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长安,大都督府内。
诸葛牧望着眼前的李儒,一脸无奈。
“所以……”
“你早就知道曹冲在司马府,却瞒着我?”
闻诸葛牧言,李儒轻声道:“倘若吾告知将军,将军仍会选择今朝行动否?”
诸葛牧被李儒之问噎住,答案不言而喻。
他,不会!
虽投于曹丕麾下,却绝不会在曹操健在之时,擅自对曹冲、曹植、曹彰等人下手。
缘由明矣。
龙之逆鳞,触之必毙。
曹操或默许他为曹丕出谋划策,明确支持。
然,
曹操断不容他诸葛牧亲自动手对付亲子。
诸葛牧深知,即便扳倒一子,自身亦难逃厄运。
李儒或许未察其忧,又或许心知肚明而故作不知。
只听李儒续道:“故而,将军以为……”
“此乃你我之别!”
“若为吾,绝不手软!”
“吾仅需借‘司马氏’一事,便可拖曹冲下水。否则,此子长成,将军所辅曹丕恐难匹敌!”
“他若登基,将军欲不反亦难!”
“既然如此,何不令二十五公子提前出局,以免将来徒增烦恼。”
李儒此言,令诸葛牧顿悟曹冲为何执意保护司马氏。
李儒意在取曹冲性命。
于曹冲而言,即便此事非己所为,亦难逃罪名,百口难辩。
诸葛牧无奈,唯有叹道:
“文优,你小觑了曹冲在岳父心中之地位!”
“若为曹彰或曹植,此计或可成,但……”
“唯独曹冲,绝无可能!”
诸葛牧深知,史上曹操曾有意立曹冲为太子,惜乎曹冲早逝,未果。
曹操于许都接诸葛牧与曹冲急报。
阅后,觉事态严重,即刻召荀攸、荀彧、贾诩、程昱西人议事。
“诸葛牧自长安来信,言司马氏图谋不轨!”
“其抄家所得,金银粮草无数,兵器数以万计。”
“人证物证俱全!”
“然而……”
“冲儿受命召司马懿至长安,却持不同意见。”
“他疑虑司马氏真心与否,恐遭人暗算。”
“此刻,我想听听你们的见解。”
语毕,曹操递上诸葛牧与曹冲的书信给荀彧、贾诩等人。
片刻,众人阅信完毕。
程昱性情刚烈,率先言道:“主公!证据确凿,何须再议?”
“司马氏有罪当罚,该杀则杀,该徙则徙!”
程昱掌管曹操麾下“校事”,深知司马氏于长安势力庞大。
即便无兵刃藏匿之事,他亦会建言削弱司马氏。
在程昱眼中,诸葛牧之举,不过为曹操对付司马氏提供借口。
随后,荀攸站出:“主公,此事颇为蹊跷。”
“臣以为,可先命诸葛牧将司马氏押至许都。”
“交廷尉府审问后再做决断!”
荀攸此言,令曹操眉头紧蹙。
“公达,你欲放过司马氏?你可清楚他们所犯何罪?”
“还是说……”
“你疑诸葛牧之言不实,故意陷害司马氏?”
质问荀攸之际,曹操指向程昱:“仲德,你来告诉他!”
“诸葛牧是否陷害司马氏?”
面对曹操质问,主张严惩司马氏的程昱答道:
“有报,诸葛牧部众发现藏匿点时,司马氏看守企图抵抗。”
“黄叙等人诛杀看守后,于地库寻得大批钱粮、金银、兵刃与铠甲!”
“数量之大,非新任雍凉大都督诸葛牧所能有。”
“除非……”
程昱一顿,众人皆屏息以待。
“他是仙人,能幻化而出。”
“再者!”
“司马氏囤积巨量钱粮,或许源自朝廷物资或多年积累。但私藏如此多兵器甲胄,若无异心,谁信?”
程昱面上掠过一抹冷笑,“主公,我疑司隶校尉钟繇与司马氏有勾结!押送司马氏至许都时,不妨连钟繇一并捉拿审讯。”
至此,程昱将原本置身事外的钟繇亦卷入其中。
荀彧面色微变,急声道:“主公,元常为人我深知,他断不会卷入此事。此事蹊跷,望主公深思!”
荀彧本欲保持沉默,但为了挚友,终吐露己见。
曹操转而问向沉默的贾诩:“文和,你的看法呢?”
贾诩语调平和:“司马氏之死不足惜,问题在于曹冲公子此后如何自处?主公若不治曹冲之罪,何以立威于众?世家又将如何看待主公?他们是否会以为诸葛牧之举,皆出自主公授意?但不除司马氏,主公威严何在?”
贾诩连番提问,虽未明立场,却点出了矛盾核心。
曹操眼前一亮,似有所悟:“文和,你的意思?”
贾诩道:“首恶必除,余者严惩!”
司马家亟需有人担责,向朝廷交代。贾诩言未尽,众人却己心明。
此举亦在宣告,司空之威严,不容侵犯!杀鸡儆猴,势在必行,以防宵小之辈暗中作梗,挑战司空权威。
议事毕,贾诩立于司马府门,远望长安,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诸葛牧,礼尚往来。张绣之事,老夫既往不咎。只是,你能否承受得住那些人的反击,就不得而知了。”
长安,大都督府内,诸葛牧阅罢曹操自许都的来信,轻叹一声。
毒士贾诩己出手,司马家未能一举拔除。
遗憾之中,诸葛牧率军至司马府,对曹冲首言:“公子,你成功了。但在我看来,你却失败了。”
言罢,诸葛牧让路,曹操自许都派来的精兵接管司马府,司马家族人被一一捆绑,准备押往许都受审。
同时,因司马家之事受牵连的司隶校尉钟繇,也被“请”回许都。
半月后,诸葛牧得“剑主”消息:司隶校尉钟繇,因监察失职,遭革职。
司马朗,司马家族之长司马防之子,因拥兵反抗皇命,羞愧之下,于狱中自裁。
其余司马家男丁,被遣至偏远之地充军。
女眷则被赐予边疆立功将士为赏。
诸葛牧深知,彼时尚无教坊,故司马家女眷未入此途。
他未对流放男丁赶尽杀绝,亦未对赏给功臣的女眷下手。诸葛牧明白,司马家族己衰,此时不宜妄动,以免招祸。司马朗与钟繇之事,暂且放下。
不久,朝廷遣满宠,字伯宁,接掌京兆尹之职,此人事先在诸葛牧预料之中。至于司隶校尉人选,朝廷未明言。于是,诸葛牧凭借雍凉大都督之权,任黄忠为司隶校尉,孟建为左冯翊郡守,徐荣为左冯翊郡尉,石韜为右扶风郡守,魏延为右扶风郡尉,并上表朝廷请求确认。
庞统与黄叙则留在诸葛牧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