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阎埠贵想学技术?给钱就行!
那是一辆报废的自行车,
不过自行车这东西,
在废品站之中可不像是收音机那么多见。
尤其是这年头的工业产品,那叫一个皮实耐操,
甚至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也不是什么夸张的事情。
而杨平安面前的,
就是一辆看上去似乎有些年头的凤凰牌自行车,
而且卖相也有些惨不忍睹。
不仅两只车轮锈迹斑斑,就连车架、大梁,乃至轴承也同样如此,
甚至脚蹬子还少了一个,车把也扭曲得不成样子!
也不知道,
这自行车的主人是怎么把这车用成这幅样子!
然而,
看着一旁的韩春明,
杨平安却是眼前一亮,想到了另一个赚钱的点子。
修车!
不,准确来说,是回收废弃的自行车!
然后,
将上面完好的零件用砂纸打磨一番,
再把报废的部分用其他自行车上完好的零件替换掉。
这样一来,
一堆报废的自行车,就能组装成一辆差不多七成新,乃至八成新的自行车!
而剧情之中的韩春明,
就靠着倒腾二手自行车,赚到了第一桶金!
不过现在嘛,
看着已经在哼哧哼哧,挑选废旧收音机的韩春明。
杨平安也是下定了决心。
反正现在韩春明都成了他手下打工的,那么这门生意他就不客气的笑纳了!
很快,
杨平安也是在废品站内一番寻找,
还真被他找到了三辆,和刚才那辆凤凰牌差不多情况的报废自行车!
而在付了废品站负责人三十块钱,
又让韩春明帮着从邻居家借了一辆板车,
杨平安才是将这四辆废旧自行车,用板车拉回了四合院。
“嗯?”
相比于上一次。
如今杨平安在当众怼了易中海之后,也算是在四合院内打响了知名度,
加上倒腾二手收音机的关系。
他在院子里已经成了一号不大不小的名人。
此刻,
看着杨平安拉着一堆废旧自行车回来,
阎埠贵也是仗着自己跟对方聊过几回的关系,主动凑过来帮忙,同时一脸好奇道。
“平安,”
“你弄这些报废的自行车回来做什么,难不成你还会修成?”
“三大爷,还真让您猜对了,”
听到这话,阎埠贵顿时眼前一亮,也是忍不住有些动心。
毕竟他也知晓,
这两天靠着卖二手收音机,杨平安赚了不少钱,
自然想要分一杯羹!
“平安,”
“你看这修车的技术,能不能让我家解放和解矿也跟着学学?”
阎埠贵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老大阎解成早已成家立业,娶了于莉当媳妇。
而老二阎解放,属于是老三届,至于阎解矿,则是新三届。
二人和杨平安一样,都是知青回城。
不过现在,
回到城里的知青太多,
便是街道办那边,
一时半会也不好安排这么多回到城市的知青。
如果是有关系的,
找找关系,还能安排个好工作。
就像是《正阳门下》之中,
程建军的父亲不仅给自家儿子安排的工作,
顺便还给韩春明和苏萌,也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过阎埠贵这边,
毕竟只是个小学老师,加上也舍不得钱送礼。
所以,
家中两个儿子目前都处于是待业状态之中。
“学修车?”
听到这话,杨平安也是笑了笑。
“三大爷,”
“不是我说得话有些见外,这修车也是一门吃饭的手艺,”
“不能您一张口,我就随便交给您吧?”
“那……”
阎埠贵闻言,却是有些艰难的做了决定,
“我出二百块钱,这总该行了吧?”
“二百块钱!”
杨平安也是哑然。
这还真是阎埠贵的风格,做什么事情都抠抠搜搜,只想着占便宜。
“三大爷,您这是欺负我年纪小不懂事啊?”
“这以前徒弟跟着师父学手艺,都要端茶倒水,给师父打三年的白工,”
“这样吧,”
“我也不需要人端茶倒水,”
“两千块钱!”
“这门手艺我教给您,不过分吧?”
“两千块钱?”
阎埠贵也是一下瞪大了眼睛。
虽然他能拿出这笔钱,但也要在心中计较一下得失。
对于一个连儿子和儿媳妇住在家里,都要交房租和伙食费的算盘精而言。
花两千块钱给两个儿子学手艺,
要多久才能赚回这笔钱?
而且指不定哪天街道就安排了一份工作,
这钱不是打水漂了嘛?
“这不成,两千块钱也太狠了,”
“要不咱们还是商量点别的,以后平安你修好的收音机,我五十块钱一台包圆了!”
“这总该可以吧?”
一计不成,
阎埠贵也是不死心的又算计了起来。
这一次,
他也是看到杨平安修好的二手收音机十分抢手,
想当个二道贩子赚点差价。
而杨平安自然也明白阎埠贵的小心思,却是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
“那这还真不巧,”
“收音机的事情,我已经交给我一个好朋友帮着卖出去了,”
“这答应了人家的事情,我总不能反悔。”
听到这话,阎埠贵有些急了!
这眼看着赚钱的机会,跟自己失之交臂,
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受了!
“三大爷,”
“这收音机您是做不成了,不过咱们还有一个生意可以合伙。”
杨平安也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板车上面的自行车。
“您看,”
“要是您帮我回收一台自行车,我给您一块钱的好处费,”
“您觉得怎么样?”
而阎埠贵一听,心中也开始算计起来。
回收一台报废自行车就是一块钱的好处费,
那么他要是跑的勤快一些,走街串巷的跑一圈。
一天赚个十来块钱也不成问题,
“成交!”
“不过你这修好的自行车,可得先考虑三大爷啊!”
“您放心好了,”
原本杨平安就有想让阎埠贵代理自行车。
不过他也知道,
对方是个算盘精,不能一次喂得太饱,
免得阎埠贵觉得这笔生意来得太容易,今后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
倒是韩春明那边,
比起阎埠贵而言,更像是个合格的工具人,
除了眼下太过稚嫩,少了一些社会毒打之外。
对方那位青梅竹马的发小苏萌,
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