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 第82章 隐居之地,初探底细

第82章 隐居之地,初探底细

加入书架
书名:
盛世锦绣之沈清宁传
作者:
谋渊
本章字数:
2556
更新时间:
2025-07-09

跨入门槛,宅院内的景象与外观的朴素形成对比,却非金碧辉煌,而是透着一股岁月静好的雅致。院子不算大,但每一处都布置得恰到好处。几丛翠竹摇曳生姿,几块疏朗的怪石随意摆放,角落里甚至有一方小小的荷塘,尽管时节未至,也能想见夏日荷风送香的景象。地面铺着青石板,其间缝隙生着细密的青苔,更添一份幽古之意。院落被打理得一丝不苟,显然是有人长期精心维护的结果。

“这里是姑奶奶最喜欢的院子。”赵伯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怀念,“她老人家晚年几乎都在这里度过,她说这里能让人心静,能听到自己真正的声音。”

沈清宁沿着石板路前行,感知着这座宅邸的气场。没有侯府那种森严压抑、充满算计的气息,也没有一般富贵人家的浮华俗气。这里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内敛、从容,却蕴藏着不容忽视的深度。

赵伯指着周围的房屋介绍:“这是正房,姑奶奶生前住的地方,现在留给大小姐您住。东厢房是下人房,西厢房暂时空着。前面是倒座房,平时用来待客或者堆放杂物。”

沈清宁注意到,宅子里伺候的仆人不多,约莫五六个,都是些上了年纪的,看起来忠厚老实。他们见到沈清宁,都恭恭敬敬地行礼,神态真诚,眼中只有对姑奶奶故人的敬重,没有一丝探究或轻视。

“他们都是姑奶奶留下来的老人。”赵伯解释道,“跟着姑奶奶几十年了,信得过。”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在京城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能有这样一批可靠的班底至关重要。沈清宁暗自庆幸姑奶奶的深谋远虑。

赵伯将沈清宁引至正房。房间布置得极为素雅,没有多余的装饰,家具样式古朴,却材质上乘,透着低调的奢华。一张临窗的软榻,一张书案,几排书架,一应俱全。窗外是那片摇曳的竹林,风吹竹响,如同私语。

“这是姑奶奶的书房。”赵伯指了指正房旁边的一间屋子。

沈清宁的目光落在书房门上。门是厚重的木门,门框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她看到一丝极细微的、若有似无的划痕,像是某种重物长期拖拽留下的印记。而在门右侧的一段墙壁,某个青砖的颜色与其他砖块略有差异,像是被动过。这些细节,逃不过她敏锐的眼睛。她想起了姑奶奶信中说的“宅中内有乾坤”,以及洛京侯府藏书阁的密室。莫非,这看似寻常的书房,也藏着什么秘密?

她心中有了猜测,但面上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姑奶奶留下的书,我定会好好拜读。”

“是。”赵伯应道,“那大小姐和两位姑娘先安顿休息,老奴去备些茶水点心。”

“劳烦赵伯了。”

待赵伯退下,梅香和紫苏忙着收拾行李。沈清宁则缓步在房中走动,细细打量着每一个角落。她走到书案前,指尖轻柔地拂过光滑的桌面,仿佛能感受到姑奶奶留下的温度。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姑奶奶的心血和期望。

她走到窗边,看向院外。这座宅子所在的坊巷,虽然僻静,但并非死巷,西通八达,周围都是寻常百姓居住。这既提供了隐蔽性,也意味着一旦暴露,很难完全隔绝。这里不是绝对的安全,但给了她一个以静制动、暗中观察的绝佳 vantage point。

这座宅邸是姑奶奶为她精心准备的立足点,也是她探寻京城秘密的第一站。她需要尽快熟悉这里的一切,利用这里的一切资源,将姑奶奶的“运用之妙”落到实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