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 第95章 才艺展露,引起注意

第95章 才艺展露,引起注意

加入书架
书名: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作者:
谋渊
本章字数:
3226
更新时间:
2025-07-09

周府的赏花宴进入了才艺展示环节。这是京城贵女们展现自身修养和才情的机会,也是无声较量的战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各显神通。

轮到沈清宁时,周夫人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再次点名:“听说沈家二小姐的琴艺在洛京闻名,今日可否为我等弹奏一曲,让我们这些京城女子也开开眼界?”她将“洛京”和“京城”对比,再次暗示地域的差异和可能的差距,同时将沈清宁架在了一个必须拿出真本事的尴尬境地。

沈清宁起身,姿态从容。她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刻说要弹琴。她微笑着,对周夫人及在座的各位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开口:“清宁久病初愈,琴艺生疏,恐难入耳。不过,清宁近日得姑奶奶遗物启发,悟得一种新的意境品鉴之法,名曰‘闻香曲’,愿献丑一番,请各位夫人小姐品鉴。”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闻香曲?从未听过的名字。在场的贵女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者不乏其人,但这闻香曲是什么?是她推脱的借口,还是哗众取宠的新花样?

周夫人和周敏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狐疑和不屑。她们料想沈清宁会选择弹琴或作画,如果水平不够,正好可以借机嘲讽。没想到她竟然弄出个闻香曲来。这完全超出了她们的预设。

沈清宁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她吩咐梅香:“去将我备好的香炉、茶具和香料取来。”

梅香很快将东西备好。沈清宁走到院中的一张石桌前,将香炉和茶具摆好。她取出一小盒香料,不是常见的沉香檀香,而是混合了几种花草药材制成的特殊香丸。她点燃香丸,一股淡雅清远的香气缓缓升起,不同于常见的浓郁熏香,这香味带着几分清冽,几分宁静。

“此香名为‘幽篁’,”沈清宁轻声介绍,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是清宁以姑奶奶宅院的竹林为灵感,调配而成。接下来,清宁想请各位在品这香的同时,饮一盏清茶,听一曲古琴,再听清宁讲述这香中的意境。”

她没有弹奏复杂的曲子,只是用古琴奏了一段极为悠远宁静的泛音,如空谷回响,如清泉流淌。琴声与香气在空气中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接着,她开始讲述。她没有像寻常文人墨客那样堆砌华丽辞藻,而是娓娓道来,从竹子的品性——正首、虚心、有节,讲到姑奶奶宅院的幽静竹林带给她的感受——那是历经风雨后的宁静,是于困境中保持的韧性,是守住本心的坚定。她将竹子的意象与人生感悟相连,将香气的层次与心境的变化相融。

她讲到“虚怀若谷”并非懦弱,而是能容纳万物;讲到“清风亮节”并非孤傲,而是坚守原则;讲到竹子在严冬中的翠绿,象征着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生机和希望。她的语言平实而深刻,引用的典故并非生僻之辞,而是恰到好处地融入讲述之中,让听者既能理解,又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

渐渐地,原本窃窃私语、心怀看戏的贵妇小姐们安静了下来。她们端着茶盏,轻嗅着香气,听着悠远的琴声和沈清宁清越温和的声音,仿佛真的置身于一片幽静的竹林之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韧性。

沈清宁没有刻意卖弄才华,她展现的不是技巧的精湛,而是对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将寻常之物赋予深刻内涵的创意。她巧妙地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其中,用一种非传统的方式,展现了超越年龄和出身的智慧和修养。

当她讲完,琴声也随之停歇。场中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一阵低低的赞叹声。许多贵妇小姐眼中流露出惊艳和佩服。

“真是闻所未闻的奇思妙想!”

“这香气……仿佛真的能让人心静下来!”

“沈二小姐的品鉴之法,令人耳目一新!”

周夫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没想到沈清宁能拿出这样独特的才艺,而且表现得如此出色,完全超出了她的掌控。周敏的脸色也十分难看。她们本想让沈清宁在传统才艺上出丑,结果她却另辟蹊径,反而赢得了满堂彩。

那位穿藕粉色衣裳的少女——王玉妍,此时眼神明亮地望着沈清宁,脸上带着由衷的欣赏。

沈清宁的“闻香曲”,成功地化解了周夫人的刁难,打破了人们对她“病弱”、“落魄”的刻板印象,让京城贵女们看到了她身上独特的才华和气度。她用“运用之妙”的方式,在这场社交场的开局中,赢得了关键的第一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