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研究所里浓郁的年味儿随着年货的发放达到了顶峰。
下午时分,领到年货的科研人员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研究所,准备回家过年。
王明推着一辆借来的平板车,上面堆满了研究所发放的年货:
一整扇猪肉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占据了车子大半空间;
两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在水桶里扑腾着,溅起零星的水花;
两大桶金黄的花生油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还有白面、大米、鸡蛋、红糖、茶叶,以及两瓶白酒和几包高级香烟,塞满了几个大布袋。
他小心翼翼地推着车,每一步都走得格外稳当,生怕弄洒了任何一样。
他的宿舍在研究所附近的一个家属区,那里住着不少附近工厂的工人。
刚进院子,几个正在院子里晒太阳、打牌的工友就看到了他。
“哟,老王回来了!这是发年货了?”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汉子放下手中的扑克牌,好奇地问道。
王明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喜悦,声音也比平时高了几度:“可不是嘛!研究所发的年货,今年可真是大手笔!”
他将平板车停在宿舍楼下,开始一件件地往下搬。
周围的工友们纷纷围了过来,眼神中充满了探究和羡慕。
“乖乖!这么大一扇猪肉!少说也得有三十斤吧!”一个眼尖的妇女惊呼道,她的目光紧紧盯着那肥瘦相间的猪肉,口水几乎要流下来。
在这个年代,猪肉还是凭票供应的稀罕物,能买到几斤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一整扇了。
“还有两条大鲤鱼!这得多少钱啊?”另一个工友凑近了水桶,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啧啧称奇。
王明一边搬着东西,一边不经意地挺了挺胸膛,语气里带着几分压抑不住的骄傲:“嗨,这算什么!所里说了,只要我们科研搞得好,国家就亏待不了我们!”
他指了指那两桶花生油,“这两桶油,都是特供的,外面有钱都买不到!”
“特供油?”围观的人群中再次响起一阵惊呼。
“老王,你们研究所的待遇也太好了吧!我们厂里今年就发了几斤面粉和两斤猪肉,还是冻的!”一个在纺织厂上班的年轻工人,语气里充满了羡慕和不平。
“就是啊!我们钢厂也就发了点煤和几张电影票,哪有你们这么丰盛!”另一个壮实的中年工人也跟着抱怨起来。
王明听着众人的议论,心里乐开了花。
他知道,这些年货不仅代表着物质上的富足,更代表着一种荣耀和地位。
以前,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有些清贫。
但自从白所长来了之后,研究所的待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他们这些搞科研的,在外面也能挺直腰杆了。
“这都是白所长领导得好,国家重视科技发展!”王明故作谦虚地摆了摆手,但嘴角那抹得意的笑容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白所长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搞科研的,就是给国家创造财富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年货搬进自己的宿舍。
不大的宿舍里,瞬间被这些丰盛的物资塞得满满当当,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肉香和油香。
王明的妻子和孩子早已等在屋里,看到这么多好东西,兴奋地围了上来。
“爸,我们今年能吃好多肉了!”八岁的儿子欢呼雀跃地抱住王明的腿。
王明摸了摸儿子的头,眼中充满了慈爱:“是啊,今年咱们家过个肥年!这都多亏了白所长,多亏了国家重视我们科研工作者!”
他看着妻子眼中同样抑制不住的喜悦,心中充满了干劲。
为了这样的生活,为了家人的笑容,他愿意在实验室里再多熬几个通宵。
……
与此同时,在研究所的另一片家属区,普通研究员李强也带着他的“战利品”回到了家。
他没有王明那么大的排场,但他的“战利品”却足以引起整个小区的轰动——一台崭新的、黑白电视机!
这台电视机是用他刚刚领到的年终奖金买的。
当财务将那沓厚厚的钞票发到他手中时,李强的心脏几乎要跳出来。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里那台老旧的收音机,和孩子们渴望的眼神。
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一大早就去了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里人山人海,电视机柜台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电视机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还需要凭票购买,即便有钱有票,也常常供不应求。
幸运的是,在白杨的关照下,研究所的员工可以凭工作证优先购买一些紧俏物资。
李强排了半天队,终于抱回了这台梦寐以求的“大件”。
当李强和妻子一人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电视机搬进他们那栋老旧的筒子楼时,整个楼道都沸腾了。
“老李,你家买电视机了?”住在对门的张大妈第一个冲了出来,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是啊,张大妈,沾了研究所的光,发了点年终奖,就想着给孩子们添个大件。”李强憨厚地笑着,语气里却掩饰不住的自豪。
“哎哟喂!这可真是了不得啊!咱们这楼里,你家可是头一份儿!”张大妈围着电视机转了两圈,羡慕得直搓手。
很快,整个楼层,甚至楼上楼下的邻居都被惊动了。
大家纷纷涌到李强家门口,伸长了脖子往里看。
“老李,这电视机能看什么啊?”一个小孩好奇地问道。
“能看新闻联播,还能看电影,看戏!”李强的大儿子抢着回答,小脸上写满了兴奋。
李强的妻子则忙着给大家倒水,嘴里不停地客气着:“大家快进来坐,别站着了。”
但她的眼神却不时地瞟向那台黑色的庞然大物,嘴角一直挂着幸福的笑容。
李强看着挤满了屋子的邻居们,听着他们一声声的赞叹和羡慕,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骄傲。
他一个普普通通的科研人员,以前在家里也是紧巴巴地过日子,哪能像现在这样,轻轻松松就买回一台电视机?
这都是白所长带来的变化啊!
“这都是白所长领导得好,研究所效益好了,我们这些搞科研的,也跟着沾光!”李强由衷地说道。
当天晚上,李强家的小屋子里挤满了人,邻居们都来“尝鲜”,第一次近距离地观看电视。
当屏幕上出现模糊的黑白图像时,屋子里爆发出阵阵惊呼和欢笑。
李强的两个孩子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他们知道,从今以后,他们再也不用羡慕别人家了。
……
研究所的年味儿越来越浓,但随着年货和奖金的发放,大部分科研人员也陆续开始放假,准备回家过年。
白杨在处理完最后一批文件后,也宣布了研究所正式进入春节假期。
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逐渐稀疏的人群,心中感到一阵轻松。
这段时间,他几乎是连轴转,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灵通计划”的理论攻关中。
现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陪伴家人了。
他简单收拾了一下办公桌,拿起外套,走出了办公室。
走廊里已经空荡荡的,只有几盏灯还亮着。
他走到大门口,门卫老张正乐呵呵地守着。
“白所长,您也回家过年啦?”老张笑着问道。
“是啊,老张,你也早点回去和家人团聚吧。”白杨温和地说道。
“哎,所长放心,等交接班的来了,我就走,职责所在嘛。”老张敬了个礼,脸上满是敬意。
白杨点了点头,迈步走出研究所大门。
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已经等在门口。
司机小王拉开车门,白杨弯腰坐了进去。
车子平稳地驶离研究所,融入了四九城傍晚的车流中。
虽然是过年,但街上依然热闹非凡,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白杨坐在后座,目光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街景。
他知道,在这些普通百姓的背后,是无数像他一样,默默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人。
而他所做的,就是让这些贡献,能够更快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人。
当车子停在家门口时,院子里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
白浅浅听到汽车的声音,立刻从屋里冲了出来,像一只小燕子一样扑进了白杨的怀里。
“爸爸!你回来啦!”八岁的白浅浅仰着小脸,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孺慕之情。
白杨一把抱起女儿,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是啊,爸爸回来了!浅浅有没有想爸爸啊?”
“想了!天天都想!”白浅浅搂着白杨的脖子,撒娇道。
钱雯惠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她穿着一件素雅的棉布旗袍,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看到白杨抱着女儿,她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暖意。
“回来了就好,饭都快做好了。”钱雯惠轻声说道。
白杨抱着女儿走进屋里,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
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窗户上贴着红色的窗花,桌子上摆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肴,充满了家的温馨。
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旁,其乐融融地吃着年夜饭。
白杨听着女儿叽叽喳喳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看着妻子温柔的笑容,心中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这种平凡而真实的幸福,是他奋斗的最大动力。
夜深了,白浅浅在白杨的怀里睡着了。
钱雯惠帮女儿盖好被子,白杨则坐在床边,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
“你这段时间太累了,瘦了不少。”钱雯惠坐在白杨身边,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心疼。
白杨握住妻子的手,摇了摇头:“不累,为了国家,为了这个家,再累也值得。”
他知道,钱雯惠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为他打理好家中的一切,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
他没有告诉妻子,就在他们家附近,几个看似不经意的角落里,都有身穿便衣的安保人员在默默地守护着这个家。
这是上级部门对他的特殊保护,也是对他重要性的侧面体现。
……
翌日,大年初一。
清晨,四九城被薄薄的雪花覆盖,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新春联,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硝烟味和饺子的香味。
白杨一家三口早早地起了床。
他准备先去岳父家拜年。
钱雯惠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一件新的红色呢子大衣,显得格外精神。
白浅浅也穿上了新衣服,像个小公主一样。
白杨则换上了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显得更加沉稳内敛。
他们带着准备好的年礼,坐上研究所派来的车,前往钱钟文的家。
钱钟文的家位于一个老干部小区,环境清幽,绿树环绕。
当白杨一家抵达时,钱钟文和他的老伴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爸,妈,新年好!”钱雯惠率先跑上前,挽住父母的胳膊。
“新年好,新年好!快进来,外面冷!”钱钟文脸上堆满了笑容,他看到白杨,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白杨抱着白浅浅上前,恭敬地说道:“爸,妈,新年好!祝您二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好好好,快进来!”钱钟文接过白浅浅,逗弄着小外孙女,脸上乐开了花。
进了屋,钱雯惠便主动去了厨房,和母亲一起忙活年夜饭。
白杨则和钱钟文坐在客厅里,泡上一壶热茶,闲聊起来。
客厅里摆设简单却不失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书架上摆满了书籍。
茶香袅袅,窗外是银装素裹的冬日美景,屋内温暖如春。
“小杨啊,你最近是不是又瘦了?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啊。”钱钟文端起茶杯,关切地说道。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婿,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眼前这个年轻人,如今却已是国家科技领域的擎天柱,甚至连他这个老丈人,在某些方面都要仰仗他的影响力了。
白杨笑了笑:“爸,您放心,我身体好着呢。就是最近‘灵通计划’进展比较顺利,所以多投入了一些精力。”
“‘灵通计划’?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个无线通信的项目?”钱钟文眼睛一亮,他虽然不直接参与科研,但对白杨的项目却一直很关心。
“是的,理论部分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春节后就要进入硬件研发和测试阶段了。”白杨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钱钟文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叹。他知道,白杨所做的这些,都是足以改变国家面貌的大事。
他放下茶杯,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道:“小杨啊,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白杨放下茶杯,看向钱钟文:“爸,您请说。”
“是这样的,上面最近找我谈话了。”钱钟文斟酌着词句,“说是鉴于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贡献,准备再给我提一级,让我……”
他顿了顿,“让我担任部委的顾问,再干两年,等正式退休。”
白杨听闻,眼神微动。
他知道,钱钟文还有两年才到退休年龄,按理说,像他这样的老干部,到点退休是常态,能再提一级,并且以顾问的身份继续工作两年,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
钱钟文是老革命,根正苗红,在体制内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自然明白这背后的深意。
他清楚,这突然而来的“提拔”,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贡献”,更多的是因为白杨。
白杨现在虽然只是一个研究所的所长,但他所掌握的技术和对国家战略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行政级别。
他就像一个巨大的能量源,虽然身处幕后,却能辐射出惊人的影响力。
而这种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惠及到了他的家人。
钱钟文看着白杨,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我这把老骨头了,本想着安安稳稳退休,回家含饴弄孙。可上面既然提了,我也不好直接拒绝。就想问问你的看法。”
白杨沉吟片刻,他知道这是上面对他的“补偿”或者说是“奖励”的一种形式。
他太年轻了,而且他的很多核心技术和贡献都属于绝密,无法公开表彰,更无法给他匹配相应的行政级别。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通过提升他身边亲近的人,尤其是像钱钟文这样有资历的老干部,既能体现国家对他的重视,又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争议。
“爸,我觉得您应该答应下来。”白杨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钱钟文,“您是老革命,经验丰富,国家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您能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这是好事。”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真诚:“而且,这也是上面对您多年付出的肯定。您为国家奉献了大半辈子,现在能以更高的身份继续发挥余热,也是一种荣耀。至于退休后的生活,您更不用担心,我和雯惠会照顾好您和妈的。”
钱钟文听着白杨的话,心中豁然开朗。
他知道白杨的意思,也明白了这其中的深意。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婿,心中那份隐约的尊重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听你的。”钱钟文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他知道,有了白杨这句话,他就可以毫无顾虑地接受这份新的任命了。
翁婿二人又聊了一些家常,从国家大事到家庭琐事,气氛融洽而温馨。
钱钟文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对白杨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欣赏,转变为了一种平等的交流,甚至带着一丝长辈对晚辈的敬佩。
他为有这样的女婿而感到骄傲。
厨房里,饭菜的香味越来越浓。钱雯惠探出头来,笑着喊道:“爸,小杨,饭做好了,可以开饭了!”
白杨和钱钟文相视一笑,起身走向餐厅。
这个年,对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过得踏实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