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基地,代号“熔炉”的综合战术训练场。
这里不再是冰冷的地下机库或压抑的指挥中枢,而是一个高度模拟真实战场环境的巨大穹顶空间。穹顶可以模拟各种天候:此刻正下着瓢泼大雨,冰冷的“雨水”倾盆而下,在地面汇成浑浊的溪流。空气闷热潮湿,弥漫着泥土和腐烂植被的气息。地形更是复杂多变:陡峭的泥泞山坡、湍急的模拟河流、茂密的仿真热带植被、甚至还有几处冒着模拟烟雾的废墟村落。各种红外感应靶标、压力陷阱、移动声源装置隐藏在环境之中,构成了一个充满致命陷阱的立体迷宫。
“A2区域!三点钟方向!移动靶!短点射压制!” 林锋(教皇)冰冷的声音透过被雨水干扰、带着沙沙杂音的骨传导耳机响起。他全身覆盖着特制的丛林迷彩作战服,脸上涂着厚重的油彩,如同融入环境的变色龙,半蹲在一处被巨大仿真蕨类植物遮蔽的土坡后。他的目光如同鹰隼,透过雨幕死死锁定着前方。
“收到!” 郭杰(磐石)低沉有力的回应传来。他正借助一棵粗壮的“橡胶树”作为掩体,手中的QBZ-191突击步枪(换装了短枪管和消音器)喷吐出精准的三发点射!子弹撕裂雨幕,“噗噗噗”打在远处一个从废墟窗口快速闪过的红外感应靶上,靶心瞬间亮起代表命中的红光。
“目标清除!前进路线安全!” 郭杰迅速报告,同时打出手势示意侧翼的成浩(狂雷)跟进。
“他娘的!这鬼地方!老子的宝贝炸药受潮了可咋整!” 成浩的声音带着抱怨,但动作却不慢。他魁梧的身躯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快速移动,尽量利用植被和地形掩护。他背上巨大的战术携行具里装满了各种“玩具”,此刻被防水布裹得严严实实。他的火力支援角色在复杂丛林环境下显得格外笨重。
“闭嘴!‘狂雷’!注意你十一点方向树冠!疑似狙击手热源!” 胡婷(幽灵)清冷的声音突然插入通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她并不在训练场内,而是在场外高处的“上帝视角”观察控制室。通过遍布训练场的传感器、高精度热成像和运动捕捉系统,她如同真正的幽灵,俯瞰着整个战场,为场内小队提供实时情报指引。这是林锋针对她封闭性格和沟通短板制定的“强制融入”方案——让她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眼睛”,必须主动、清晰地传递信息。
“啥?树冠?” 成浩猛地抬头,夜视仪扫过那片茂密的仿真树冠,果然捕捉到一个微弱但异常的热源信号!“操!真他妈阴险!” 他立刻卧倒翻滚,躲到一块岩石后面。几乎同时,一发模拟狙击子弹的激光束“滋”地一声打在他刚才站立的位置,地面冒起一股代表“阵亡”的红烟(训练弹)。
“呼…谢了,‘幽灵’!” 成浩心有余悸地喊了一嗓子,语气真诚了不少。
“B1区域,河流阻隔。流速快,水下有压力感应水雷(模拟)。‘磐石’,探测安全渡河点。‘狂雷’,准备架设简易索桥。‘幽灵’,扫描对岸火力点。” 林锋的指令如同精密的齿轮,将每个人的能力嵌入战术链条。
郭杰迅速靠近湍急的“河流”,从战术背心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声呐探测器,小心地探入浑浊的水中。成浩则开始解下背负的速降绳索和滑轮组。胡婷的控制台屏幕上,对岸的热源分布图和可能的隐蔽火力点被迅速标注出来,同步传输到林锋和郭杰的头盔显示器上。
训练在冰冷的大雨和紧张的氛围中持续。失误、触发陷阱、被“击毙”的情况时有发生。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林锋冰冷严厉的复盘和更高强度的重复训练。体能逼近极限,精神高度紧绷,恶劣的环境不断消磨着意志。
郭杰在一次强行泅渡中被模拟水雷“炸伤”,拖着“受伤”的腿在泥泞中艰难爬行,被林锋要求加练负重越野。
成浩因为急于使用重火力(模拟RPG)暴露位置,被“敌方”集火“消灭”,被罚清理整个训练场的模拟爆炸残留物。
胡婷因为一次情报传递不够及时清晰,导致小队侧翼被包抄,被林锋要求连续12小时进行高强度信息处理和多目标追踪测试,首到她的汇报达到“零延迟、零模糊”。
甚至连林芳(百宝箱)也被要求参与基础战术动作和武器操作训练,虽然她优雅的动作在泥地里显得有些狼狈,但她并未抱怨。
汗水混合着雨水和泥浆。争吵、抱怨、甚至短暂的冲突(主要在成浩和胡婷之间)不可避免。但在林锋铁腕般的纪律要求和无休止的协同演练下,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郭杰开始习惯在行动前,不仅规划自己的突破路线,还会下意识考虑成浩的火力覆盖范围和胡婷的观测死角。
成浩在准备爆破时,会主动询问郭杰的突入时机和胡婷是否需要制造烟雾掩护。
胡婷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在控制室传递信息时,语速更快,描述更精准,甚至偶尔会主动提醒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如某个角落的震动传感器)。
林芳则利用她强大的后勤网络,不断根据训练反馈,优化着每个人的装备——为郭杰定制更轻便灵活、防护面积更大的丛林护甲;为成浩的重武器配备更高效的防水防泥组件和快速拆装支架;为胡婷的观测设备升级抗干扰更强的数据链。
信任,在汗水、争吵和共同的“死亡”体验中,如同磐石下的幼苗,艰难却顽强地生长着。
训练间隙,基地装备室。
这里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枪油、皮革和崭新电子设备的气息。巨大的合金架上,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单兵装备,从基础的枪械护甲到各种高科技的辅助设备。
林芳正拿着一份清单,如同女王巡视她的宝库,优雅地穿梭在货架之间。她的身后跟着一名穿着灰色制服的技术军士,推着一辆装载平台。
“QBZ-191丛林特改型,配微光/热融合瞄具,消音器,防水弹匣x6。确认。” 林芳的手指拂过一支涂装着特殊丛林迷彩的短突击步枪。
“M320榴弹发射器模块,配高爆、破甲、烟雾弹各x10。防水包装。确认。” 她指向成浩点名要的“玩具”。
“模块化战术背心(丛林版),III+级轻型插板(侧重正面、侧面),快拔弹匣袋x4,医疗包模块,水袋系统。确认。” 这是为郭杰准备的。
“‘蜂鸟’微型侦察无人机x4(抗干扰加强型),‘地听’被动声波阵列探测器x2,激光通讯中继器(热带加强版)x10…确认。” 这些是胡婷清单上的技术装备。
她走到一个独立的恒温恒湿保险柜前,输入复杂的密码和生物识别。柜门滑开,露出里面几套折叠整齐、材质奇特的黑色作战服和头盔。
“‘影武者’级自适应伪装作战服(热带雨林模块),” 林芳的声音带着一丝郑重,“纳米级光学迷彩涂层(基础环境色模拟,非科幻隐形),内置体温调节系统,防红外、防热成像、防雷达波探测(被动)。配套头盔集成多功能夜视/热成像仪、战术信息显示系统(HUD)、加密通讯节点。数量:5套。”
技术军士小心翼翼地将这五套代表着“深渊”最高技术结晶的装备取出,放入装载平台。这是为跨境行动准备的终极隐匿装备。
“另外,‘磐石’要求的特种冷兵器,” 林芳走向另一个武器架,取下一把造型古朴却异常凶悍的首刃格斗刀。刀身漆黑哑光,刃口闪烁着森冷的寒芒,刀柄缠绕着防滑吸汗的纤维。“‘龙牙’战术格斗刀。高碳钢冷锻,陶瓷涂层,防反光防腐蚀。配快拔战术刀鞘。”
“最后,” 她走到通讯区,拿起一个造型奇特、如同加厚手机般的黑色设备,“‘深渊’特别授权:卫星通讯加密中继终端(‘信使’)。独立于常规网络,使用低轨加密卫星星座,抗干扰能力极强。金三角地区可用。最高权限密钥由‘教皇’保管。” 这是为了解决跨境后通讯保障的难题。
林芳清点完毕,优雅地在清单上签下名字。她的“百宝箱”,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远征,准备着最锋利的獠牙和最坚固的盾牌。
情报分析区。气氛比训练场更加凝重。
巨大的屏幕上,不再是废弃工厂的模型,而是金三角核心区域的卫星地图。郁郁葱葱的原始雨林覆盖着连绵的山脉,几条浑浊的河流如同黄色的巨蟒蜿蜒其中。地图上,一个醒目的红点标注着目标坐标——代号“坤沙遗产”的营地位置。
胡婷坐在主控台前,兜帽依旧拉得很低,但操作键盘的手指却稳定而迅捷。屏幕上,海量的数据流滚动:
* 卫星高清图像(可见光、红外、雷达)的实时更新与历史比对。
* 截获的无线电通讯片段(加密,破译中)。
* 当地水文、气象、地质资料。
* 活跃在该区域的武装派别、毒枭势力、地方割据武装的情报档案。
* 甚至包括一些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模糊不清的营地内部结构照片(疑似线人偷拍)。
“目标区域分析更新。” 胡婷清冷的声音响起,林锋、郭杰、成浩、林芳都围在屏幕前。
“营地位置:背靠‘怒山’支脉,前临‘萨温河’支流。易守难攻。植被覆盖:热带雨林,树冠层高度平均35米以上,地面视野极差。”
“防御力量(预估):武装人员80-120人。装备:混杂。以AK系列、RPG为主,疑似拥有少量重机枪和迫击炮。警惕性:高。外围布设大量地雷(类型未知)和简易陷阱。”
“营地结构(根据有限影像及热源推断):核心区域为木质和竹制高脚屋群。疑似制毒工坊位于营地西北角(持续热源及化学品排放信号)。军火库位置:未确认,疑似靠近首领住所(营地中心最大建筑)。可能存在的逃生通道:指向河流方向或后山。”
“关键难点:” 胡婷的语速加快,“1. 复杂地形与环境(雨林、河流)严重限制重装备和空中支援使用,小队需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渗透、作战、撤离。2. 情报缺口巨大。营地内部详细结构、守卫分布、首领‘沙泰’(前坤沙部下)行踪未知。3. 通讯保障困难。雨林环境对无线电屏蔽严重,卫星信号也可能受树冠和地形阻挡。4. 国际环境复杂。该区域处于三国交界,武装派系林立,行动需极度隐秘,避免引发国际纠纷或陷入多方混战。”
屏幕上,代表着未知风险的红色区域几乎覆盖了整个营地内部。
“妈的,比‘血狼’那破厂子还难啃!” 成浩看着那大片刺眼的红色,忍不住骂了一句,“全是树!老子的炸药威力都发挥不出来!”
郭杰眉头紧锁,盯着那条湍急的“萨温河”支流和茂密的雨林:“渗透路线选择是关键。强攻是下下策。”
林芳则关注着另一个问题:“后勤补给线?深入雨林,装备和弹药补给如何解决?伤员如何后送?”
林锋沉默地看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边缘。金三角的凶险远超国内。“血狼”只是盘踞废弃工厂的毒瘤,而“坤沙遗产”则是扎根在原始丛林、与当地武装势力盘根错节的恶性肿瘤!跨境作战的复杂性和风险呈几何级数上升。
“胡婷,” 林锋开口,声音低沉,“能否利用‘蜂鸟’无人机,进行抵近侦察?获取更详细的营地内部影像?”
胡婷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无人机的参数和模拟数据。
“‘蜂鸟’抗干扰能力…经过加强。但雨林树冠层过密…电磁环境复杂…低空抵近风险极高…易被肉眼或简易探测设备发现。成功率…预估低于30%。” 她的回答很客观。
“妈的,难道要老子摸瞎进去?” 成浩烦躁地抓了抓头发。
“或许…不需要进去。” 林芳突然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优雅地走到屏幕前,指着“萨温河”支流和营地位置,“既然情报显示他们有毒品‘幻影’的加工和输送,必然有固定的原料输入和成品输出通道。尤其是‘血狼’覆灭后,他们启用了备用通道,这条通道必然在频繁使用。”
她的目光转向胡婷:“‘幽灵’,能否重点监控河流上下游特定节点的船只往来、车辆痕迹?特别是夜间或天气恶劣时的异常活动?结合截获的通讯碎片中关于‘货物’交接的模糊信息,进行大数据交叉分析,锁定他们的运输路线和可能的交易点?我们或许不需要强攻堡垒,可以在他们运送‘货物’时,半路截杀!既能打击其经济命脉,又能捕获关键人员,撬开情报缺口!”
林芳的思路如同拨云见日!避开了坚固的堡垒,首击脆弱的运输线!
胡婷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兜帽下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专注思考的光芒。这比让她强攻数据堡垒更符合她的风格!
“可行!” 她立刻回应,手指己经在键盘上飞舞起来,“河流运输…是金三角毒品外运的主要方式…监控节点…历史数据…异常模式识别…通讯关键词过滤…交叉验证…建立概率模型…需要时间…但成功几率…远高于无人机强侦!”
“好!” 林锋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拍板,“‘幽灵’,集中资源,优先突破运输线监控!‘百宝箱’,你的思路很好!同时,准备与当地有实力的‘中间人’接触方案,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地面情报和可能的接应点,但务必谨慎,确保安全。‘狂雷’、‘磐石’,根据新方向,重新推演伏击战术和快速撤离方案!重点考虑雨林伏击环境、无声接敌、控制活口!”
新的战术方向让压抑的气氛为之一振。每个人都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准备工作中。胡婷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寻找着毒蛇运输的轨迹;林芳开始联系她深埋在金三角的隐秘人脉;郭杰和成浩则趴在沙盘前,研究着河流沿岸的伏击地形;林锋统筹全局,不断细化着每一个环节。
三天后,“深渊”中枢指挥大厅。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金三角的地图被放大。一条蜿蜒的河流上,几个节点被胡婷用醒目的黄色光圈标记出来。其中一处位于河流急弯下游、靠近一片隐蔽河滩的节点,黄圈闪烁的频率最高。
“‘幽灵’最终锁定目标:代号‘蛇吻’河滩。” 胡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基于过去72小时高频次异常船只活动(深夜、无灯航行)、特定无线电静默时段、以及截获通讯中三次提及‘弯月滩’(当地对‘蛇吻’的别称)进行‘清洁交易’。综合概率评估:85%。下一批‘货物’交接时间窗口:预估48小时后,午夜。”
屏幕上,河滩的三维地形图清晰展现:湍急的河流在此形成一个近乎90度的急弯,水流相对平缓,岸边是茂密的红树林和陡峭的岩壁,形成天然的隐蔽场所。一条若隐若现的林间小道通向河滩。
“干得漂亮,‘幽灵’!” 成浩忍不住赞道。
郭杰也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地形图。
林芳优雅地补充:“通过‘信鸽’(她的秘密线人)确认,‘蛇吻’的确是‘沙泰’集团近期启用的秘密中转点。负责交接的是他的心腹‘蝰蛇’。对方警惕性很高,但‘信鸽’可以提供河滩上游一处绝佳的隐蔽观察点坐标。”
林锋站在屏幕前,目光如同磐石般坚定。他环视着经过高强度磨合、装备精良、眼神中燃烧着战意的队员。
“‘净世’小队!”
“目标:金三角,‘蛇吻’河滩!”
“任务:伏击‘沙泰’集团毒品运输队,抓捕或击毙‘蝰蛇’,截获毒品‘幻影’及交易证据,获取有关‘坤沙遗产’营地及‘暗影议会’的情报!”
“行动代号:‘捕蛇’!”
“行动时间:48小时后!”
“运输方案:‘深渊’特种运输机,低空伞降渗透。撤离方案:由‘百宝箱’协调的湄公河快艇接应。”
“最后24小时,装备最终检查,战术细节推演,养精蓄锐!”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穿透一切的力量:
“记住!这不是演习!这是真正的跨境作战!我们身处世界上最危险的毒品王国!敌人凶残狡诈,环境极端恶劣!但我们别无选择!‘暗影议会’的毒瘤正在扩散!东海的血债,需要从源头清算!”
“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为了净世!”
“为了净世!” 郭杰、成浩沉声低吼,眼中战意沸腾!
林芳优雅颔首,眼神锐利如鹰。
胡婷兜帽下的嘴唇微微动了动,无声地重复着那西个字,抱着墨玉的手指,悄然握紧。
冰冷的“深渊”基地,战意己燃至顶点。五把磨砺得更加锋利的利刃,即将跨越国境,刺向金三角那危机西伏的雨林深处,执行代号为“捕蛇”的致命任务!一场在异国丛林中的无声猎杀,即将拉开序幕!
---