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除夕。
依照往年的惯例,身为皇子的谢之衡,需在除夕之夜入宫,与圣上共进晚膳,好让圣上享天伦之乐,阖家团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的圣旨刚传来,谢之衡便让赵管家对前来的公公宣称自己身体抱恙,无法入宫参加团圆宴,请圣上见谅。
圣上子女众多,谢之衡又是无足轻重的一个,平日里身子骨便弱,去或不去都没什么大碍。因此宫里来的太监并未当回事,只说着让六皇子保重身体,就回宫复命去了。
“王爷,您这是何意呀?”公公一离开,赵管家便不解地问道。
“只是突然地不想去罢了。”谢之衡笑着摇了摇头。
“哦。”赵管家虽一知半解,但他是个极有眼力见,十分懂得察言观色之人,于是并未刨根问底,只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赵管家出去后,谢之衡盯着窗外,若有所思。
只是突然地不想去罢了。
只是偶然的突发奇想吗?
细究起来,那森严的皇宫真的称得上是他的家吗?
如果是家,怎么会感觉不到一丝温暖却只能感受到彻骨的冷漠?怎么会每年都要战战兢兢赴宴,生怕多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
如果是家,那宫里的人应当是自己的家人,可是他们又怎么会算得上是家人呢?家人应当互相体谅、守望相助,怎么会是尔虞我诈想置对方于死地呢?
如果是家,那万人之上的帝王,到底算是自己的父亲还是君主呢?而自己于他,到底算是儿子还是臣子呢?父子君臣,哪怕将身份摆错了一分一毫,都是要掉脑袋的大事。
或许从母妃去世的那一天起,他早就没有了家,也没有了亲人。
相比较之下,晋安王府才更像是他的家。至少在这里,他知道,有人真心为他好。
尤其是阿姝来了以后,谢之衡越发感觉这里像个家了。
他有了属于自己的牵挂,我心安处便是吾家。
而年夜饭,自然应该是在家中和家人们一起吃才对。
所以,今年他不想再去宫中上演那虚假的温馨戏码,只想留在晋安王府,陪着阿姝,共度佳节。
*
“王爷今年不去宫里过除夕吗?”
“我听说是这样的。”
“那王爷留在府里,年夜饭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主子还能吃不上年夜饭吗?王爷自然是在府中吃年夜饭呀。”
“可是以前都只有我们自己吃年夜饭的,这次王爷也在的话……”
“王爷要和我们一起吃么?”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管王爷和不和我们一起吃,我都要疯了!王爷留在府里吃年夜饭,食材怎么办,我现在去买也买不到啊!我们往年吃的东西哪里上得了台面,哪里能够给王爷吃!王爷要是怀疑我的厨艺怎么办,王爷要是怪罪我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在一众仆人的议论声中,郝大厨的尖叫格外刺耳。他和厨房众人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却毫无头绪。
谁能想到,往年都会去宫中的王爷今年突然要留在府中吃年夜饭啊!
而现在,距离年夜饭开席,只剩下半天的时间了!
外面的商铺早就关门回家了,他去哪里买上好的食材,给王爷做上满汉全席呢!厨房里剩余的食材,那是给他们下人们准备年夜饭的,如何给主子吃得呢?
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郝大厨想破脑袋,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于是只能向赵管家求助。
赵管家一五一十地向谢之衡汇报。
谢之衡听完,和善地笑了:“怎么弄得如此紧张?”
“年夜饭是一年之中最为珍贵的一顿饭,您既然留在府中,郝大厨自然希望为您呈现一桌完美的饭菜,估计他自己想着做出一桌满汉全席来。”赵管家颇为理解郝大厨的心境,替他辩解道,“只是做饭这事,从食材的采买,到菜式的构思,都需要时间准备的,今年实在是太过匆忙,郝大厨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办不了的。”
“告诉郝大厨无需做什么山珍海味,你们今晚年夜饭吃什么,我便跟着你们吃什么就好了。”谢之衡心情不错,轻松地说道。
“王爷,这怎么使得?”赵管家愣了一下,说道,“奴才们吃的都是下人的伙食,王爷您金尊玉贵吃不惯的。再说,奴才们也不敢让王爷您吃这样的餐食啊,您的肠胃本就不好……”
“无妨。”谢之衡打断了赵管家的话,“你们往年都吃什么年夜饭呢?”
“回王爷,奴才们吃的是郝大厨自创的一种菜式,叫火锅,实话实说,那滋味呀,真是美,一年就盼着吃这一回呢!”
“火锅?倒是头一次听说,真是稀奇。”
“是呀,要不说这郝大厨是个做饭的奇才呢。这火锅做起来也容易,只需支起一口大锅,源源不断地往灶里添柴火,锅里煮着郝大厨自己熬制的浓汤,麻辣鲜香极了。事先预备好各式切好的肉类、洗净的蔬菜,想吃什么全凭个人喜欢,首接放入锅中煮熟便可捞出食用,既有趣又好吃。”
“还有这样的吃法。”谢之衡赞叹道,“那我就更想试试了,你去通知郝大厨,今晚照常准备就行,我与你们一同吃火锅。”
“可是……”赵管家犹豫不决道。
“别担心了,我向来饭量小,不会与你们争抢食物的。”谢之衡罕见地开起了玩笑。
赵管家一愣,这还是我那清冷的王爷吗?
于是不一会功夫,阖府上下都知道王爷要和他们一起吃火锅了。
除了如临大敌的郝大厨以外,每个人都陷入无尽的幸福之中。
他们最敬爱的王爷要和自己一起度过除夕夜,一起吃着年夜饭,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且期待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