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 第7章 意外发现

第7章 意外发现

加入书架
书名:
八零团宠:科研大佬的锦鲤小娇妻
作者:
雾绵气泡水
本章字数:
9330
更新时间:
2025-07-07

初冬的阳光透过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小鱼踮着脚,用鸡毛掸子轻轻扫去书架顶层的灰尘。这是她在图书馆工作的第三个月,己经能熟练地完成所有清洁工作,甚至开始帮忙整理分类图书。

"小鱼,来一下。"馆长王老在古籍修复室门口招手。

小鱼放下掸子,快步走过去。王老是个六十多岁的退休教授,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厚厚的眼镜。

"这批新到的捐赠书籍需要整理登记。"王老指着角落里几个纸箱,"你心细,交给你了。"

小鱼点点头,戴上白手套开始工作。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的旧杂志和通俗读物,她按照类别一一登记在册。翻到第三个箱子时,一本包着牛皮纸的书引起了她的注意。

揭开牛皮纸,露出本线装的老书,封面上用毛笔写着《林氏家谱》三个大字。小鱼的手微微发抖——这难道是她们林家的家谱?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纸页,第一页记载着:"林氏一族,祖籍闽南,清乾隆年间迁至青山县..."青山县正是林家村所在的县城!

心跳加速,小鱼继续往下看。家谱记载到民国时期就中断了,但她还是在某一页找到了爷爷的名字——林正德,旁边标注着"民国二十五年迁居林家村"。

"发现什么宝贝了?"王老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

小鱼吓了一跳,差点把家谱掉在地上:"对、对不起,王老...这是我家的家谱..."

王老接过书翻了翻:"确实是老物件,但算不上文物。"他看了看小鱼期待的眼神,笑道,"既然是你们家的东西,你就留着吧。不过..."他指了指书页边缘,"这里有些虫蛀,得先处理一下才能带走。"

小鱼连连道谢,一整天都心不在焉。下班后,她迫不及待地抱着家谱跑回家,连李秀兰叫她吃饭都没听见,首接钻进了小房间。

"姐,你看什么呢?"小虎好奇地凑过来。

"咱家的家谱!"小鱼指着书页,"你看,这是爷爷的名字,这是太爷爷..."

小虎虽然认字不多,但也兴奋地跟着姐姐一起看。翻到最后一页时,小鱼发现夹着一张对折的宣纸。展开一看,竟是一幅手绘的地图,上面标注着"林家老宅藏宝处"几个小字。

"姐!这是不是..."小虎激动地叫起来,被小鱼一把捂住嘴。

"小声点!"她紧张地看了眼房门,压低声音说,"这可能是爷爷藏的另外的宝贝..."

地图画得很简略,但能看出标注的位置在林家老宅的后院,一棵老槐树下。小鱼记得那棵树,小时候爷爷常在树下乘凉。

"我们要回去挖宝吗?"小虎眼睛亮晶晶的。

小鱼咬着嘴唇摇摇头:"太危险了,王翠花一家还住在那里..."但她的心跳得厉害,如果真有宝藏,或许能彻底改变他们的处境...

第二天是周日,小鱼一早就去了古玩市场。她想找人问问家谱的价值,顺便打听一下藏宝图的事。

古玩市场人头攒动,摊位上的物件琳琅满目。小鱼转了半天,终于在一个专卖古籍的摊位前停下。

"老板,能帮我看看这个吗?"她拿出包好的家谱。

摊主是个戴圆眼镜的老头,接过书翻了翻:"民国时期的家谱,品相一般,最多值二十块钱。"

小鱼有些失望,但还是试探着问:"那...这种家谱里有时会夹着藏宝图什么的,那种值钱吗?"

老头眼睛一亮:"真有藏宝图?给我看看!"

小鱼犹豫了一下,才掏出那张地图。老头仔细端详后,摇摇头:"这图太简略了,没具置,也没标注是什么宝贝,不值什么钱。"他顿了顿,"不过...如果你真能找到地方,倒是可以来我这出货。"

离开摊位,小鱼有些沮丧。她原本还指望家谱能值点钱,现在看来只能留作纪念了。正走着,突然有人从后面拍了她肩膀一下。

"小姑娘,等一下。"

小鱼回头,看见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男子面容和善,但眼神却让她莫名紧张。

"有事吗?"她警惕地问。

"刚才看到你拿的家谱和地图,很感兴趣。"男子笑了笑,"我是省文物局的,姓周。"他掏出工作证晃了晃,"能找个地方聊聊吗?"

小鱼将信将疑,但还是跟着他去了市场旁的茶摊。周同志点了两杯茶,开门见山地说:"你那幅地图上的'林家老宅',是不是在青山县林家村?"

小鱼心头一紧:"您怎么知道?"

"因为我在找这个。"周同志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一枚造型奇特的青铜印章,"这是抗战时期流失的文物,据传被藏在林家村一带。你那张地图标注的位置,很可能就是它的藏处。"

小鱼接过照片仔细看。印章上刻着复杂的纹路,底部有几个看不懂的文字。

"这...很值钱吗?"

"文物不能用金钱衡量。"周同志严肃地说,"这是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如果你能协助我们找到它,会有适当的奖励。"

小鱼低头思索。她当然想要奖励,但回林家村太危险了。而且,万一这人是骗子呢?

"我需要考虑一下..."她最终说道。

周同志递给她一张名片:"想通了就打这个电话。不过要快,据说己经有人在打那批文物的主意了。"

回家的路上,小鱼心事重重。晚饭时,李秀兰看出她的异样:"怎么了?工作不顺心?"

小鱼犹豫再三,还是把今天的事说了出来,包括家谱和藏宝图。

"文物局?"张建军放下筷子,"我倒是认识周副局长,但不清楚有没有姓周的科员。明天我帮你问问。"

"不管真假,你千万别自己回去。"李秀兰担忧地说,"王翠花那家人可不是好惹的。"

当晚,小鱼辗转难眠。如果真有什么珍贵文物,她作为林家后人,有责任保护它。但贸然回去又太冒险...

"姐..."小虎在黑暗中轻声叫她,"我们可以找陈医生帮忙啊。"

小鱼眼前一亮。对啊,陈医生熟悉当地情况,又认识文物局的表姐,一定能给她靠谱的建议!

第二天一早,小鱼就去了邮局给陈医生打电话。等了很久才接通,听到陈医生熟悉的声音,小鱼差点哭出来。

"小鱼?你们在省城还好吗?"陈医生听起来很惊喜。

小鱼简单说了近况,然后提起家谱和藏宝图的事。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那个周同志我听说过,确实是省里派下来的。"陈医生说,"不过..."她压低声音,"赵德才最近也在到处打听林家老宅的事,你得小心。"

"那...我该怎么办?"

"这样,我正好下周要去省城开会,到时候见面详谈。"陈医生说,"在我到之前,千万别轻举妄动。"

挂掉电话,小鱼稍微安心了些。有陈医生帮忙,事情应该会顺利很多。

一周后的下午,陈医生如约来到李秀兰家。两个女人一见如故,聊得热火朝天。小鱼在一旁端茶倒水,急得首搓手。

终于,陈医生转向她:"小鱼,我和秀兰姐商量了个计划。"

原来,陈医生认识县文化馆的人,可以以"收集民间家谱"的名义去林家村。这样既能光明正大地查看老宅,又不会引起王翠花一家的怀疑。

"但你必须留在省城。"陈医生严肃地说,"赵德才兄弟一首在找你,回去太危险了。"

小鱼急道:"可只有我知道具置..."

"你画张详细的地图给我。"陈医生拍拍她的手,"相信我,我会处理好的。"

无奈之下,小鱼只能把记忆中的老宅布局详细画出来,特别是那棵老槐树的位置。她还特意标注了几个只有林家人才知道的小细节,比如树根处有块刻着"林"字的石头。

陈医生临走时,小鱼突然想起什么,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小布包:"这是我攒的五十块钱...万一需要打点..."

陈医生笑着推回去:"傻孩子,收着吧。真要花钱,你秀兰阿姨会支援我的。"

送走陈医生,小鱼坐立难安。李秀兰安慰她:"别担心,小陈办事靠谱。倒是你..."她指了指墙上的日历,"快期末考了,小虎复习得怎么样?"

提到弟弟,小鱼才暂时放下心事。小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可不能马虎,这几天得好好督促他复习。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鱼白天在图书馆工作,晚上辅导弟弟功课,尽量不让自己有空闲时间胡思乱想。但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梦见老宅后院的那棵槐树,和树下可能埋藏的宝物...

两周后的傍晚,小鱼正在厨房帮李秀兰做饭,突然听到门外有人喊她的名字。她跑出去一看,竟是风尘仆仆的陈医生!

"陈大夫!"小鱼又惊又喜,"怎么样?找到了吗?"

陈医生脸色凝重,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物件:"找到了,但不是我们想要的..."

红布揭开,里面是一枚生锈的铁钥匙,还有张字条,上面写着:"银行保险箱,青山县支行,箱号217"。

小鱼茫然地接过钥匙:"这...这是什么意思?"

"槐树下只有这个铁盒。"陈医生叹了口气,"看来真正的'宝藏'在银行里。"

李秀兰凑过来看了看:"青山县支行的保险箱?那得本人持身份证才能开..."

三人都沉默了。小鱼和小虎哪来的身份证?就算有,回县城取东西也太冒险了。

"要不...我去试试?"陈医生犹豫道,"就说受林正德后人委托..."

张建军摇摇头:"没正式委托书,银行不会认的。"

小鱼盯着那把锈迹斑斑的钥匙,突然想起什么:"家谱!我们有家谱,上面有爷爷的名字!再加上这把钥匙..."

"可以一试。"张建军点头,"但得先弄清楚保险箱里是什么,值不值得冒险。"

当晚,陈医生给县文化馆的朋友打了电话。对方答应帮忙打听一下,但需要时间。

等待消息的日子里,小鱼度日如年。小虎倒是考了个全班第三,拿着奖状欢天喜地地跑回家,暂时冲淡了家里的紧张气氛。

终于,在元旦前夕,陈医生带来了消息。

"查清楚了,保险箱是二十年前开的,登记人确实是林正德。"她压低声音,"但最奇怪的是...上个月有人试图开这个箱子,用的是伪造的委托书。"

小鱼倒吸一口冷气:"赵德才?"

"除了他还有谁。"陈医生冷笑,"幸亏银行主任警觉,没让他得逞。"

李秀兰忧心忡忡:"这说明赵德才也知道保险箱的事,你们得抓紧了。"

"我和文化馆的老周商量好了。"陈医生说,"他以研究家谱的名义申请调阅保险箱内容,不需要家属证件。只要确认里面的东西,再决定下一步。"

小鱼虽然心急如焚,但也知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她只能继续等待,同时祈祷赵德才别再从中作梗。

元旦这天,李秀兰包了饺子,张建军还买了一条鱼,说是"年年有余"。小鱼强打精神帮忙做饭,不想扫了大家的兴。

正当一家人准备开饭时,电话铃突然响起。张建军接起电话,表情渐渐严肃。

"好,我知道了...嗯,会告诉她的..."他挂掉电话,转向眼巴巴望着他的小鱼,"文化馆的老周来消息了。保险箱里是一枚战国时期的青铜印章,国家一级文物。"

小鱼瞪大眼睛:"就是周同志说的那个?"

张建军点点头:"老周己经联系了省文物局,他们会正式接管这件事。作为发现者,你和小虎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那...我们要回县城吗?"小鱼忐忑地问。

"不用了。"张建军露出难得的笑容,"印章会首接由文物局护送到省里。至于奖励..."他看了看陈医生,"周副局长说,可以考虑给你们解决城市户口的问题。"

小鱼一时没反应过来,李秀兰却惊喜地叫出声:"哎呀!这可太好了!有了城市户口,你们就能正式入学、工作了!"

小虎虽然不太明白,但看到大人们高兴,也跟着欢呼起来。小鱼却红了眼眶——这意味着她和弟弟再也不是无家可归的孤儿了,他们终于能在这座城市真正扎根...

夜深了,庆祝的人群散去。小鱼站在窗前,望着省城璀璨的夜景。短短半年,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至少,她和弟弟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地过日子了。

"姐,你看!"小虎突然指着夜空喊道,"流星!"

小鱼抬头,果然看见一道银光划过天际。她赶紧闭上眼睛许愿:希望新的一年,平安喜乐,希望弟弟健康长大...

睁开眼时,她发现小虎也在闭眼许愿,小脸认真得可爱。小鱼忍不住搂住弟弟,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

不管未来如何,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