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泉水加持下,很多的炮弹运输到了前线,然后变成一发发的弹壳。
前方的炮弹像雨点,后方的弹壳就堆积如山。
到了下午时分,国防军投入到江镇战役的兵力是两个步兵师,炮火额外获得加强。
即投入2个步兵师,180辆T34/85坦克、27辆喀秋莎火箭炮、234门重炮、36架战机,以及不计数量的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大炮是不包括迫击炮还有高炮单位的。
虽然国防军在战场上高炮放平才是常态,但该统计的炮火还是要严谨对待,大炮就是大炮,高炮就是高炮。
而国防军的对手,本子国兵力如下:
被得打半死不活的第16师团,己有大量勇士继续跑路,留下一众伤员和疯狂士兵抵抗。
好一点点的9师团,也是有勇士继续跑路了。
第3师团情况最好,还有两个半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建制完好。
火炮:以75毫米野炮为主,因为100毫米以上的重炮损失不起,早就跑没影了。
高炮:有等于没有。
战车:有等于没有。
飞机:没有。
但本子国有精神胜利法,大本子帝国蝗军的名字比大夏国防军长,这是一胜。
蝗军有海军,国防军没有,这是二胜。
蝗军有很多勇士,国防军没有勇士,这是三胜。
不过精神胜利法是胜利了,但是物质胜利法没有胜利,反倒是国防军的炮火越来越猛烈。
好吧,物质被炸飞了精神自然就没了!
目前。
躲在江镇掩体中的一头头本子士兵惊慌失措,死死盯着头上渗落的尘土,它们在彻底的炮火覆盖下忧心忡忡。
这种临时构建的掩体可挡不住什么大口径炮弹啊,能活到现在完全都是靠天蝗保佑。
“啾啾啾啾啾。”还有国防军的火箭炮刷刷刷的响,简首就是流星般遮天蔽日,把一片的阵地覆盖。
火箭炮这玩意的精度是不够,但是架不是数量多啊,二十几辆车一轮齐射下去那就是几百发132毫米炮弹。
落点那里全都被炸成灰了,还要什么精度不精度,在这种恐怖数量覆盖下没一个能跑的。
小本子的武士精神和它们的掩体一样可笑。
“发送敌人阵地坐标。”国防军步兵和坦克围而不攻,就看着江镇前面的一个个据点发愣。
“纳尼,他们为什么停止进攻?”同时,躲在这些据点中的小本子也是发愣。
像是在疑惑国防军为什么不进攻呢?不进攻那自己怎么板载冲锋,怎么为天蝗陛下效力!
然后国防军重炮兵就发力了。
200多门重炮和无数火箭弹一个接一个的毁灭这些据点,然后步兵再上战场打扫。
后果就是本子士兵灰飞烟灭!
毕竟攻破这些据点都不是难事,一轮火力覆盖不够那就再来一轮,打上几波,一个固若金汤的据点就被攻破了。
钉子要一个一个拔。
战士们在等炮火覆盖,小本子在等什么?
没过多久。
刚刚还在疑惑的小本子就被坦克履带压在了地上,和大地融为一体,成为比化肥还要肥的肥料。
这回可是有很多的小本子帮了大忙了,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一头钻进去以为能躲避炮击,然后就被炮弹埋了,省的战士挖一个大坑。
小本子的好奇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一顿重锤之下就没声音了。
“嘿,这碎片收起来又可以打造一把工兵铲了。”
一名战士用工兵铲铲了一把土,抖两下里面就有五六枚金属弹片,也不知道这么密集的炮击程度是怎么做到的。
找个收废品的来,光这一个阵地就能发家致富了。
炮兵的炮弹是真不要钱啊,不管敌人据点大小,有多少兵力,首接就是炮弹淹没,这个打完就下一个,反正重炮威力和射程杠杠的。
甚至都不用考虑炮管发热,因为重炮轮流替换射击,连等待散热时间都省了。
逐个钉子被拔出,战场就往江镇的中心范围靠拢了,从阵地战往巷战靠拢。
留守的小本子生存空间被逐渐压缩,因为国防军的钢铁洪流配合步兵杀入到了这里。
炽热的战火无情地灼烧着江镇。
在T34/85面前,敌人的血肉之躯就是徒劳,滚动的履带在无形碾压着面前的一切,甚至是撞碎挡路的砖墙。
从天而降的炮弹不断落入到中心城区,掀起漫天的尘土和碎石。
呼啸的战机掠过,投下炸弹和火箭弹,血与火的战斗仍在进行。
很快,战线就推到了江镇最高的建筑附近。
这个制高点被炮火砸的破败不堪,出的钢筋暴露了这栋建筑物的状态,随时都会倒下来。
尤其是远方还传来国防军喀秋莎火箭炮的轰鸣,无数的火箭弹从建筑头顶划过,落入到后面,掀起重重的爆炸。
战士们沿着楼梯在逐层清理敌人,几个回合下来小本子完全是处于下风,被火力压到动弹不得。
三八大盖的火力投射量远不如56半,更何况战士们还有56班用机枪这种续航时间长点机枪。
“哪来的大夏人?”在楼上的小本子正跟楼下的战士交火,可转瞬间枪声就从自己的屁股来了。
中弹的小本子一脸疑惑地倒下,它们想不通国防军是怎么上来到后面的,明明整栋楼就楼梯一个通道。
难道是徒手爬上来的不成?
有很多小本子没有想清楚倒下了。
只剩下一两头还能看到真相的,那就是国防军真的从建筑外侧爬了上来,肉身成圣是真的厉害!
很快,制高点的小本子减少了绝大部分,战士们冲了上来。
“我去你的,把小本子的破旗给老子扯下来,换上咱们的旗帜。”
一声大喊。
挂在建筑最高点的本子国太阳旗就被一脚踹落了,在炮火中朽烂的木头发出脆响,裹挟着破旗布坠向深渊。
转头重新插在高点的旗帜是代表性的日月旗,和战士臂章的日月标相差无几。
“愣着干啥!拍照啊!”
恰好在黄昏,恰好有一轮太阳,这一幕又恰好被建筑下方的战地记者看到,随后照相机按下了快门。
黄昏的太阳给这张照片充当了背景板,又有一阵风吹来,那旗帜在猎猎作响。
这时战争也到了尾声。
从西面八方来的国防军打穿了这里,同友军部队会合了,这代表着他们攻克了这座重镇。
胜利的荣耀铸成了光辉,成百上千的战士正在从街道涌来,他们脚下踩着敌人的躯体,一步步的高歌胜利。
江镇收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