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哥狐疑:“真是这样?小妹你从小可没生过病。”
“真的,你们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确定小妹没有受伤,大哥二哥才放下心来,把背上的背篓放下。
“大哥二哥你们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走这么远的路得多累呀。
大哥江建国说:“这不是看你没回家嘛,爹娘担心,昨晚和今早收拾了这些东西,都是你爱吃的。”
初春山里没什么可以吃的,大哥背篓里都是一些春笋、野果之类的。还有一些蘑菇,还带着露水,一看就是大清早摘了给她送过来的。
二哥背篓里有两只野鸡和三只野兔。都没杀,用绳子绑了带来的。野鸡还把野兔的毛啄掉了不少。
江建军好笑:“嗬,怪不得路上背篓老动呢,这鸡把兔子毛都叼走了。”
江建国娶媳妇了,知道兔子毛能做手套做围巾,有点可惜:“哎呀,这兔子毛可惜了,不然能给小妹和宋家小妹一人打一个小围巾呢。”
正说着,宋成他们回来了。
“大哥二哥,你们来了。”宋成放下锄头,走到屋里。
李二狗在地里听说成子哥的大舅哥来了,首接回了自己家。
宋姝看到满地的果子还有两只鸡三只兔,惊讶:“宋家哥哥,这都是你们带过来的嘛?这么多东西呀。”
江婉洗了一碗果子,拿起一颗塞在宋姝嘴里:“尝尝,昨天和你们说过的山里的野果,甜不甜?”
宋姝眯住眼睛:“嫂嫂!真的是甜的!”
江婉把这一碗都塞给她,“慢慢吃,这些都是你的。”
江建国和江建军漫不经心地问宋成:“怎么昨天回门没回去呀?”
宋成看了一眼江婉说:“昨天江婉着凉了,打算等她身体好点我们再回门。”
江婉侧耳听着,她知道这是大哥二哥给她撑腰,没说话,假装没听到。别以为昨天刘翠爽来家里找他这件事她不知道。
寒暄差不多了,江婉打算加个菜,“宋成,你杀一只兔子吧,做半只水煮兔,半只卤兔。”
“好嘞。”宋成拎着一只兔子往院子里走。
江婉眼疾手快拦住他:“哎,这只兔子肚子这么大不会是怀孕了吧?”
江二哥凑近一看,“还真是,这只留着吧,以后可以有好几只兔子。”
江婉在剩下的两只兔子里挑了一只递给宋成,“吃这只吧,肥一点,剩下那一只也是公兔,咱们留着养养吧。”
江婉喊过来宋姝:“姝姝,你去把李奶奶和狗子叫过来,中午就在咱们家吃了。”
“好嘞!我这就去叫。”
江婉拎过兔子三两下处理好了,卤兔子切块,水煮兔切片。又把春笋切片。准备好花椒香料开始炝锅。
宋成、江建国和江建军在灶台前看着:“宋成,你小子可有福气了,我们小妹可是完美学习了我娘的手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的饭香得没法说,你可得对我们小妹好点。”
宋成:“大哥二哥放心,我肯定把婉婉捧在手心儿里。”
李奶奶和李二狗来了,还带着两颗冬天存的大白菜,一小袋胡萝卜。
李二狗:“嫂子,我们怪不好意思的,你们这吃肉呢我们就过来蹭饭。”
江婉:“说什么呢,就是吃肉才把你们叫过来。”
宋成也没客气,接过白菜和胡萝卜就往灶台走。江婉:“奶奶,你带的这菜可是太及时了,这肉里加点菜更香!”
李奶奶:“婉婉长得漂亮,做饭手艺也好,以后要是成子欺负你呀,你就去找我这个老婆子,看我不拿拐杖打断他的腿。”
江婉笑着应:“哎,奶奶我记住啦,有您给我撑腰,量他也不敢欺负我。”说完还傲娇地看了一眼宋成。
宋成洗着白菜:“我哪敢呀,婉婉是我媳妇,就是我祖宗,我护着还来不及呢。”
大家轰笑。
水煮兔出锅,卤兔还要半小时。江婉又摊了几个鸡蛋饼,复炸了一下馒头片。
宋家又吃肉又吃蛋的,隔壁邻居小孩闻着香味,都要馋哭了,哭着喊:“娘!好香呀我也要吃。”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这么小又不下地干活,吃那么好干什么。这个宋成也是的,家里有几个子儿呀就敢这么吃,看他这日子咋过!”
宋家。
大家围坐在桌子旁,都说这一餐丰盛。
李奶奶:“宋成啊,你真是有福气,婉婉,你家还有姐妹不?有的话介绍一个给二狗。”
李二狗闹了一个大红脸:“奶奶!我才17,我不着急娶媳妇。”
“17怎么啦,成子不也才19嘛,别等成子的孩子会打酱油了,你还是一个人。”
这下变成宋成和江婉闹红脸了。
宋成夹起一块卤兔子,“奶奶,你尝尝这个兔子,不辣,好吃。”
兔子卤的软烂适中,李奶奶没几颗牙也能吃得动,里面加的竹笋、胡萝卜也入了味,一个字:香。
年轻人更青睐水煮兔,酸辣开胃,里面加了白菜和竹笋,淋一点卤汁在馒头上,再夹一块水煮兔,一个字:爽。
宋姝一口接一口地吃:“现在的日子比过年还好,要是天天能这么吃就好了。”
江婉摸摸她的头:“放心吧,咱们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吃完饭,江建国和江建军就要走了。
“大哥二哥,你们住一晚明天再走呗。”
江建国:“不了,娘还在家等我的信儿呢,回去天就擦黑了。这不到春耕了嘛,先忙地里的活吧,春耕后你和宋成有空就回家一趟。”
江婉眼睛含泪。
把过门准备的礼往大哥二哥的背篓里装,两斤白糖,一条二斤的猪肉,李奶奶冬天存的一袋胡萝卜,两根白萝卜,还有一个十块的红包。
江大哥把红包塞回江婉手里,“你们俩也不容易,把日子过好就行了,咱们家不差你们这个红包。”
江婉把江家大哥二哥送出门,“大哥二哥,注意安全。”
两个哥哥向她挥手:“回去吧。”
邻居王大壮的媳妇坐在门口:“成子媳妇,你家里来人了?”
怪不得吃得这么好,香得她都馋了,午饭多吃了一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