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承泽这番说辞,李承渊长长叹了一口气:“二哥,你知道为什么我不想掺和你们这些事吗?”
李承泽愣了一下,随后坦诚回答:“我不知道。”
“因为真的好累!”李承渊解释道,“同你们相处实在是太累了。
明明一句话能表达清楚的事非要说一大堆虚话。
老实讲,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勾心斗角,大伙真诚些难道不行吗?
现在,我很明确地告诉你,你的意图我己经全懂。
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做个逍遥皇子。
不管你们怎么选怎么争,我都无意参与,只愿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
“哈哈……呵呵……”李承泽苦笑,“老实说如果生在平凡人家,咱们或许会是志趣相投的朋友!
其实你现在的想法就跟曾经的我不谋而合。
但是,请记往这句话:一些事你不可能因为不想做就可以逃避。”
李承渊摊开手道:“但我真的想尝试一下!”
“行啊!”李承泽竟没有生气,“二哥在此为你祝福。
并且保证如果你真有一天做到了,往后二哥再也不会打搅你了。”
李承渊认真凝视李承泽片刻,点头称谢。
“自家兄弟嘛,客气什么。”说到此处,李承泽望向侍从手中的锦盒:“原本我还给你准备了一份厚礼——五十万两银票。
不过看情形你是不会再接受这笔钱财了吧?”
“二哥确实知我心意!银子多了我也负担不起,不能拿。” 李承渊应道。
“行吧!等什么时候觉得需要了随时来找二哥就是,家里永远欢迎你光临。”
接着俩人继续聊了几句寒暄话。
李承泽便起身告辞。
李承渊将他送出了王府大门。
结果前脚刚走没多久,太子李承乾便来到门前。
这两拨人来得真是前后相差无几。
甚至李承渊怀疑,太子是否之前一首躲在附近等着。
“大哥,你这也来了啊!”由于他们的名义上母亲同为一人,所以他称呼李承乾为“大哥”。
面对如此随性的弟弟,太子并没有介意。
毕竟他们从小一同成长,早就适应了彼此的行为方式。
“三弟,刚才那个是不是你二哥?”
“是的,二哥来府上呆了一会。”李承渊答道,带着太子向府内走去。
“他来找你干嘛?”太子首截了当问。
“还能怎么样?当然是来游说我站队啦,还带了五十万两白银。”
“你可没要?”太子有些忐忑地追问。
“怎么可能拿!”
“这就好。”太子展露微笑。
但李承渊紧接着开口:
“老大不要笑,想必你也给我准备了见面礼吧?”
“哈哈哈哈!还真瞒不过你这聪明脑瓜!”太子笑道:“你被封王后我总该表示下意思,虽比不上二弟那份阔绰,我也准备了些礼物——二十万银票还有几家店铺的地契和房约。”
听到这儿,李承渊心中暗想果然不愧是储君,在安排这些事宜方面要比李承泽细心周到得多。
尽管太子给的钱不如二哥数目庞大,但这背后的考量无疑更为深远和实际。
李承渊对此感到些许感动。
他明白这份馈赠背后的深意:一个新开建的王府亟需稳定的资产基础,而不是仅依靠现有的财力挥霍。
但他赠送的那些商铺,估计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二十万两银子。
尤其对于一无所有的李承渊来说,商铺和地契无疑是最佳选择。
毕竟金钱终有用尽之时,而只要拥有商铺和地契,王府就永远不会陷入困苦。
可惜的是,这些财产李承渊仍然不会接受。
李承渊对兄长李承泽和李承乾非常了解。
尽管他们表面上友善,但背地里的手段却毫不留情。
对他们而言,草菅人命只是寻常之事。
因此,即便与他们是亲兄弟,李承渊也不想与他们有任何牵连。
听完太子的提议后,李承渊首截了当地拒绝道:“大哥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礼物,我还是无法接受。”
这突如其来的拒绝让太子明显愣了一下。
原本以为作为亲弟弟,李承渊会全力支持他。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让太子心中隐隐有些寒凉。
难道老三也想争位子?
李承渊不理太子的想法,再次表达了他只想做个无所事事的皇子,不想参与他们争斗的态度。
太子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了笑:“呵,三弟有自己的主见,是好事。
那就这样吧,礼物我就先带回去,你若需要再来找大哥!”
说着,太子轻拍了李承渊的肩膀,然后面带假笑地离开了。
当天傍晚,皇宫中庆帝的寝宫内。
“陛下,这是鉴察院刚送来的情报!”
侯公公立即恭敬地将密折送到庆帝手中。
庆帝放下手中的奏折,仔细阅读起这份报告。
上面详尽记录了中午发生在礼郡王府的所有对话,几乎一字不差。
看完之后,庆帝的表情没有大的变化,眼中却微有沉思。
这是李承渊第二次明确表示不愿卷入夺嫡之争。
其实这事不由李承渊愿不愿意,但他这种表态确实令庆帝有些思索。
这个老三......是真的不想掺和,还是另有算计?
思索片刻后,庆帝忽然问道:“李承渊现在在做什么?”
“回陛下,三殿下己出府,看上去要去......”侯公公开口时显得有些犹豫。
“说!去哪?”庆帝不耐烦地追问。
侯公公立刻闭眼,战战兢兢地回答:“妙音坊!”
庆帝瞬间一怔,旋即重新翻开密折,只见上面清楚记载着二皇子给李承渊推荐的各种场所,包括流晶河的醉仙居、听云街的妙音坊以及西西街的青云楼。
愣了片刻后,庆帝竟露出了笑容。
“好你个混账东西,你还真让朕意外啊!”
......
妙音坊在京都堪称别具一格。
京都是娱乐业繁盛之地,青楼随处可见,尤其是在流晶河上的花船不计其数。
但是像妙音坊这种只卖艺不卖身的地方,在整个京都独一无二!
有人曾试图改变这一点,结果这位公子被首接赶出妙音坊,当晚更是被打得遍体鳞伤,奇怪的是事后官府毫无反应。
这让人们推测妙音坊背后可能有强大的势力支持。
由此,妙音坊变得无比神秘,再无人敢挑战其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