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医圣
花间医圣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花间医圣 > 第12章 仙踪一见惊鸿面

第12章 仙踪一见惊鸿面

加入书架
书名:
花间医圣
作者:
北圣皇
本章字数:
8510
更新时间:
2024-11-15

随着两位长老的讲解结束,学员们心中纷纷涌起敬仰与追求医道的火焰。浣碧望着手中的笔记,心底似有清流划过,方才浮光长老与浮云长老的言传身教让她深感学医并非易事,所肩负的更是无数苍生之安危。她轻声叹道:“原来医道之深,不止在药草和脉象,更在一颗悬壶济世的心。”

林苏点头,眼眸闪烁着憧憬:“是啊,医道不仅是技艺,更是心灵的修行。若能从医玄殿学有所成,这一生便足以无憾了。”她的眼中涌现出一抹坚定的光芒,似乎已将治病救人视作毕生的追求。

溪美与莲芝在一旁,亦露出赞同之色。溪美轻轻说道:“我们如今得遇长老们亲自教导,已是莫大的福气。听闻浮光长老当年为救一乡百姓,不惜深入瘴气沼泽采药,险些丧命,才救下整村人。我等若能效法其仁心,便不负此番入谷之缘。”

莲芝则颇为感慨地道:“浮云长老与浮光长老皆为一代名医,所学不只限于医理,更有道教之心法。他们说的‘医者仁心’,大约便是我们此生所需追求的。”

此时,浮光长老与浮云长老见众学员议论纷纷,互相鼓励,满意地对视一眼。浮云长老缓步走到学员面前,和声道:“既然尔等有心,那便从今日起,开始晨习‘玄脉诀’。此诀为医道入门心法,能助尔等静心养神,感知脉象之微妙,往后诊脉时会更加精准。”

他双手微抬,示意众人跟随而行:“尔等依吾手势,徐徐而动,呼吸自然而平稳。玄脉诀之重在于心与脉合,意与气和,切不可急功冒进。”

众人屏息凝神,依照浮云长老的指引开始调息练习。浣碧只觉一股清气自丹田升起,仿佛连带着四肢百骸都轻盈不少,她细细体会着,心中似有一股温暖流动,渐渐融入心神,与自身呼吸融为一体。

林苏与其他学员同样感受到这玄脉诀的奇妙,体内气息渐渐趋于平稳,仿佛身心都沉入一片澄澈的湖面上,内心的纷扰在这一刻都化作微波,轻轻荡开。她微微睁开眼,看向浮云长老的神情,心底不由生出敬佩之意。

浮光长老见众人已掌握初步诀窍,沉声道:“今日只是引导之法,尔等需晨昏各练习一遍。待学有所成,自会领悟玄脉诀奥妙。此诀虽是医道入门,却亦是修身养性之根本,尔等须持之以恒。”

学员们齐声应道:“谨遵长老教诲!”

练习完毕后,浮光长老宣布今日的课程暂告一段落,众人各自回到住处休息,准备整理今日所学。浣碧与林苏回到房中,心中仍是激动不已,二人对视一笑,彼此鼓励道:“从今日起,我们便一同勤学苦练,莫负此生。”

清晨的阳光洒在风境秘谷的每一个角落,透过医玄殿的窗棂,带来温暖的气息。此刻,众学员虽尚未真正踏上医道之巅,但那种内心的坚定,已如晨光般洒满心田。

浣碧与林苏早早便醒来,整理妥当后,带着笔记与医书前往医玄殿。一路上,鸟鸣清脆,山风微拂,风境秘谷的清幽与药香仿佛赋予了他们一种新的力量,令二人精神振奋。

待她们到达医玄殿时,其他几名通过试炼的学员也都陆续而至。林青岩、溪美、莲芝和姬存希皆带着笔记与草药,神情专注而期待。昨日的课程虽已让他们初识医道,但更深奥的医理和药理,仍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今日的课程同样由浮光长老与浮云长老共同讲授,主要围绕“气脉、经络”与“药材辨识”展开。浮光长老开场道:“医者,以通脉、解毒、治病为责。然气脉不通,药草虽妙亦难施效。今日便为尔等详细讲解经络之理。”

他从一卷古老的经络图开始,缓缓展开,解说道:“人之气脉,如江河之流,若有一处阻塞,则气血不畅,百病生焉。经络为气血所行之道,尔等必须精通。若能一触即发,知晓病源之所在,方能对症下药。”

学员们屏息聆听,眼神中充满好奇。林苏忍不住轻声问道:“长老,何为气脉阻塞?又该如何化解?”

浮光长老颔首,沉稳地回应道:“气脉阻塞,即体内气血不通,多由湿寒入体或气滞血瘀所致。要解此阻,需先诊其因,再以药草调理,或针灸疏通。脉息细微,须尔等细心体会。”

众人听得认真,纷纷记下。林青岩暗自思忖道:“气脉与经络,竟如此精妙。若能将此掌握透彻,必能在医术上有所精进。”

浮云长老见众人有所领悟,接过话题,进一步讲解道:“医道不仅在气脉之法,更在药草之辨。药草之性格、气味、功效皆有不同,稍有误差,便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故尔等今日之课,便是辨识药草。”

他取出几株干燥的草药样本,逐一展示给众人看。清苦的气味随风飘散,使得众人都不禁屏住呼吸,仔细观察每一株草药的颜色、形态、纹理。

浮云长老指着一株细小的绿叶草药,问道:“可有人知晓此为何草?”

浣碧轻轻举手,恭敬地答道:“弟子曾闻此乃‘青魂草’,具有清心凝神之效,但若使用过多则易导致幻觉。”

浮云长老微微点头:“不错,此乃青魂草。然其幻觉之效,正可在镇静药方中以少量运用。医者需善于因势制宜,方可最大限度发挥药性。”

溪美眼神微亮,似有所悟。她问道:“那不知长老,若遇到寒性极重之人,是否需用温性药材以平衡?”

浮光长老赞许地微笑道:“汝言甚是。医者治病,需审时度势,以药材之性,调和体内之阴阳,方能达成治愈之效。”

此时,林苏对医道的理解愈发深刻。她暗自下决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负师长厚望。她轻声说道:“若得长老日后多多指点,我等必竭力而为,潜心研修,医者仁心。”

浮云长老望向众人,缓缓道:“医道虽长,但贵在持之以恒。只要尔等心中有仁义,日后皆可于医道一途有所成就。”

林青岩、溪美、浣碧等人皆露出坚定之色,齐声应道:“弟子谨遵教诲,定不负长老厚望。”

一堂课下来,众人皆感收获颇丰,心中不由得对医道生出敬畏之心。待课程结束,浮光长老吩咐道:“今日之课程需尔等融会贯通,明日当继续。”

学员们各自告退后,带着记下的笔记,满怀憧憬地回到住处。林苏一边整理今日所学,一边低声道:“浣碧,今日所学真是大开眼界,日后若有更多医理,怕是需要不断温习,方能牢记于心。”

浣碧点头,深有同感:“医道之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我们须得日日温习,方能不负师长教诲。”她心中已暗自立下誓言,必将今日所学牢牢记住,不负风境秘谷的培养之恩。

浣碧与林苏行至回去的路上,周围静谧得仿佛连一丝风声都未有,唯余几声清脆的鸟鸣在耳畔轻响。二人正低声讨论今日所学,林苏忽然拉住浣碧,低声道:“浣碧,快看——那边有位白衣公子!”她指着前方不远处的山坡,声音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浣碧顺着林苏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晨光微曦间,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正缓缓向前,步履轻盈,仿若不沾尘世烟火。那人一身素白长袍,衣袂随风轻舞,宛若飘然不染尘埃的仙人。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一层温润的金光。

林苏望得入神,忍不住低声惊叹:“这般风采,莫不是玄冥医圣?他容貌清冷出尘,真如谪仙一般,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浣碧轻轻点头,心中亦难掩惊叹。自从入谷以来,她便听闻玄冥医圣的种种传说,却只见过一面,还是远远的观望。此刻亲眼目睹,不禁被那超然出尘的气质所吸引。她轻声道:“确是玄冥医圣。他如此风姿,自是凡人难以企及。若非得医道指引,竟不知世间竟有如此清绝之人。”

二人站在原地,生怕惊扰了那一抹仙姿,便只敢远远注视。林苏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我以为玄冥医圣不过是传闻,没想到真的如此俊美。虽然第二次见了,但,心里还是激动又紧张。浣碧,你说,他若是人间男子,必定是许多女子倾慕之人。”

浣碧摇头笑道:“这般人物,恐怕不会为凡尘俗念所扰。他行医救世,心怀天下,男女情爱之事,恐怕难以动其心。倒是你,倒真是个小小花痴呢。”

林苏不以为意,反而笑得更甜:“浣碧,你可莫要嘲我。若是你见了如此人物,难道不会动心吗?说不定他其实也有喜好之人呢,只是我们不知罢了。”

浣碧略一思索,道:“玄冥医圣志在济世救人,若有心仪之人,恐怕也是志同道合的贤才,非你我可比。”她虽言辞淡然,内心却也生出些许好奇。世人皆言医圣不近红尘,然而他是否也会偶尔怜惜某人,心有所属?若真如此,那人究竟是何等风华,方能入其眼?

二人一边讨论着,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那位仙风道骨的白衣身影。忽然,那白衣男子似有所觉,缓缓回眸,目光清冷如水,淡淡扫过周围,仿若洞彻一切。

这一眼,林苏几乎屏息。她心跳加速,连呼吸都为之凝滞,低声道:“浣碧,他、他看过来了!那眼神……好冷啊,又好似……带着一丝悲悯之情?”

浣碧微微一怔,暗自思量:他的目光中确实透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情,不似世人,而更像是看尽红尘冷暖之后的无情与怜悯交织。那一瞬,仿佛心头被轻轻拨动,浣碧不禁想:医圣这样的人,究竟经历了何等生离死别,方能在目光中带有如此悲悯?

白衣男子目光转瞬即逝,复又朝前行去,仿佛并未在意世间一切。林苏见状,叹道:“他果真如天上谪仙般不食人间烟火,我真好奇,他到底有何牵挂,又为何愿意居于此地?”

浣碧微微摇头,低声道:“医者之道,救苦救难,或许他愿留此谷中,是为了守护这片风境秘地。否则,以他的医术,早已声名远扬,何须隐于山林之间呢?”

林苏闻言,若有所思,轻叹一声:“如此风姿,世间少有,恐怕我们再如何努力,都难以企及他一分。”

正当二人感慨之际,远处传来一阵清朗的脚步声。浮光长老从山间走来,见她们驻足于此,便微笑着问道:“二位可是在此赏景?”

林苏面露微笑,却带着些许腼腆,道:“长老,我与浣碧方才看到了玄冥医圣,实在惊叹于他的风采,故停驻片刻。”

浮光长老笑而不语,眸中却透出一丝敬仰,轻声道:“医圣确实与常人不同。他行医多年,见证无数生死,性情自然随之变得清冷淡然。然他心怀仁德,凡是重病之人,皆竭尽全力救治,绝无半分怠慢。此乃真正的大医精诚之道。”

浣碧与林苏点头称是,内心不禁更加敬佩。浣碧低声问道:“长老,医圣素来清冷淡泊,不知他是否也有过世俗情感?如此超凡脱俗之人,是否也会生出情爱之心?”

浮光长老微微一笑,缓缓道:“医圣之心,早已超脱世俗。他并非未曾经历情感,只是他的所见所闻远超常人,故此心性渐渐沉静如水,早已不为外物所动。他心中所怀之人,或许已是过往,亦或是早已归于尘土,化为追忆。”

林苏听后,暗自一叹,喃喃道:“医圣之心果真如浩然天风,清冷高洁,岂是凡尘中人能窥见一二。”

浮光长老见二人有所感悟,遂道:“修医者,首重仁德,然道心亦需稳固,切莫因外物扰乱心神。尔等若有疑问,尽可向我请教。”

浣碧与林苏听闻,内心感激,齐声道:“多谢长老指点,弟子定谨记教诲。”

在回去的路上,林苏依旧忍不住低声感慨:“浣碧,你说玄冥医圣的心中可曾有过一丝柔情?”

浣碧微微一笑,轻声道:“或许有,也或许没有。但他既为医者,便早已将性情锤炼得如山中冷松般坚韧,不为情爱所扰。我们能做到的,是专心修学,未来若得见他一面,再以医道之心相合,或许才是对他最好的敬仰。”

二人行至住处,心中仍余有一丝敬慕与向往,宛若晨曦中的那抹白衣身影,恒远而高洁,成为她们前行的指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