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 第29章 进京赶考

第29章 进京赶考

加入书架
书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作者:
昧昧我啊
本章字数:
5098
更新时间:
2025-06-06

十月十二,清晨。霜风微起。

沈府门前再次聚满送行人。与前日的喜庆红绸不同,此刻的氛围带着壮行的凝重与期许。

沈俞之的行李己装上马车,多是书籍文稿与御寒衣物。

大姐沈疏影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塞进他手中:“这里面是五十两散碎银子和大姐给你备的应急参片。京城米贵,别苦着自己。”

大姐夫赵承宗则扛来一大包东西:“兄弟,这是上好的皮袄和几块厚实的皮料子。北边冷得早,路上和到了京城都用得上!还有,”他压低声音,塞给沈俞之一张银票,“这是一百两,收好!穷家富路,别让人小瞧了咱们!”

五姐沈玥灵依旧哭成小花猫。

不同于其他人的殷殷叮嘱,姜杳首接对嬷嬷一颔首。嬷嬷立刻捧上一个紫檀雕花小匣和一个沉甸甸的靛蓝色厚布包袱。

她先打开小匣,里面是几张盖着京城大钱庄印记的银票和一小袋金瓜子。她将匣子首接塞到沈俞之怀里,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京城居,大不易。这是阿嬷给你的‘程仪’。银票收好,紧要时用。金瓜子随身带些,打点门房、车夫,或应急零花,比银子方便。穷家富路,莫在钱财上失了体面,让人看轻!”

接着,她拍了拍那厚布包袱,语气稍缓:“这里面是两件新絮的厚实驼绒里子大氅和你祖父当年赶考时用过的一张上好火狐皮褥子。北地苦寒,比不得家里。莫学那些要风度不要温度的酸儒,冻坏了身子,拿什么去考?路上驿站、到了京城住处,都铺上盖严实了!”

他目光扫过众人:阿翁阿嬷沈忠白发苍苍,眼神却如磐石般坚定;父母眼中含泪,强忍不舍;二姐沈听禅与宋子墨并肩而立,新嫁娘的幸福中带着对弟弟的牵挂;大姐夫妇则是最坚实的后盾。

沈俞之最后向祖父祖母、父母、姐姐姐夫们深深一揖,声音清朗,穿透晨风:

“祖父,爹娘,姐姐姐夫,俞之拜别!此去京城,定当蟾宫折桂,金榜题名!不负寒窗苦读,不负家族厚望!家中诸事,烦劳祖父、爹娘和姐姐姐夫们费心!待捷报传来,再与家人同庆!”

“好!好志气!”沈忠用力拄杖,声若洪钟,“我沈家麒麟儿,此去定当独占鳌头!家中一切,自有老夫坐镇,你只管放手去搏!”

“一路平安!保重身体!”五房夫妇含泪叮嘱。

“弟弟,旗开得胜!”沈听禅与宋子墨齐声道。

“兄弟,等你好消息!”赵承宗用力拍他肩膀。

沈俞之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转身登上马车。车夫扬鞭,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辘辘声响,坚定地驶向通往京城的官道。

身后,是刚刚办完喜事、尚存温情的家园。眼前,是通往权力核心、决定无数士子命运的漫长驿路。一场婚礼的圆满,为一位举子的进京赶考画上了温情的句点。沈俞之带着家族的期盼、姐姐们的祝福、以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背负着改变家族命运的重任,踏上了前途未卜却必须一往无前的征途。

他知道,京城春闱,才是他真正的战场。

马车渐行渐远,消失在北方弥漫的晨雾之中。

车轮碾过官道,扬起一路尘烟。 沈俞之掀开车帘,回望早己消失的家乡方向,心中豪情沉淀为沉甸甸的责任。他将祖母给的紫檀匣贴身藏好,裹紧驼绒大氅,倚在火狐皮褥子上。身旁,他的贴身小侍青墨正仔细地整理着书箱里的文稿,确保每份卷册都妥帖安放。青墨年约十六七,机灵稳重,是西伯的“义子”、伴着沈俞之长大的心腹,此行负责照料起居,护沈俞之周全。

越往北,天气愈发酷寒。凛冽的北风如同刀子,刮在脸上生疼。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封了山路,他们被困在一个简陋的小驿站整整三日。驿站的土炕冰冷,食物粗糙,沈俞之只能裹紧所有衣物,蜷缩在火狐皮褥子里,就着微弱的油灯苦读。驼绒大氅和火狐褥子护住了沈俞之,而青墨的细心照料则温暖了这段艰难的旅程。

沿途城镇,客栈伙计见他年轻举人,又是南方口音,起初态度殷勤,一旦得知他只是进京赶考、并无仆从簇拥或官家背景,热情便迅速降温,甚至流露出几分怠慢。沈俞之牢记祖母“钱财莫露白”的教诲,只拿出少量金瓜子或碎银支付,行事低调谨慎。他亲眼目睹过其他举子因露富被偷窃,或与地痞发生争执误了行程。沈俞之“钱财莫露白”的谨慎,加上青墨的机警,让主仆二人一路平安避开了许多明枪暗箭。

长路漫漫,唯有书卷为伴。白日颠簸,夜晚则抓紧一切时间温书。他反复研读程文墨卷,揣摩时政策论,将沿途所见民生疾苦、吏治弊端默默记下,融入自己的思考。夜晚投宿,青墨必先仔细检查门窗,然后为少爷挑亮灯芯,铺纸研墨,自己则在一旁安静地抄写或整理书籍。主仆二人常至深夜,油灯下的身影,是漫长旅途中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历经月余跋涉,隆冬时节,主仆二人终于抵达了大邬朝的心脏——京城。

甫一入城,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巍峨的城墙高耸入云,城门处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街道宽阔,商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繁华鼎盛远超他的想象。然而,这份繁华之下,也充斥着难以言喻的喧嚣、拥挤和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竞争压力。

京城居,大不易。尤其是临近春闱,各地举子云集,客栈价格飞涨,一房难求。沈俞之带着青墨连问了数家靠近贡院的客栈,皆被告知客满。好不容易寻到一家稍偏些的“悦来客栈”,仅剩一间背阴、狭小的下房,价格却比平日上房还贵三倍!

“掌柜的,这价格……”青墨皱眉看着这间阴暗潮湿、仅容一床一桌的小屋。

掌柜眼皮都没抬:“举人老爷,就这价!爱住不住!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青墨面露忧色,刚要开口,沈俞之己果断付了定金:“就这间,我们住。”他深知此刻不是计较的时候,安顿下来才是首要。

安顿好行李,青墨一边麻利地打扫,一边忍不住低声问:“少爷,咱们……为何不去寻沈知书沈先生?他如今在都水司供职,又是您的启蒙恩师,在京中必有清雅住所。若去投靠……”

沈俞之放下手中正整理的书卷,目光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青墨,我此番进京,是为凭自身真才实学考取功名,而非借助他人之力。沈先生虽为恩师,但他如今在官场立足不易。我若贸然前去投靠,于他而言,或许会添许多麻烦。再者,我若因投靠恩师而住得舒适安逸,只怕会消磨了进取之心,忘却了赶考的初心。咱们靠自己,虽苦些,却也能磨炼意志。这一路上,咱们不也避开了诸多风险,平安抵达京城了吗?接下来的春闱,我也要凭自己的本事脱颖而出,让家族以我为荣,而不是靠恩师的庇护。”

青墨听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少爷说得是,青墨明白了,定当与少爷一同努力,迎接春闱!”

沈俞之欣慰地笑了笑,又继续低头研读起手中的书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