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432章 终于硬气了一回!

第432章 终于硬气了一回!

加入书架
书名: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作者:
火鸟2023
本章字数:
11270
更新时间:
2025-07-05

厂区内,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热烈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这股蓬勃的生机,像一股暖流,逐渐浸润到厂子里每个角落,也包括赵伟的心头。

赵伟,一个身材不高,肩膀却很宽厚的男人,二十六岁,退伍军人。

他脸上常年带着一种老实巴交的憨厚,不爱说话,总是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

三个月前,他从部队退伍,按照政策,本该被安排到四九城派出所,成为一名光荣的帽子叔叔。

这对于他这样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他甚至已经想象到了自己穿上警服,站在街头执勤的模样,那是何等的荣耀。

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就在他满心欢喜地等待报到通知时,一纸调令却将他分到了京城无线电元件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

而他原本的派出所名额,则被一个叫李强的年轻人顶替了。

赵伟当时心里憋着一股火,他去找过部队的领导,也去过劳动局,但得到的回应都是含糊其辞的“工作调动,统一安排”。

他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使了手脚。

他一个无权无势的退伍兵,又能怎么样呢?

最终,他只能把那份不甘和怨恨深深地埋在心底,老老实实地来到这个破旧的无线电元件厂上班。

厂子里的情况确实不怎么样。

机器老旧,车间昏暗,工人们怨声载道,工资常常发不全。

赵伟每天重复着枯燥的组装工作,看着那些磨损严重的设备,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他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自己去了派出所,是不是会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

是不是就能摆脱这种一眼望得到头的苦日子?

直到昨天,厂子里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

张德才厂长站在台上,声音洪亮,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激动。

他宣布,京城无线电元件厂被列为“小灵通”项目的第一批重点扶持工厂,将获得巨额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这意味着厂子将迎来新生,工人们不仅能涨工资,待遇也会大幅提升,未来更是前途光明!

那一刻,整个会议室都沸腾了。

工人们欢呼雀跃,甚至有人喜极而泣。

赵伟也被这股热烈的气氛感染,他看到身边的老工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看到年轻的同事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他心里那股积压已久的怨气,似乎也在这股希望的洪流中消散了几分。

他想,也许在这里,也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

至少,不用再担心吃不饱饭,不用再为家里的老娘和弟弟妹妹发愁了。

今天下班,赵伟像往常一样,骑着那辆老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穿过四九城狭窄的胡同,回到了他租住的平房小院。

刚把车停稳,他便看到院门口站着两个人。

一个中年男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提着一个印着“劳动局”字样的公文包。

他旁边站着一个年轻人,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穿着一身簇新的警服,肩章上的两拐一星在夕阳下泛着光。

赵伟的心猛地一沉。

他认出了他们。

中年男人正是三个月前他在劳动局见过的那位科长,姓王。

而那个年轻人,赫然就是李强,那个顶替了他派出所名额的人!

王科长一看到赵伟,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伸出手:“哎呀,是小赵啊!可算找到你了!听说你下班了,我们特意过来看看你!”

李强也跟着上前一步,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笑容,喊了一声:“赵哥。”

赵伟没有伸手,也没有回应他们的热情。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他想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想做什么。

“王科长,李强同志,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赵伟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王科长有些尴尬地收回了手,但脸上的笑容不减:“瞧你说的,没事就不能来看看老战友、老同事吗?我们可是一直惦记着你呢!”

他一边说,一边往院子里看:“这外面说话不方便,咱们进去聊?”

赵伟没有拒绝,他推开院门,示意两人进去。

小院不大,几间平房围成一个正方形,中间一块空地,种着几棵菜。

他租住的屋子在最里面,只有十几平米,一张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简陋却整洁。

王科长和李强跟着赵伟进了屋。

屋子里光线有些昏暗,王科长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但很快就被他掩饰了过去。

“小赵啊,你这屋子,是有点挤了。”王科长笑着说,然后示意李强把带来的水果和点心放在桌上,“一点心意,你别嫌弃。”

赵伟没有动那些东西,他给两人倒了两杯白开水,然后坐在自己的床边,示意他们坐下。

“王科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赵伟开门见山,他不喜欢拐弯抹角。

王科长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变得严肃起来。

他看了一眼李强,又看了看赵伟,似乎在斟酌着措辞。

“小赵啊,是这样的。”王科长终于开口了,语气变得温和而带着一丝商量,“今天我们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一件对你,对李强,对我们劳动局,都非常重要的事情。”

赵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你也知道,国家现在正在搞改革开放,很多政策都在调整。我们劳动局,作为负责全国人民就业分配的部门,肩上的担子很重啊。”王科长先是打了一通官腔,然后话锋一转:“最近,我们接到了一些特殊情况的反映,有些同志在工作岗位上,可能不太适应,或者说,他们的特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李强身上:“比如李强同志,他虽然在派出所工作,但是他从小身体就比较弱,家里老人也多病,他母亲更是心脏不好。”

“派出所的工作强度大,经常要加班,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这对他来说,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都太大了。”

“他几次向我们反映,说自己实在吃不消,想换个相对轻松一点的工作。”

李强在旁边低着头,没有说话,但身体微微有些颤抖。

赵伟心中冷笑。

身体弱?

吃不消?

三个月前,为了顶替自己的名额,李强可是在体检报告上“表现”得比谁都健康。

现在,又来这一套了?

“当然,我们劳动局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王科长继续说道:“我们了解到,你小赵同志,在京城无线电元件厂干得挺不错的,厂子里最近也传来了好消息,说是要搞什么‘小灵通’项目,前途一片光明。这我们都替你高兴啊!”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但是,小赵啊,你毕竟是退伍军人,身体素质好,政治觉悟高,而且在部队里也受过严格的训练。”

“这样的优秀人才,如果能去更需要你的地方,是不是更能发挥你的作用呢?”

赵伟皱了皱眉,他已经隐约猜到了对方的意图。

“王科长,您到底想说什么?”赵伟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不耐烦。

王科长见赵伟不接话,索性把话挑明了:“是这样的,小赵。我们经过研究,觉得你更适合派出所的工作,而李强同志,则更适合在工厂里做一些技术性的工作。所以,我们想提议,你和李强同志,能不能把工作岗位重新调换一下?”

此话一出,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赵伟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调换?”赵伟冷冷地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充满了嘲讽,“王科长,您是不是记错了?三个月前,我本来就应该去派出所的!是你们,把我调到了这里!”

王科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连忙摆手:“哎呀,小赵啊,你别这么说嘛!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是统一调配,为了大局考虑。现在,我们也是为了大局考虑啊!”

“大局?”赵伟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王科长和李强,“所谓的大局,就是让你们想怎么调就怎么调,想给谁就给谁,是不是?”

“小赵,你误会了!”王科长语气变得有些急切,“我们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我们是真心为你们考虑!你想想,你一个退伍军人,身强力壮,去派出所当警察,那才是人尽其才啊!为人民服务,打击犯罪,多光荣啊!”

“光荣?”赵伟冷笑一声,“三个月前,我怎么没见你们这么为我考虑?那时候,我满心欢喜地等着去派出所,结果呢?”

“一纸调令,就把我发配到了一个快要倒闭的厂子!现在厂子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了,你们又跑过来,让我去当警察?”

“这是把我当什么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皮球吗?!”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字字句句都带着压抑的怒火和不甘。

李强被赵伟的气势吓得缩了缩脖子,头埋得更低了。

王科长见赵伟情绪激动,连忙缓和语气:“小赵啊,你别激动,别激动!当年的事情,确实是我们考虑不周,让你受委屈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国家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劳动局也在积极纠正过去的一些问题。这次,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想弥补你,让你回到最适合你的岗位上!”

“弥补?”赵伟感到无比的讽刺,“如果真的想弥补,为什么不早来?为什么非要等到厂子要搞‘小灵通’了,厂子有前途了,你们才想起来弥补我?”

王科长被赵伟问得哑口无言,他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知道,赵伟说的是事实。

在京城无线电元件厂被选中之前,这个厂子在劳动局的档案里,几乎就是个“困难户”,谁都不愿意往里面安排人。

现在,厂子翻身了,那些当初想方设法把人往外调的,又开始想方设法把人往里塞了。

“小赵啊,你听我说。”王科长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更加恳切,“这次的调动,是经过我们局里领导慎重研究的。派出所那边,也确实需要你这样有纪律、有觉悟的退伍军人。”

“而且,你知道的,派出所是国家机关,是铁饭碗,福利待遇也比工厂好。你去了派出所,不仅个人前途光明,对你家里的老母亲和弟弟妹妹,也是一份保障啊!”

他试图用“铁饭碗”和“福利待遇”来诱惑赵伟。

在那个年代,一个国家机关的正式编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然而,赵伟却不为所动。

他看着王科长那张虚伪的脸,心中充满了厌恶。

“王科长,您不用再说了。”赵伟冷冷地打断了他,“我不会同意调换的。”

王科长和李强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赵伟会拒绝得如此干脆。

“小赵,你……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啊!”王科长急了,“这可是派出所啊!多少人想去都去不了!你现在在工厂,虽然厂子有前途,但毕竟是工厂,跟国家机关还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赵伟反问道,“厂子现在也要搞高科技了,也要为国家做贡献了。而且,我在这里干了三个月,已经熟悉了这里的工作,也和工友们有了感情。我不想走。”

“可是,小赵啊,李强他真的不适应派出所的工作啊!”王科长把矛头转向了李强,似乎想用李强的“困难”来打动赵伟,“他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再这样下去,他会拖垮自己的!”

李强也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看着赵伟,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发出声音。

赵伟看着李强,心中毫无波澜。他知道,李强的“身体不好”不过是借口。

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李强在派出所里干得不顺心,或者说,派出所的工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轻松和舒服。

也许是纪律严明,也许是任务繁重,也许是无法像在工厂里那样混日子。

“王科长,这是你们劳动局的事情,跟我没关系。”赵伟的态度很坚决,“我只知道,我现在的单位是京城无线电元件厂,我的工作是工人。我不会换的。”

王科长脸色变了,他没想到赵伟会如此油盐不进。

他原本以为,用派出所的“铁饭碗”和“国家机关”的名头,再加上一点点“弥补”的姿态,就能轻易说服这个老实巴交的退伍兵。

毕竟,在他们看来,一个工人,怎么能比得上一个警察呢?

“小赵,你可要想清楚了!”王科长的语气不再那么客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这可不是小事!我们劳动局的决定,你不能不听吧?这是组织上的安排!”

“组织上的安排?”赵伟冷笑一声,“三个月前,组织上的安排是让我去派出所,结果呢?现在又来一个组织上的安排,让我回去?王科长,您觉得我应该相信哪一个组织安排?”

王科长被赵伟的反问噎住了,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赵伟这是在翻旧账,而且翻得有理有据,让他无法反驳。

“小赵,你这是在跟组织对抗吗?”王科长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一丝恼怒。

“我没有跟组织对抗。”赵伟平静地看着他,“我只是在维护我自己的合法权益。我的入职手续,我的合同,我的档案,都在京城无线电元件厂。这是白纸黑字写清楚的,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

赵伟的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王科长心中的怒火。

他这才想起,赵伟的入职手续和档案,确实已经全部办妥,并且存放在了京城无线电元件厂和劳动局的档案室里。

这意味着,赵伟现在是京城无线电元件厂的正式职工,有合法的劳动合同。

如果赵伟不同意,他们根本无法强制他调动。

毕竟,上次的顶替事件,虽然没有闹大,但严格来说,程序上是存在问题的。

这次如果再强行调动,一旦赵伟闹起来,或者捅到上面去,那他们劳动局,特别是他这个经办人,就真的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王科长脸色铁青,他看了看李强,又看了看赵伟,发现赵伟的眼神坚定,没有丝毫妥协的意思。

他知道,今天这趟,算是白跑了。

“小赵,你……你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了?”王科长不死心地又问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恳求。

“不用考虑了。”赵伟斩钉截铁地回答。

王科长彻底泄了气,他知道,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他站起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那……那好吧。既然你不同意,我们也不勉强。不过,小赵啊,以后有什么困难,还是可以找我们劳动局的嘛。”

他拿起桌上的公文包,示意李强跟着他。

李强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几句话,此刻更是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低着头,亦步亦趋地跟在王科长身后。

两人走到门口,王科长又回头看了赵伟一眼,眼神复杂。

他原本以为,这次是来给赵伟“送福”的,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

“那我们就先走了。”王科长说完,带着李强匆匆离开了赵伟的小院。

赵伟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直到两人消失在胡同口,才缓缓地关上了院门。

屋子里又恢复了安静,桌上的两杯白开水还冒着热气,那袋水果和点心依然放在那里,显得格格不入。

赵伟走到桌边,拿起那袋水果,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他不需要这些虚伪的“心意”。

他重新坐回床边,长长地舒了口气。

虽然刚才的对话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但心中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畅快。

他终于,在自己的命运面前,硬气了一回。

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老实兵,他有了自己的选择,并且坚守住了自己的选择。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