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靶场上清脆的枪声己经此起彼伏。李云龙叼着半截烟卷,眯眼看着百米外那个正在快速更换弹匣的身影。林海手中的黑色步枪喷吐着火舌,弹壳如金雨般抛洒,三十发子弹不到十秒全部倾泻而出。
"报靶!"
"全部命中!最佳散布十五厘米!"报靶员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叹。
魏大勇手里的老式汉阳造差点掉在地上:"乖乖,这射速顶得上咱们一个班了!"
段鹏快步走到靶位前,摸着那些尚有余温的弹孔:"这枪管...这膛线..."他的手指微微发抖,"比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强出十条街去!"
李云龙一把拽过林海手里的步枪,粗糙的手指抚过冰冷的钢制机匣:"他娘的,这玩意叫啥?"
"81-1式自动步枪。"林海卸下弹匣,"7.62毫米口径,三十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400米。"
"全自动?!"李云龙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你们空降兵都配这玩意?"
林海点点头,指向远处几个正在练习狙杀的战士:"那边是85式狙击步枪,配4倍光学瞄准镜。"
李云龙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操!老子手下还他娘的在用汉阳造!"他狠狠踹了一脚地上的石子,"秦基伟这老小子太偏心眼了!"
---
走进空降兵军械库,李云龙三人的表情就像第一次进城的庄稼汉。整面墙的枪架上,清一色的81式步枪泛着幽蓝的烤漆光泽。角落里,十几支狙击步枪整齐排列,光学瞄准镜在灯光下闪烁着冷光。
"这...这..."魏大勇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完整的话,手指悬在半空不敢触碰那些精密的武器。
段鹏首接扑到一个打开的武器箱前,里面整齐码放着新型手雷和爆破器材:"林营长,这些...都是苏联货?"
"国产的。"林海拿起一枚手雷,"82-2式卵形手雷,破片杀伤半径15米。"
李云龙突然一把抓住林海的肩膀:"林小子,你跟老子说实话,十五军是不是全军都换装了?"
林海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日他先人板板!"李云龙暴跳如雷,"老子要去志司讨个说法!凭啥好东西都紧着你们?"
"李军长,"林海按住激动的李云龙,"这些装备需要特殊训练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我们空降兵每个战士都经过至少三百小时的专项训练。"
魏大勇摸着狙击步枪的枪管,突然问道:"林营长,您刚才说...能用枪解决的战斗不用拼刺刀?"
---
训练室的沙盘前,林海将几个代表不同武器的模型摆在桌上。
"现代战争讲究火力密度和精准打击。"他拿起一个自动步枪模型,"一个装备81式的战斗小组,火力输出相当于传统部队一个排。"
李云龙闷头抽烟,眉头皱成"川"字:"那照你这么说,拼刺刀过时了?"
"不是过时,是代价太大。"林海调暗灯光,投影仪上显示出几张战场照片,"这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统计,白刃战中,即使获胜方伤亡率也超过60%。"
段鹏倒吸一口凉气:"六成?!"
"但拼刺刀能打出气势!"魏大勇忍不住插话,"当年我们一个冲锋,小鬼子腿都软了!"
林海没有反驳,而是换上一段影像资料。画面上,一队特种兵在夜色中无声接近哨所,匕首寒光一闪,哨兵瞬间倒地,整个过程不到三秒。
"这是隐蔽作战。"林海暂停画面,"不需要气势,只需要效率。"
李云龙盯着定格的画面,烟头烧到手指都没察觉。
---
训练场上,林海的特战小队正在进行CQB(室内近距离战斗)演示。六人小组突入模拟房屋,81式的短点射声如同爆豆。橡胶子弹在靶子上留下密集的弹孔,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到二十秒就完成了清场。
"看清楚了吗?"林海指着最后一个被"击毙"的靶子,"如果是真实战斗,这个距离用刺刀,至少要付出两到三人的代价。"
李云龙沉默地走到靶子前,摸着那些密集的弹孔。突然,他转身吼道:"魏大勇!段鹏!"
"到!"
"从今天起,给老子往死里练枪法!"李云龙的眼睛通红,"再他娘的迷信刺刀,老子先毙了你们!"
林海递过一份训练大纲:"李师长,这是我整理的速成训练方案。"
李云龙接过文件,突然压低声音:"林小子,帮个忙...能不能...借调几个教官?"
---
夕阳西下,李云龙三人站在空降兵的靶场上,手里握着崭新的81式步枪——这是林海特批的"教学用具"。
"手腕下沉,腮贴枪托。"林海调整着李云龙的姿势,"呼吸要均匀,扣扳机像挤牛奶..."
"砰!"
第一发子弹脱靶,溅起远处的尘土。李云龙骂了句脏话,重新瞄准。
"砰!"
这次靶子边缘溅起木屑。到第十发时,李云龙终于打出了第一个八环。
"他娘的!"李云龙擦着额头的汗水,却笑得像个孩子,"老子当年学骑射都没这么费劲!"
魏大勇和段鹏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但三人眼中都燃烧着同样的火焰——那是军人对更好武器的本能渴望。
"三个月。"李云龙突然伸出三根手指,"三个月后,老子的部队要全员通过你们的考核标准!"
林海敬了个军礼:"随时恭候李师长验收。"
远处的山坡上,最后一缕阳光穿过云层,将西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枪械的金属部件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