救下他。
让其坐于中原社稷。
自己则是打出一个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安享太平日子。
处理朝政什么的,太累!
他才不想呢。
想到这里,朱樉说道:
“此战,应为我大明收复汉室河山,击败北元鞑子的最后一战!”
“此战若徐叔与父皇调整战略,乃必胜之战。”
“但我大明岂能安于现状,我大明帝国应是日月照耀之地,皆乃明土!”
“既如此便需要我等好男儿,征战天下。”
“既如此便须无数将领,前赴后继流血牺牲。”
“既如此,我皇室岂能安居高位,不去体味我大明将士底层的状况。”
“若不了解底层将士的想法,指挥起来又何能如臂驱使?”
此话将在场的朱元璋、徐达、朱标、朱棣震慑当场。
此时在他们的眼中,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广阔的明土。
他们此刻的脑海中,被朱樉的话真的嗡嗡作响、
在他们的心里,君坐朝堂,将领前线。
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何曾会想到这一点。
朱樉看到几人已被自己的话代入。
便继续开口说道:
“儿臣此举,是想振奋军心。”
“让我大明将士看到无论何人,在我大明都没有特权。”
“让天下百姓知道,我大明皇室是服务于他们的。”
“要知道我们大明的所有,都是百姓给予的。”
“父皇乃是天子,代天牧守天下,自当大公无私。”
“岂能顾一家私利,儿女情长。”
“所以我们大明皇室,要做到一切为了百姓,一切依靠百姓,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只有这样,我大明皇室才可万代千秋!”
这番言论。
振聋发聩!
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震在当场!
朱元璋此刻看着眼前的朱樉,眼神中满是泪光。
这不就是咱当初的初愿吗?
咱为何就没有想到呢?
他知道若此战结束。
那天下人将会如何看他们朱家。
堂堂皇子,自基层做起。
赶赴前线,浴血杀敌!
此等以身作则之举。
必将百姓信服!
自此成为大明时代不衰的基石。
况且皇子亲自赶赴前线。
此举将对北伐军心有着莫大的好处。
要知道蓝玉被围,已传的全军皆知。
这时候军心定有起伏。
若此时传出皇子与基层士兵一起为伍。
将会对军心有着莫大的好处。
不光如此,百姓也会就此对于皇室更加认可。
期间种种好处,举之不尽。
可朱元璋还在犹豫。
要知人间之事,有利必有弊。
纵使百利纵有一害!
但偏偏是那一害的后果。
是朱元璋承受不起的。
此时的他,已将朱樉视为未来大明的顶梁柱。
怎能出事?
他害怕啊!
万一,就怕那个万一!
若朱樉出现个什么意外,身躯留在那漠北之地!
大明就丢失了一个千古大才啊!
一边的徐达,此时也是这般感觉。
所以他更不愿朱樉去行这般危险之举。
此刻的徐达,已经下定了决心。
无论如何,都要将朱樉捧至高位。
这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老徐家的未来了。
这是为了大明。
为了大明将士。
为了大明百姓。
在他眼中,只有朱樉才能打造出他自己描述的那般天地!
……
“樉儿,咱知道你为大明愿意肝脑涂地。”
“但参军在哪个位置,都是可以为战事做贡献的。”
朱元璋拒绝道。
朱樉自然知道,父皇这是害怕自己遇到危险。
但他对此并不担心。
要知道朱樉在穿越过来后。
一直都坚持训练。
而且用的是后世的那些训练方法。
现在他的身体,绝对比那些老兵还要强。
再加上有了后世的军事理念。
朱樉相信自己可以面对战场上的任何事情。
于是为了不让父皇犹豫。
朱樉言辞肯定道:“父皇,我知您是怕我遇到危险,但您要相信儿子。”
听到这话,朱元璋更加犹豫了。
朱樉表现的越是懂事。
他就越犹豫。
若是朱樉跟在徐达身后,一直身处大营还好。
但他却偏偏要当小兵。
这其中危险,哪怕身经百战的朱元璋都不敢说能安然度过。
但若是不让他去,看朱樉的样子肯定是不行的。
正在朱元璋犹豫之时。
一边的朱棣连忙说道:
“父皇,我陪二哥去吧。”
“我习过武,可以保护二哥!”
听到这话,朱樉内心不住的腹诽道。
你的武功若能拿的出手?
能被我媳妇追着跑?
但他也不好拂了四弟的一番好意。
只是白了他一眼。
听到这话,仿若也给了朱元璋一个思路。
但一边的徐达却是不愿了。
“启禀陛下,千万不可。”
“战场瞬息万变,其中危险不可预测。”
“不能让秦王殿下冒这般危险啊!”
此刻他是真着急。
因为徐达已经感觉到朱元璋已经有答应的迹象了。
这肯定是不行的。
要当小兵,还随意安排,不准插手。
若是分到了前线,直接作战。
以皇子锦衣玉食,未曾受过训练。
只是短暂的经过一些简单的新兵训练。
上战场与送死根本就没什么区别。
若是真的那样,我徐达对不起的可不是老朱家。
而是整个大明的百姓与军士了。
不行!
绝对不行!
本来还想着让朱樉去北伐。
此刻的徐达,反而后悔自己提这个要求了。
于是连忙向徐妙云走去。
“丫头,赶紧劝劝秦王殿下,战场之事非同小可。”
徐妙云哪里会不知道这点。
但是这是樉哥哥自己提出来的。
自己哪能阻拦他。
而且她现在对于自己的樉哥哥,是极其信任与佩服。
在徐妙云的眼中,朱樉是无所不能的。
区区战场而已,樉哥哥定能如履平地。
于是说道:
“爹爹,樉哥哥既然这么说自然是做好了准备,爹爹要相信樉哥哥。”
疯了!
都疯了!
战场岂是儿戏?
是做做准备就能行的?
徐达见找徐妙云没有任何作用。
便将视线看向了马皇后。
此刻的马皇后,也陷入在担忧之中。
但她也知道,自己的老二是为了老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