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8年开春,条顿骑士团国境内,法奥恩堡外,面容憔悴的维尔弗里德主教抬头看向眼前这座平平无奇的小城堡,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长久以来在维也纳养尊处优的日子让他变得无法适应长途跋涉的艰苦——尤其是这段旅途需要穿过战火覆盖的危险区域。
皇帝为他招募了五百名“志愿者”组成一支主教卫队,他们护送着维尔弗里德穿越危险的交战区,来到瓦尔米亚主教区赴任。
瓦尔米亚主教区地处条顿骑士团,波兰和立陶宛三国的交界地带,其中主教区三分之二的领土在条顿骑士团国境内,剩下的三分之一在马佐夫舍公国境内。
马佐夫舍公国是波兰王国的附庸,如今即将被彻底吞并。
夹在两个交战国中间的瓦尔米亚主教区按理来说日子应该很不好过,但实际上这里的生活还是相对平静的。
前任瓦尔米亚大主教虽然接受条顿骑士团的保护和赞助,但他同时也与波兰国王交好,在两个强国之间走钢丝,最后竟然奇迹般地没有被卷入纷争之中。
当然,这也与双方交战的主战场在西普鲁士而非瓦尔米亚主教区所在的东普鲁士有关。
只是在他到来以后,恐怕这个主教区的命运将会走向未知的方向。
在他的袖口里藏着一封密信,那上面是皇帝的嘱托。
即便已经吩咐过很多次,拉斯洛还是决定写这样一封密信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
他来这里就是为了发动主教区的力量援助骑士团对抗波兰人。
当然,他作为神职人员当然不会亲自上战场,但他会在自己的教区大肆宣扬波兰王的罪行,让人们知道这位藐视教会的国王已经被开除教籍,施以绝罚。
这样不仅可以打击波兰国王的威望,还可以鼓动人们反抗波兰入侵的热情。
新的大主教入驻法奥恩堡,瓦尔米亚主教区的人们对此持观望态度。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的法案将瓦尔米亚主教区吸纳进帝国,该法案规定当地人有权通过教会选举产生大主教。
但是这一次,教宗的谕令打破了选举传统,一个奥地利人突然成为了瓦尔米亚大主教。
不过好在这里的居民中德意志人的占比较大,他们对新主教表示欢迎。
维尔弗里德开始着手整肃主教区内的各方势力,准备在这里给波兰国王制造点小麻烦。
在上一年末尾,玛丽安堡最终被条顿骑士团攻陷。
不过瓦迪斯瓦夫三世的大军成功遏制住了骑士团的反攻。
现在骑士团以玛丽安堡,埃劳和库尔姆为核心持续抵抗波兰国王与普鲁士联盟的进攻。
托伦,波兰王国军驻地,瓦迪斯瓦夫三世仔细阅读密探的报告,皇帝最近一直在招兵买马,口号喊得震天响,要替教皇惩戒藐视教会的波兰国王。
但是实际如何呢?
满目疮痍的波西米亚自不必说,还在缓慢恢复中,奥地利公国和匈牙利王国并没有进行战争准备的迹象。
拉斯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瓦迪斯瓦夫三世并不清楚,但是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会很多,他必须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阿列克谢,”瓦迪斯瓦夫面容严肃,“将这份征召令带回克拉科夫,我要再次进行全国大征兵,我需要更多部队!”
国王的近臣阿列克谢·布查茨基面色微变,犹犹豫豫地劝阻道:“陛下,请您三思啊。为了支付佣兵的薪水和偿还债务,国库已经空空如也。教宗的绝罚令与贸易禁令也开始显现出影响,这时候再次进行征召的话,恐怕克拉科夫大主教与贵族们会......”
“他们岂敢如此?”波兰国王的语气愈发暴躁,“要不是有这些该死的家伙拖后腿,我早就把这群该死的德意志人赶进波罗的海里喂鱼去了!”
阿列克谢见状,心知自己根本无法阻止国王疯狂的举动,只得默然领命,快马加鞭朝着克拉科夫赶去。
他的心里很清楚,这将是国王的最后一搏。
其实在第一次大征召以后,波兰王国便拥有超过三万的庞大兵力,而骑士团的兵力仅为波兰大军的一半。
战争开始时,波兰人占尽优势。
然而,随着一万五千名强悍的波西米亚和萨克森佣兵从帝国境内偷袭小波兰,宣布支持条顿骑士团后,情况急转直下。
双方在小波兰地区经历长期作战,波兰王国军被打的节节败退。
无奈之下,瓦迪斯瓦夫三世请出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二世调停,但是连战连胜的骑士团根本不愿接受波兰国王的条件离开普鲁士。
于是,瓦迪斯瓦夫三世一咬牙,签署了授予贵族大量特权的《涅沙瓦法令》,进行第二轮大征召,这一次,波兰军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五千人左右。
结果,大军刚攻下库尔姆,波兰贵族们便拒绝继续前进,他们给国王留下一笔钱,让他自己去找雇佣兵接着打仗。
然后这些贵族们纷纷返回了自己的领地。
这次进攻也因此被骑士团轻松击退,就连先前攻占的梅梅尔也被骑士团收回。
此后,财源枯竭的波兰王只能与骑士团持续进行小规模的军事冲突。
直到1457年为了抵抗摩尔达维亚和准备援助波西米亚,瓦迪斯瓦夫三世进行了第三次大征召,这一次的规模比不上前两次,但也有超过两万五千名士兵组成大军。
没想到这支军队还是没能彻底拿下骑士团,甚至因为冬季骑士团的反攻而损兵折将。
现在,1458年开春,瓦迪斯瓦夫决定在波兰王国内进行第四次大规模征兵,至于这样会不会伤及国本,他根本不在乎。
这位波兰国王现在满心只想彻底摧毁条顿骑士团。
克拉科夫主教座堂的会客室里,烛火摇曳不定,十几位身披华服的贵族们围坐在桌边。
克拉科夫代理大主教斯帕尔科夫斯基召集了这次秘密会议。
自1455年前任大主教奥莱斯尼茨基去世,教宗与波兰国王就克拉科夫大主教叙任权问题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瓦迪斯瓦夫三世直接无视教宗的敕令,任命斯帕尔科夫斯基为克拉科夫大主教,但教宗却否决了这一任命,因此现在他的大主教头衔还顶着代理二字。
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士,斯帕尔科夫斯基首先忠于教宗,随后才忠于瓦迪斯瓦夫。
在教宗发布对波兰国王的绝罚令后,斯帕尔科夫斯基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立场,偷偷联系波兰王国的重要贵族们,希望能够达成共识。
原本这个进程并不很顺利,但是这天,瓦迪斯瓦夫三世的近臣带着那封信出现在克拉科夫,宣布第四次大征召的命令。
很快,贵族们结伴来到克拉科夫主教座堂,希望与大主教进行商议,这才有了这次秘密的会议。
“瓦迪斯瓦夫想要榨干王国的骨髓,”大主教用手杖重重点了两下地面,“三度征召消耗掉数万名战士,而骑士团的铁十字仍然插在维斯瓦河口。”
波兹南领主彼得面色阴沉地接过话茬:“帝国皇帝的大军正在集结,眼看就要向我们发起进攻了,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取得皇帝和教宗的谅解!那个混蛋却只想着继续这该死的战争。想想,要是德意志人的军队踏足波兰,这片土地上还会剩下些什么?”
“那我们该怎么办?”马佐夫舍公爵博莱斯瓦夫·皮雅斯特紧皱着眉头问道。
这次国王的征召令中特别指明了要在马佐夫舍公国征召足够的部队,这个数量很可能在6000人以上,如果真像这样做,他的公国将会元气大伤。
“我们选一个新的国王?”
众人的目光转向这个大胆建议的提出者,那是来自利沃夫的东部大贵族。
房间内突然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直到大主教将其打破:“如果我们从哈布斯堡家族中选择一位新国王,是否可以直接终结一切可能的纷争,保全波兰王国?”
“让德意志人来当波兰国王?我们难道被他们迫害的还不够惨吗?”
“这与直接向皇帝表示屈从和臣服有什么两样?”
贵族们都不愿接受这冒险的建议,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太恐怖了,如果让他们染指波兰王位,恐怕要不了多久波兰就会被一口吞下。
“那就让国王的弟弟来吧,在这种危难关头,只有两个国家联合才能博取一线生机。别忘了,四十多年前,正是这个伟大的联合踏碎了德意志人的骄傲!”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虽然大主教仍心存疑虑,但贵族们的意志不会因为他而更改。
这场密谋的结果出炉,一位使者从克拉科夫出发连夜赶往维尔纽斯(立陶宛大公国首都),他带着印有雅盖沃家族红底双剑纹章的密信,信件的内容是多位波兰大贵族与克拉科夫大主教的联名请愿。
在还未实行自由选王制的波兰,这样的阴谋实际上就是谋反。
而这一切,留在普鲁士前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