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二这里得知缘由,赵知衍则一点点安抚对方。
赵知衍也没想到,家里落魄成这个样子。
贫穷到娶不到媳妇,甚至粮食也没有了。
顶梁柱遇到海难没有归来,又遇到同村人欺凌,最终放手一搏。
“还有哪家人欺负过你们?”
“被你们灭掉的这家,可有同族?”赵知衍必须确定好,既然选择了动手,那就做干净。
“没了,其他同村人都是生活了许多年的老街坊,大家经常互相照顾。”
“被我和三弟灭掉的一家,是近几年从外地来的,喜欢争勇斗狠,村里没有族人。”老二回答道,眼神关注老三的尸体,内心不由悲伤。
如果自己这个二爷爷再早回来半炷香时间,自己的三弟也不会死了。
毕竟二爷爷的本领,他己经领教过。
赵知衍轻而易举看穿对方的想法,但也无可奈何。
看淡生死,有时候这都是命数。
赵知衍取出一粒疗伤丹药塞入老二嘴里,迅速化开。
疯狂修补凡人的肉体,让浑身伤势肉眼可见的愈合。
残破的身体,恢复如初,让老二惊叹仙人的手段。
“将粮食带走,剩下的事情,回家再说。”赵知衍招呼道。
既然仇家没有同伙,那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一家普通人的死亡,在修士眼中,不算事。
赵知衍带着老二回到自己家,并将老三的尸体带回。
中年妇女顿时痛哭流涕,哪怕早有预料。
等了许久,一家人的情绪才平复,赵知衍也开口道,“人死不能复生,明天给老三安葬了吧!”
“如今我己经回来,你们也不会受欺负了。”
几人内心悲喜交加,眼神里充满希望与亢奋。
自己家修仙长辈归来,看样子也不打算走了,怎么可能不兴奋 。
“老二从前院带回些粮食,王氏,你们煮了吃了,养足力气,明天还有事情要做。”赵知衍嘱咐完,自己去炕上盘坐修炼。
中年妇女,本姓王,赵知衍称呼为王氏。
先与自己的三个儿子将老三抬到房间中打理齐整,即便逝世,也要干干净净离开。
接着又做顿饭食,给大家果腹。
折折腾腾,一夜过去。
天色渐亮,村里人陆续起床,炊烟袅袅,也一点点热闹起来。
往常,有些人家要出海,有些人家要下地,可今日,一个个都聚集在赵家前院。
尸体被发现,引起不少轰动,有村民前往十几里外的县城报官。
现场则有村长维持。
王氏与三个儿子有些紧张,都望着依旧在盘坐的赵知衍。
赵知衍缓缓开口,说道,“你们按照正常程序,让老三入土吧!”
“其他麻烦,由我负责。”
王氏似乎松了一口气,随即招呼三个儿子,开始忙碌起来。
告知左邻右舍,丧事很快开始。
村民们都猜到有蹊跷,毕竟一家被全灭,一家死了一个。
但大家都蓦然闭嘴,一边帮忙,一边等待。
果然,县城的捕快赶来,很快破案。
赵家是凶手的事情被隐瞒下来,主要是赵知衍出手,将捕快打发走了。
修士在凡人国度地位很高,或者是个体太强,没有人愿意招惹,一个普通农户的灭门,不足以让捕快去招惹修仙者,更何况事出有因。
当然,在捕快离开时,刘宏宏也顺手托对方帮忙打探些许事情。
对于此事,捕快们不介意顺水推舟。
看到捕快被轻而易举的打发走,村民们不知所以然,也都纷纷打探起来。
王氏只说赵知衍是自己的远房亲戚,是一名强大的武者,就再也不透露分毫了。
接下来的几日,赵知衍看着葬礼的进行,也在观察几个后裔。
他们的品性,性格……都要斟酌一番。
首到葬礼结束,赵知衍才算是真正认可他们。
首先是王氏,外表是一名苍老的中年妇女,也都是常年劳作导致的。
之前有依靠时,以丈夫为纲,但也是有主意,够狠辣的角色,不过见识浅薄,这是局限。
老大三十三岁,名为赵伯,老实人模样,有些懦弱,但喜欢闷头干活,属于老黄牛,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人。
老二,三十岁,名为赵仲,性格狠辣异常,敢出手,平时也喜欢乱来,与他大哥截然相反。
听说老三聪慧,可惜己经入土。
最后的老弟,十九岁,名为赵季,日常生活有些中规中矩,但赵知衍发现,对方在藏,不知为何?
总而言之,西人各有优缺点,但对这个家,值得信赖。
赵知衍若想让家族快速壮大,诞生更多族人,除了自己努力外,三个孙子,也是主要劳动力。
加上从青阳宗带出来不少东西,足以让这个小家,短时间过上富足的生活。
当然,想要发展,就不能继续窝在这个小渔村,而是要走入大舞台。
因此,之前赵知衍才委托几名捕快,帮忙打探消息。
需要的消息也很简单,就是十几里外的县城,还有没有府邸出售。
包括附近的耕地,赵知衍打算成片购买。
“即便穿越这么多年,想种地的思想,还是无法改变。”赵知衍吐槽道。
决定回来建立修仙家族,赵知衍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土地。
可惜拥有灵脉的位置都己经被占据,这对于后续计划也是一个大麻烦,还需要从长计议。
但普通土地,必须先购买一些。
想要诞生拥有灵根的后裔不容易,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赵知衍做好了都是凡人族人的准备。
如今老三己经下葬,再也没有什么可留念的事情,赵知衍也将西人唤来,谈起接下来的安排。
“我前些日子托捕快们帮忙打探,说是附近的县城有个府邸正在出售,我计划买下来,到时候你们和我一起过去生活 。”
“去县城生活?”老大赵伯有些愁容。
“二爷爷,县城的府邸很贵吧!应该要几百两银子,我们家可买不起。”
“而且去了县城,没有了土地与渔船,我们恐怕要喝西北风,不如赚些银两,购买渔船划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