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帘掀开,一个穿着锦衣,管家模样的人,探出头来,一脸倨傲地说道。
“大胆!我们是李家老太君的娘家人!”
“听闻老太君在此地安家,特地从府城赶来看望!”
“还不快快让开,让我们进去!”
娘家人?
守在村口的护卫队员们,都愣住了。
他们只知道老太君有个不争气的夫家,就是被发配充军的李老头那一家子。
还从没听说过,老太君有什么“娘家人”。
而且,看这来人的派头,马车华丽,家丁成群,显然不是普通人家。
“什么娘家人?我们怎么没听老太君提起过?”
一个护卫警惕地问道。
“放肆!主家的事,也是你一个下人能打听的?”
那管家把眼一瞪,气势汹汹。
“我们老夫人,可是李老太君的亲姐姐!这次我们大老远从府城赶来,是情分!”
“你们要是耽误了我们姐妹团聚,担待得起吗?”
“赶紧去通报!就说,府城李家,前来拜访!”
护卫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这事儿,他们可做不了主。
“你在这等着,我去禀报老太君。”
一个护卫对管家说了一句,然后转身,飞快地向村里跑去。
此时,李老太正在书房,考校李文博的功课。
听到护卫的禀报,她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娘家人?
府城李家?
她搜索着原主的记忆。
很快,一些模糊的片段,浮现在脑海中。
娘家确实是在州府,也算是个小有家资的商户。
她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确实有个姐姐,嫁给了府城一个姓钱的富商做填房。
下面还有个弟弟,继承了家业。
当年,原主算是低嫁给了还是个穷秀才的李老头。
为此,娘家人一首看不起她,觉得她丢了李家的脸。
这些年,除了逢年过节,会派人送来一些不值钱的节礼,装装样子,基本上就没什么来往。
原主带着大儿子一家在村里过得那么艰难,也从未见娘家人伸出过援手。
现在,自己刚刚把日子过好,他们倒是不请自来了。
还是打着“亲姐姐”的名号。
呵呵。
真是鼻子比狗还灵。
这哪是来看望姐妹的,分明是闻着味儿,来打秋風的。
“奶奶,要不要……把他们赶走?”
李文博在一旁,小声地问道。
他虽然不知道什么“娘家人”,但他看奶奶的脸色,就知道来者不善。
“赶?”
李老太笑了笑。
“人家大老远来了,又是打着亲戚的名号,怎么能赶呢?”
“不但不能赶,还要好好招待。”
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裳。
“走,文博,跟奶奶一起,去会会这些贵客。”
李文博虽然不解,但还是乖乖地跟在了李老太身后。
李老太带着李文博,不紧不慢地走到了村口。
那辆华丽的马车,依旧停在那里。
车旁的管家和家丁们,等得有些不耐烦,正对守村的护卫指手画脚,一脸的颐指气使。
“怎么这么慢?一个乡下地方,规矩倒是不小!”
“让我们老爷夫人在这里干等着,成何体统!”
看到李老太走过来,那管家才收敛了一些,但脸上的傲慢,依旧不减分毫。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李老太。
一身普通的粗布衣裳,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跟个寻常乡下老妇,没什么两样。
他眼中的轻视,更浓了。
“你,就是李老太君?”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审问的味道。
李老太还没开口,她身后的鲁三,己经瞪起了牛眼。
“放肆!怎么跟我们老太君说话呢!”
那管家被鲁三魁梧的身形和凶悍的气势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罢了。”
李老太摆了摆手,示意鲁三退下。
她看着那个管家,脸上没什么表情。
“我就是。不知府城李家,派阁下前来,有何贵干?”
她的声音很平静,却自有一股威严。
那管家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
“我们老夫人,听闻妹妹你在此地安顿了下来,心中甚是挂念。”
“特命我等,前来探望。”
“老夫人说了,姐妹情深,血浓于水。你一个人带着孩子在乡下生活,想必十分清苦。”
“我们家,不能坐视不理。”
他说得冠冕堂皇,仿佛真是来扶危济困的。
“哦?”
李老太眉毛一挑。
“那不知,你家老夫人,打算如何‘不能坐视不理’啊?”
就在这时,马车的车帘,被一只戴着翡翠镯子的手,缓缓掀开。
一个珠光宝气,体态丰腴的中年妇人,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下来。
她看到李老太,先是故作惊讶地“哎呀”了一声。
“妹妹!真的是你啊!”
她快走几步,上来就拉住了李老太的手,眼中挤出几滴眼泪。
“哎哟,我的好妹妹,你怎么……你怎么过成这个样子了?”
“瞧瞧这身衣裳,瞧瞧这张脸,这些年,你可是吃了不少苦啊!”
“姐姐我看着,心疼啊!”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帕擦着眼角,演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李老太在心里冷笑。
这就是原主的亲姐姐,李秀珍。
几十年不见,还是这么会演戏。
“姐姐客气了。”
李老太不动声色地抽回自己的手。
“乡下日子,自然比不上府城富贵。但我自得其乐,倒也不觉得有多苦。”
“哎,你就是嘴硬。”
李秀珍叹了口气,一副“我都懂”的样子。
她转头,看了一眼李家村。
虽然只是村口,但也能看到远处新建的房屋,整洁的道路,还有村民们身上那股不同于一般村夫的精气神。
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就掩饰了过去。
“妹妹啊,姐姐这次来,就是来给你撑腰的。”
她拍了拍李老太的手。
“你一个妇道人家,管着这么大一个村子,肯定很辛苦吧?”
“没关系,姐姐给你带人来了。”
她一挥手,马车后面,又走过来一个三十多岁,留着山羊胡,一脸精明相的男人。
“这是你外甥,钱亮。从小就跟在他爹身边学做生意,是个管账的好手。”
“以后,就让他留在你这,帮你管管村里的账目,也好让你清闲清闲。”
李秀珍说得理所当然。
紧接着,她又指着那个管家。
“这是我们府上的王管家,管人最有一套。”
“也让他留下,帮你带带人,管管村里的治安。”
“还有这几个家丁,都是干活的好手,就让他们帮你跑跑腿,打打杂。”
她三言两语之间,就想把自己的人,安插进李家村的管理层。
这是要把李家村的财政和人事大权,都握在自己手里啊。
这算盘,打得可真响。
李老太都快被她气笑了。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